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四区叠加”的历史逻辑及经验启示

2020-12-22 23:31罗清和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先行

罗清和,张 畅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2019年8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开发布,作为“特区+自贸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四区叠加的深圳,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继续充当先行先试的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不负中央厚望、不忘改革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旗帜,一直是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窗口”、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率先探索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

一、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深圳经济特区是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创办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肩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尽快突破僵化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经过40年探索实践,深圳经济特区以其巨大的勇气、智慧和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并助力中央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由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

(一)深圳经济特区设立背景

1976年 10月,以粉粹“四人帮”为标志,“文革”宣告结束。但受长期封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全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人口多、底子薄、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苦苦挣扎。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 “违宪”把集体的土地承包给个人,事实上拉开了自下而上的改革序幕。同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把改革开放确定为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降低改革开放的成本和风险,避免出现大的社会摩擦与动荡,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政治家的聪明睿智,提出创办经济特区作为突破口,以此推动全国改革开放进程[1]。

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恰逢其时。“文革”结束,百业待兴。当时中国尽管已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长期封闭、僵化的计划体制导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极度贫困,渴望变革图强。

2.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时逢其人。邓小平、谷牧、习仲勋、袁庚等一批从中央到地方受“文革”迫害的领导人复出,他们都意识到中国不能继续封闭起来搞建设,希望通过向西方开放,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国家尽快富强起来。需要特别指出,邓小平不论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顺利还是遇到困难时,对其一以贯之地坚定支持。

3.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时逢其地。当时香港作为世界“东方明珠”,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心,也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毗邻的区位优势和特殊政策的比较优势。香港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不仅能直接助力深圳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能间接在观念和文化上为深圳的发展提供启示。

(二)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模式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模式,即在国家资源非均衡分配前提下,经济特区发展遵循高速增长的不平衡发展路径,主要依托特殊政策优势,将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循序渐进地移植到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实践表明,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可持续性,有力促进了自身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并对非特区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普适性强。其特点有三:

1.先行先试。经济特区享有改革失败的免责权,这一方面鼓励特区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另一方面使经济特区成为改革试验的首选地。过去涉及到体制改革通常会选择经济特区作为先行试点,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首先考虑的,“先行先试”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赋予经济特区的“特权”。

2.特殊政策。国家赋予经济特区特殊政策,且经济特区可以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给予其在土地、税收、信贷、厂房租金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出台了诸如企业所得税降为15%、拍卖土地使用权、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办外汇调控中心等政策。没有特殊政策,经济特区就不复存在。经济特区正是充分利用特殊政策这一特殊资源在短时间内充分集聚国内外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形成要素资源聚集洼地。大量稀缺优质资源的聚集促进了经济特区快速发展。

3.勇于创新。深圳经济特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敢想敢干、先行先试,一直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和“魂”。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深圳经济特区可以“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2]。

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经济特区的升级版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由创办经济特区起步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演进的制度变迁史。前者强调的是中国特色,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者更多地凸显其普适性,即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中国全面开放融入世界,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的引领者。

(一)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动因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自由贸易区以提升开放经济为切入点,全面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探索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设立并拓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多依靠制度变革和创新而非优惠政策的重大举措。通过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交给市场主体,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探索对外开放新的路径和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自由贸易区肩负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符合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的演进路径

创办自由贸易区是平衡改革红利和控制改革风险的制度创新,设区目的在于:对外而言,创办自由贸易区是为应对全球经贸新规则提前谋篇布局。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重构,中国需要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在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过程中提升国际竞争力,体现中国作为大国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参与新国际分工建立新规则的决心。对内来说,创办自由贸易区是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探寻新增长渠道是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部分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先试,可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自由贸易区能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中国企业融入世界创新产业链,加快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扩大自由贸易区规模。中国现有18 个省级自由贸易试验区,除海南自由贸易(港)区覆盖海南全岛外,其余17 个自由贸易区每个面积都只有120 平方公里左右。自由贸易区改革在于更大的贸易自由及投资便利,针对国际上通行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充分发挥其先行先试功能,尽可能提高市场准入自由化程度。对国际上有些贸易规则把握不准时,自由贸易区可寻找突破口大胆试错,及时给予调整,完善纠错机制。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国家可以考虑目前还没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未来5~10年内都要建立,条件成熟一个建立一个,不可一窝蜂上。同时,加快跨境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跨境自由贸易区作为“一带一路”的载体,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赢得主动和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1]。

