中国遗产型景区空间分布研究

2020-12-23 01:59涂芬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景区

涂芬

摘 要: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5处,与意大利并列成为世界第一。文章选取了2000-2019年这20年间中国增加的世界遗产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世界遗产型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而言,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是以文化遗产为主,世界文化遗产分布集中趋势明显。我国东中部区域以文化遗产为主,西部区域以自然遗产为主,北方主要是文化遗产,南方主要是自然遗产。

关键词:世界遗产;景区;空间特征

一、中国世界遺产概况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国内外学者对世界遗产有大量的研究[1-7]。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中国于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7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得到了审批认可。截至目前,中国总共有世界遗产55处,其中自然遗产14处、文化遗产37处、双重遗产4处,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本文的数据选取的是2000-2019年,这20年间中国总共增加了35处世界遗产(表1)。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2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34.29%;世界文化遗产22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62.86%;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2.85%。这一阶段中国增加的世界遗产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从遗产类型来看,主要是文化遗产居多;从分布的地域来看,全部的世界遗产分散而集中地分布在26个省级行政区,一些世界遗产分布在两个及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如明清皇家陵寝、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丹霞、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土司遗址;从遗产数量来看,在分布的26个省级行政区中,其中河南5处最多,其次是贵州、云南、浙江,各4处,最少的是天津、山东、澳门、内蒙古、吉林、重庆、甘肃、青海,各1处,虽然上海、宁夏、黑龙江、海南、西藏、香港、台湾拥有丰富的文化,但是世界遗产却极少。

二、中国世界遗产总体空间分布

中国2000年至今共增加世界遗产32处,由于单个世界遗产分布在不同的省份,所以将世界遗产按所涉及的省份算作一处世界遗产,共58处世界遗产。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组团状、区域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遗产的种类来看,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型齐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人类活动的历史时间长短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来说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世界文化遗产多出现在历史文化繁荣过的区域。自然遗产的覆盖面积小,数量较少。

第二,从地域格局来看,中国世界遗产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方,占遗产总数的56.9%;而集中在北方的世界遗产占比有43.1%。世界自然遗产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南方,世界文化遗产集中在历史悠久的北方,我国的古代政治中心多位于北方,所以文化遗产集聚在北方也不足为奇。

中国的世界遗产呈现组团状分布(表2),按照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具有的自然条件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省份最多的地区,中国多数的大都会城市都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带,同样,遗产的数量也是三大地区之首。中部地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集中,最好的是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位列中国第五位,大多数的世界文化遗产集中在这个地区,遗产数量最多的河南省5处世界遗产,占本地区遗产总数的26.32%。

西部地区面积广阔,人口分布稀少,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较小,经济较为落后,位于这个地区遗产数量有16处,占全国总量的26.67%,其中贵州、云南遗产较多,大多数的自然遗产处于这个地区。

本文选取了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四个时间段,利用这四个时期对2000年-2019年中国世界遗产增加的数量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四个时间段分别拥有的遗产数量13、9、25、11,分别占遗产数量22.41%、15.52%、43.10%、18.97%。2010-2014年这个时间段增加的遗产数量最多,2000-2004、2005-2009、2015-2019这三个时间段增加的数量基本上处于持平的状态。2000-2004年,主要是以文化遗产为主,集中分布在北京及周边的地区,其中文化遗产有12处,占全时间段的84.62%,主要遗产是明清皇家陵寝的发掘,占据了5个省级行政区。相比2000-2004年,2005-2009年主要是以自然遗产为主,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2010-2014年是新生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一个时间段,其中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中国丹霞、中国南方喀斯特都是在这个时间段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而世界自然遗产集中在南方地区。2015年是出现遗产种类最齐全的,4处自然遗产、6处文化遗产、1处双重遗产。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世界遗产55处,与意大利并列成为世界上拥有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三、中国世界遗产空间结构类型

点状要素的空间结构类型反映的是各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和聚集状态,通常采用最邻近分析法进行判别。测算出各时期中国遗产型景区的最邻近点指数(表3)并绘制了最邻近指数的折线图(图1)。

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遗产型景区的数量呈现递增的趋势,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遗产型景区的申报越来越多。景区的实际距离与理论距离呈递减的趋势,表明随着遗产型景区不断增加,景区相互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遗产型景区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最大的0.7835,最小的0.5102,总体差异不明显,表明中国遗产型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是凝聚型的。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19年最邻近指数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重新上升,最后处于平缓的状态进行发展,说明中国遗产型景区所处于省份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大。这与中国近年来积极申报世界遗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中国的26个省级行政区都分布有世界遗产。

四、中国世界遗产集中度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集中度反映的是旅游景区的一种空间分布格局,用于衡量一定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在区域空间的集聚程度。以下测算出各时期中国遗产型景区的地理集中指数(表4),并统计了各时期省级行政区所拥有的遗产数量(图2)。

由表4可知,2000-2014年由于遗产数量趋于上升的趋势,所以地理集中指数处于下降的趋势,2014年之后遗产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地理集中指数基本趋同,没有太明显的变化。

2000年9处世界遗产分布在中国的东中西部,所以导致地理集中指数为40.06,出现了分布不均匀的情况。2000-2014年是世界遗产数量的快速发展阶段,由于2010-2014年期间,一些单个世界遗产跨越多个省级行政区,甚至一个省级行政区在这个时期有多个世界遗产,因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遗产型景区分布不均匀的情况。2014年之后,由于数量平缓地增加,地理集中指数处于基本持平的状态,总体上体现了东密西疏,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

五、结语

2000-2019年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是以文化遗产为主,世界自然遗产12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34.29%;世界文化遗产22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62.86%;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处,占全部遗产数量的2.85%。

我国世界遗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世界遗产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包括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也如此;第二,从东中西部来看,世界遗产主要分布于东中部区域,并以文化遗产为主,而自然遗产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第三,从南北来看,世界文化遗产集中于北方地区,而世界自然遗产集中于南方地区。

参考文献:

[1]Lowethal9 D.wDilcmmas of Preseration^fA]. Lowethalt D. and Binney,M(ed).Our Past Before Us[M].London:Temple Smith J 1981:213-237.

[2]Pindcr, David, Seaport decline and cultural heritage sustainability issues in the UK costal zone[J].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3(1):35-47.

[3]Teo, Peggy; Huang, shirlena. Tourism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Singapo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3):589-615.

[4]王昕,韋杰,胡传东.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0(11):2080-2089.

[5]尹国蔚.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4):104-108.

[6]余正军,田祥利,陈娅玲.我国世界遗产特征分析及空间分布原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5(10):1762-1773.

[7]贾子薇,吴梦,杨大新,等.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01-104.

作者单位:

金湖县戴楼街道文化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景区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什么是世界遗产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