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 刘长春
五、兰亭会(二)
光阴荏苒,又是一年春草绿。这不,过了寒食、清明,又到三月三日的上巳节。这一天,“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袯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时代又因为士风的变化,逐渐沾染了踏春与郊游的习俗。
江南多雨。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除了偶尔下雪,“雨夹雪”,那雨都挤在春天里下了。雨,落在诗人的诗笺上,彷彿也变得纤巧柔软起来:细雨、疏雨、微雨、薄雨……江南的雨下着、下着,就凝固成了一种意境与象征——“杏花春雨江南”。
永和九年(353)上巳节这一天,老天帮忙,一直下个不停的雨,说不下就不下了,和风习习,天宇格外地清朗。太阳照在兰渚山上,朋友们趁着暖和的春风,陆陆续续,如约而至,都会集到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来了。兰亭位于兰渚山下,昔日曾是越王勾践种养兰花的地方,现在却遍植了修竹。在一马平川的绍兴平原上,忽地耸立起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群山,使山阴兰亭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象。山虽然不高,比起边上“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却全部被绿色所覆盖。用曹孟德的话说,就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温和静穆之中,清泉环阶,白云满石,时不时地还能听到清清亮亮的鸟鸣,“播种播种”的布谷之声,还有,“斑鸠加入了求爱的合唱,在那微湿的松树林”(马哈话)。
你看,孙绰来了,谢安、谢万来了,孙统、李充来了,郗昙、庾蕴、袁峤之、徐丰之来了……主人王羲之早到,与子侄一辈围坐在一张石桌,互相交谈着;小儿子王献之却坐在一棵长有节瘤的树根上,正在操琴。支道林一袭宽大的袈裟,被风撩起,就像一面招展的旗帜,正低头沉思着什么,若有新悟。许询最后一个到,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翩翩犹似云中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时几多人物——这真是一个规模空前的文人盛会。历史上可以与之比拟的大概只有石崇的金谷诗会了。所谓金谷会,是指几十年前,西晋祭酒王诩将有长安之行,石崇邀集了“二十四友”中的潘岳、陆机、陆云、左思、刘琨,以及妻兄苏绍,凑足三十之数,从洛阳为之送行,一直送到河南县界的金谷涧,在他自己的庄园——金谷园游宴赋诗,“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往、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石崇《金谷诗序》)。
王羲之《上虞帖》
兰亭会,虽无金谷诗会的丝竹管弦之盛,然而,“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按照当时的习俗和规矩,朋友们先后来到了兰亭的曲水修禊。大家或站或跪或坐于水边,按次序排列,然后置酒杯于上流,任其顺流而下,当酒杯停留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然后赋诗。不能诗者,罚酒三斗。
曲水汇卧龙之泉,两岸乱石穿空,虽渟泓小溪,尺岫寸峦,居然有江山迈邈之势。只见酒杯飘流而至,在袁峤之前停下。袁峤之捉杯一饮而尽,然后绣口一吐,却是四言诗。诗曰:
人亦有言,得意则欢。
佳宾既臻,相与游盘。
微音迭咏,馥焉若兰。
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道的是眼前景。话音未落,酒杯又停在孙绰面前,酒罢,又见他略作沉吟,亦赋诗一首,却是五言。诗曰:
王羲之《半截碑》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泉。
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
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天籁、地籁、人籁,万籁和鸣。有如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大家说有了些意境了,这“微目剖纤晕”,还是谈玄析理的意思,正是兴公本色。这里还在讨论着诗义,那边却众声喧哗了。原来这春水也流得快,酒杯一个个分别停留在庾蕴、王羲之、谢万前面,正争论着谁先赋诗呢!