三、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此举标志着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由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政策的出台将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制度变迁、区域协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继续先行先试,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在国家全力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深圳应主动先行先试、锐意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充分发挥深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衔接的经贸规则体系,提升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充分挖掘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的价值作用,加快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力度,深化拓展前海模式,探索在前海建设面向港澳全面深度开放的特别合作区,加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着力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同时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模式。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二)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优势,作为创新驱动的先行者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核心引擎,能带动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链高端集聚。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应将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大力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深圳产品向深圳品牌转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并完善相应配套政策,尤其是对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专利转让、金融支持和人员流动等方面需要高度重视。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鼓励源头创新、颠覆式创新、引领式创新,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探索从“比速度、比规模”到“比质量、比效益、比结构、比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以转变政府职能及简政放权为抓手,优化政府审批流程,建立高质量的法治供给体系,实行更加开放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引领可持续发展新趋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

经济发展更强调质量和可持续,深圳应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把建设美丽深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创新驱动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确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到实处。主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既节约资源又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宽严结合的督察执法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的环境标准体系,建立释疑解难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达标排放的企业责任体系,完善奖优罚劣的经济政策体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社会参与,全面树立绿色生态观念,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长效机制,让美丽深圳水清天蓝地绿。

(四)加强制度创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高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深圳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粤港澳营商规则的对接,发挥其在粤港澳体制合作、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圳在大湾区建设中应结合改革创新实践,需要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完善和优化立法程序和机制,做到科学立法,确保立法质量。加强对执法机构的有效监督,做到公平公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夯实全民守法的社会基础,支持和促进舆论媒体、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优化政府职能。强化督查督办,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推动深港澳司法交流合作,在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机制协调、商事审判、涉外投资等方面先试先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高地。

(五)主动引领对外开放,全力建设国际标杆城市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率先打造社会主义标杆城市繁荣兴盛的城市文化和优越现代的城市文明。加强城市管理,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明实践融入社会生活中,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继续保持和发扬深圳原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开放多元的文化优势,弘扬敢为天下先、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踏实苦干的实干精神,用来引领、约束、激励市民的行为规范。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联合打造大湾区文化品牌项目,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青少年的交流互动,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六)减少制度文化障碍,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稳定繁荣

深圳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强与港澳的沟通协调,继续依托港澳、服务港澳,对接“港澳所需”与“深圳所能”,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切实发挥前海自贸片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合作平台作用,提升口岸、轨道、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积极谋划深港口岸经济带。加强与香港、惠州、东莞、广州、澳门等城市联系沟通,积极促进大湾区内政策沟通、产业协同、人员流动、资金融通和基础设施联通。稳步推进大湾区内科技合作,积极引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鼓励和支持港澳同胞特别是港澳青年来深圳创新创业,在学习交流、政策支持、创业环境、生活配套服务等方面出台便利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好的条件。深港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消除了大湾区内的制度文化障碍,将有利于大湾区的稳定发展,为港澳地区继续繁荣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历史的选择

四十年来,深圳成功地完成党中央交付的“窗口”、“试验田”和“先行者”的重任,已成为改革开放最早、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典范,有力促进改革开放事业深入向前发展,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时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问题日趋凸显,其转型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国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希望深圳一如既往地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者、改革开放排头兵,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探索新路[3]。面对中央的重托和时代的使命,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已经开启新征程。迈进新时代,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3]。

(一)先行示范区的本质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由3 个基本概念组成,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和“示范”,三者构成一个指向明确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并随着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先行”是指先走一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试错容错,在各方面率先突破,为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探索新路。“示范”是指对先行目标的要求,即先行结果可复制、可推广,切实发挥深圳优势,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做到“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以一域服务全局。

与40年前经济特区试验田作用相区别,新时代国家支持深圳先行,更多的是希望深圳尽快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与可操作可落地的经验与举措,为新时代的建设提供现实路径,向世界展现社会主义标杆城市的光辉形象。总的来说,深圳必须首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发展的根本方向,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全方位、全过程、高标准发挥先行者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将符合深圳的实践和做法制度化、法制化、普世化,并向全国推广示范。

