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善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2)
SMT是将表面贴装元器件组装到印制板上的电子装联技术。生产线组成设备包括印刷机、高速贴片机、中速贴片机、多功能贴片机、回流炉,其中贴片机是整条生产线的核心,高速机以贴小型贴片元件为主;多功能机以贴装大型器件和异型器件为主;中速机速度介于高速机和多功能机之间,生产中将两种或三种贴片机与其它设备组合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如何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是企业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吸嘴切换在实际生产中会占据很多时间,一次吸嘴切换的时间大致为2s,而高速贴片机贴一个元器件的时间仅为0.06s,是贴片时间的30多倍。要达到在生产的过程中无须换吸嘴或使吸嘴切换时间之和最小,那么在实际中安排到工作台的元件所需要的吸嘴尽量达到两种情况:分配给单台贴片机的所有物料,都采用同一型号吸嘴;采用吸嘴组合,能够达到每一次吸取都为满负荷(高速机一次取贴循环取满8个,多功能机一次取贴循环取满5个)。
吸嘴使用种类越多,贴片机需要切换吸嘴的次数就越多,因而造成生产时间上的浪费。如何将吸嘴切换次数减少到最佳范围是程序优化的重点方向。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507和508吸嘴可以互相通用;贴片元器件吸取面处于临界值时,小号可以替代大一号吸嘴;贴片元器件最小吸取面能同时满足大一号吸嘴外径时,大一号吸嘴可以替代小号;高速机使用吸嘴种类要求不能超过3种类型,多功能机要求不能超过4种类型。
高速贴片机前、后、左、右均有9个放置吸嘴的位置,多功能机有36个吸嘴位置,ATC(吸嘴装置)之间的间距刚好等于贴片头之间的间距,合理安排吸嘴位置可以起到节约生产时间的效果,通常将同一型号的吸嘴排列在一起,且尽量地靠近要吸取物料的位置,这样能让贴片头同时吸取吸嘴,一步到位减少因吸取吸嘴所产生的多余位移。
贴片机供料器上的料位安排对贴片速度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影响。由于高速机分4个站台,通常只使用前侧的左、右站台,这就需要两边站台点数相同,同时物料点数多的尽可能地安排在离贴片位置最近的供料器上,通过计算优化出贴片最佳吸取顺序。
多功能机除了优化贴片最佳吸取顺序,还需要对MTS/MTC(IC托盘供料装置)优化,通过合理安排可以大幅度提高产能。在生产中经常遇到MTS/MTC将IC从供料位置吸取后放置到送料器再由送料器运行至贴片头吸取位置,整个贴装至少要3s,吸取第一块IC时没有问题因为MTS/MTC已经提前将IC送至指定位置,在吸取第二块IC时则要多等待1s,造成多等1s的原因是:MTS的托盘托出速度远远慢于贴片头的轴运动速度,MTC的DTS运动速度慢于贴片头速度;为保持平稳,IC托盘托出速度通常设置为慢速托出;软件优化的结果是,所有托盘供料放在最后统一贴装。
以上3点原因造成贴片头需要等待。若能通过不连续贴装托盘IC,就可以解决等待问题,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印制板贴片位置重新进行优化,改变贴片顺序;第二种方法是:引入贴片机系统层概念,贴片机系统共设有七个层,一层优先级最高所以优先贴装一层元件以此类推最低为7层,通常默认所有贴片点都在4层,通过这个功能把不同种托盘IC分别设置在3、4、5层就可以解决贴片头等待IC问题。第二种方法较为简单,也容易实现,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贴片机间的点数平衡通常是根据每台贴片机贴装产能计算出来,并结合元器件的特点,以最小为目标值,初步分配产品点数(指贴片单元)或利用离线编程软件,由软件直接把点数分配到每台贴片机。而在实际生产中理论与实际总有偏差,例如:理论中一个150电感,模部6×6,使用506吸嘴,中速贴装(中速吸取、中速移动、中速贴装、中速旋转)但在实际生产中时不时的发生电感贴装偏移现象,将其改为慢速贴装解决问题。此类问题累积后,造成了贴片机间的不平衡,程序优化就是解决这些由于累积时间、分配不平衡及上述优化后造成的线体间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整,在调整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使用同一型号吸嘴的物料,尽可能放到一起;点数分配偶数化,最佳为4的倍数;将需要慢速贴装的元器件分配到同一台机器中;调平衡时,高速机按1秒钟5个点计算调整,多功能机按1秒钟3个点进行分配;e线体间时间差控制在3s以内。
SMT生产线贴装效率提升研究就是充分发掘贴片机的最大产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贴片点数、合理安排料站使贴片机运行路线最短,它是针对产品,找出贴片机程序中的不足,建立符合产品特点的优化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对贴片机吸嘴、贴片机供料器、供料装置(MTS、MTC)、线体平衡四个方面的优化,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优化后产能提高了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