庾蕴诗曰:
仰望虚舟说,俯欢世上宾。
朝荣虽云乐,夕弊理自因。
由“朝荣”想到了“夕弊”只担心好景不长,盛筵难再。在这快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想到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呢?可是,烦恼和痛苦就像空气一样免费、自然。人世的是非彼我,喜怒哀乐,都变得虚幻而微渺了。是呵!从自然中得到愉悦,又从自然中感受悲哀,每一个个体生命都必须独立地面对整个宇宙,返回内心进行自己的思考。
谢万诗曰: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
青萝翳岫,修竹冠岑。
谷流清响,条鼓鸣音。
玄崿吐润,霏霞成阴。
王羲之诗曰: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自觉敏感的心灵将景、情、理交融一片,就象是对支遁逍遥新义的诗化的又一种解说。
……
不觉红日西沉。一统计。四十一人中二十六人得诗三十七首,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正待解散,谢女又提议为此番盛会编个诗集,请王羲之、孙绰为诗集写个序言,也是留作纪念的意思。众人一齐称好,然后散了。
时间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千年,孙绰的《三月三日兰亭新序》没有多少人能够记得了,可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在后来读者的心中生了根。
“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兰亭会真可以称是东晋名士风流最富文学意义的一次雅集了。举杯畅饮,放喉歌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人与自然悄悄地融合了。仰观一下远山:蓊蔚从树林升腾,烟霞在天际变幻;俯察几眼近处:修篁在晴空中播风,清泉在顺流间溅鸣。一切都显示出纯洁,一切都表现着自然。以一颗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语)。千般污浊,万种思虑,都在剎那间消遁;物我契合,精神自得,生命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
可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生几何,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人只有一次生命,死亡的阴影总是横亘在每一个人的面前,生命因死亡的彻底终结而成为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死与生,生与死,死即生……神灭不灭?贵无还是崇有?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无不为?这些形而上的命题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不惑、耳顺”之年难以不惑、耳顺,六十也无法“知天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于时间、空间来说,“每一个过程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现在看,我们觉得是过去,但是从未来看现在,又成了他人后来说的过去。这是人的一大悲哀,但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大滋味。”(王蒙语)
——这也许是东晋名士的矛盾焦点。一方面是忘世,另一方面是入世;一方面是积极,另一方面是消极;一方面是潇洒出尘,另一方面是难以免俗。所以,人生总是快乐与忧愁相伴,生与死相随,而且还要不断思考着怎样才能超越。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久蓄于心胸的人生感慨与审美激情,剎那间被唤醒。王羲之铺展纸笔一挥而就,写成《兰亭集序》(或曰《兰亭序》《兰亭诗序》《兰亭记》《修禊序》《禊帖》等)。序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雨后帖》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定武兰亭序》(吴炳本)
序文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文美、字更美。从书法欣赏角度讲,传递的是士大夫优雅、平和的气息,秀美而且精致是它的主要风格。从整篇看,奇与正、疏与密、纵与横、平衡与失衡、对称与非对称,都和谐地统一于自然的挥洒之中。从用笔看,不仅是行行之间有变化,字字之间有变化,甚至每一笔内也含有微妙的变化。宋人姜夔有一个精妙的分析:“‘永’字无画,发笔处微折转。‘和’字口下横笔稍出。‘年’字悬笔上凑顶。‘在’字左反剔。‘岁’字有点,在山之下,戈画之右。‘事’字脚斜拂不挑。‘流’字内云字处就回笔,不是点。‘殊’字挑脚带横。‘是’字下疋凡三转不断。‘趣’字波略反卷向上。‘欣’字欠右一笔作章草发笔之状,不是捺。‘抱’字已开口。‘死生亦大矣,亦字是四点。‘兴感’感字,戈边亦直作一笔,不是点。‘未尝不’不字下反挑处有一阙。”这和王羲之的理论:“为一字,数体倶入,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是完全一致的。想法和技巧比翼齐飞,都达到了前人所没有的高度和极致。据《世说新语·佚文》说,他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古人作书,强调纸笔相称与心的调和。“若用虚纸,用强笔;若用强纸,用弱笔”(王羲之《书论》)。会稽盛产剡藤纸,犹如雪月风云,可是王羲之不用,却用蚕茧纸,“所谓茧纸,盖实绢帛也”(宋陈槱《负暄野录》)。笔却难得,属散卓,那是白云先生送给他的。鼠须笔属硬毫,富有弹性;蚕茧纸可能就是王羲之所谓的“虚纸”。一刚,一柔;以动,以静,无不如意了。一正,一奇;可喜,可愕,也就可以一寓于书。
王献之《鹅群帖》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又因为喝了一点酒,那感觉似有神助。以后王羲之曾不断重写,可是终也难以达到第一个文稿的神韵,这是很奇怪的。细想,只有一种解释: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文中有二十个不同形态的“之”字,诗人说“之字最多无一似”。它像一根五光十色的线索,把一颗颗玑珠串联起来,然后编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果时间是一部影片的话,我非让它倒回去,让那个时刻放得慢一点儿,或索性在开头时定格。然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王羲之笔走龙蛇,把才情、把想法、把技巧,一股脑儿都倾注在纸上,看着他怎样停顿、怎样涂抹、怎样收放和一次成功一触着每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一次,当代草书名家王冬龄曾经和我谈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得那么温润、自然、充满生气,可能是在室外创作的,至少是在“透气的”与山川景物相连接的室内挥毫的。这话,曾经使我突然触电似的,一下子接通了灵感。我想起了宋濂的《画记》:“先画兰亭一所,俯临清流,上甚艳饱。四面皆帘,帘卷,旁周阑楣,中设方几。几上墨、砚各一,纸三,二成轴。一布几间,有美丈夫从几后,冠竹蘀冠,服大布衣,右手操翰,冥然若遐思,疑羲之草《序》时也。”作画者是宋代的大画家,名叫李公麟,那画题作《兰亭觞咏图》。《画记》明确地告诉我们,亭子的四面都卷起了竹帘,是“透气的”,与外边的“高岭千寻,长湖万顷”相连接。室内室外连成一片,新鲜空气进来了,书法艺术强调的“意”与“气”贯通起来,倾注笔下,故而有了《兰亭集序》“点画荡漾空际”的空间感觉。是呵!优美的环境,精良的工具,几十年如一日砥砺的技术,加上泉涌的文思与不可遏止的书法创作激情,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构成《兰亭集序》无与伦比的美:线条流动的美、用笔变化的美、布局空间的美,以及结字凝固的美。
天、地、人,和谐交融,谱写一阕生命的乐章。不,类似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一生的回溯,命运的阴影,明亮的色彩,甘美的凝想,欢乐与平和,激情与冲突……终于,它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天下第一行书”就是这样诞生的!
可是,后来的人却从文章、书法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论《兰亭集序》的。论文,“其笔意疏旷淡宕,渐近自然,如云气空蒙,往来纸上。后来惟陶靖节文庶几近之,余远不及也”(清林文铭《古文析义》卷七)。论书,“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非复可以常理待之”(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其实,古之写字,正如作文,不大分得清是在写字还是在作文,字即文,文即字,可见的、可言说的,汉字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早已在王羲之笔下浑然不可分了。由技巧、形式的常理进入到“道”的层面和境界,就不能再以常理来看待了。那是“一己身心与自然、宇宙相沟通、交流、融解、认同,合一的神秘经验”(李泽厚《世纪新梦》)。这正是中国书法的魅力之所在,也是王羲之书《兰亭集序》让今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今夜无法入睡——
一千六百五十四年前的那一个夜晚,王羲之彻夜难眠,并有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他一定会感觉到,他写出了一篇生平最满意的文章与书作一——这种高峰体验——人的一生中也许只有一次,或者几次。
李商隐诗说:“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陆游也有诗:“兰亭修禊近,为记永和春”。
令王羲之没有想到的是,在他身后,修禊的兰亭,会成为中国书法的一块圣地——就像耶路撒冷是宗教徒的圣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