(二)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

深圳经济特区不负历史重托,以敢闯敢为的改革创新精神闻名于世,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等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进入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纵观古今中外,现阶段中国已无现成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可供借鉴,改革发展面临更艰巨的挑战、更复杂的问题、更固化的利益阶层、更大的改革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希望深圳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不同于改革初期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体现的是面对计划经济路子走不通情况下的一种探索和试验,具有被动性。先行示范区则是面临更高发展要求且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借鉴情况下的理论突破和大胆尝试。试验田阶段引进、吸收和消化西方已有的成功发展经验,先行示范区阶段前方是“无人区”,没有合适经验可参考。理解国家建设 “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需要深圳面对“深水区”、“无人区”时以主动担当的历史责任感,继续大胆闯大胆试,敢为天下先,走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需要深圳周密谋划、全局考虑、主动探索,做好制度设计,确保所有领域都能全方位探索和均衡发展,并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我国创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城市范例,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中国经验。

(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取向

四十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主要是通过“先行先试”的实践推动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探索由普遍贫穷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四十年后的今天,深圳作为中国最典型、最成功的经济特区,其“先行先试”的实践则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伟大目标,即在中国社会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进程中继续发挥“排头兵”作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创新驱动和引领辐射功能,做到全方位、全过程、高标准的先行示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时刻,中央决定由深圳担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角色,是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高度认可,也向世界宣示了继续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心。从过去的“单项冠军”到争做未来的“全能冠军”,深圳经济特区的探索和尝试逐渐从经济发展扩展到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社会治理等,不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深圳经验。

五、深圳的经验与启示

为什么选择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试点城市?就经济发展成就看,深圳在全国一线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其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开放水平等均表现优异;就文化环境看,深圳独特的移民文化使特区人具有敢想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的品质;就发展意识看,深圳提前布局、超前发展、未雨绸缪,前瞻意识非常好;就发展机制看,深圳实行“大市场、小政府”发展导向,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机配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典范。

(一)历史贡献

1.探索了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深圳经济特区创造性地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相结合,率先探索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富有制度绩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开放及制度变迁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深圳经济特区不断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率先实现从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队”。从探索建设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一直先行先试、一往无前,对外充当“窗口”功能,对内发挥“试验田”、“排头兵”、“领头羊”作用,为探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良多。

2.开辟了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其自身实践,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实行对内改革创新、对外扩大开放,成功闯出了一条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之路、从封闭半封闭到参与全球竞争的开放之路、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之路,使国家由积贫积弱走向经济腾飞。新加坡前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中国改革试验田,深圳经验如果成功了,说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子是走得通的。”[5]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深圳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渐进式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既不同于完全市场化的西方道路,又不同于计划体制的前苏联模式,也不同于中东欧转轨国家和拉美转型国家的“华盛顿共识”[6]。

3.贡献了一种精神: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因而深圳具有包容性强、敢于拼搏、大胆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特质。邓小平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7]。当内地还在为“姓资姓社”问题争论不休时,深圳率先冲破思想禁锢,以思想大解放助推生产力大发展。毫无疑问,这是值得铭记的时代精神,在荜路蓝褛中形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形成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品格,展现了中国社会的观念革新和思想解放。正是由于有这么一批敢做改革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圳经济特区才会有“先行先试”的实践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4.证明了一个道理:尊重人的自由发展。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而且是促进发展的首要条件。人的自由发展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也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由改革开放前的普遍贫穷到40年后的较高生活水准,深圳的发展经验证明,普通人一旦从传统体制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发展的权利时,整个社会就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和超乎寻常的创造力。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精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意。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可知,最能有效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式是通过鼓励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圳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个体的积极性,并因竞争而创新、发展。可以说,有一分自由,就能释放五分潜力,就能形成十分发展。在我们党的带领下,深圳特区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5.提供了一种模式:创新驱动未来。作为“中国硅谷” 的深圳实现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无疑是创新。创新精神在40年奋发进取中深深植根深圳的灵魂,其发展历程印证了创新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作为从低端加工业起家的深圳,在发展过程中直面问题,率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对产业发展进行超前布局,并在法律保障、制度支持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支持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优越的市场环境、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等因素,为深圳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实基础。深圳举办高交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这将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强劲支柱。华为、大疆、迈瑞、柔宇等一批企业构成深圳创新型企业雁阵,其不仅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巨大贡献,而且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深圳的实践证明,创新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打破传统要素成本约束的制胜法宝,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经验启示

经过40年发展,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效益”,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为全国提供了成功经验。深圳历经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其功能定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突破口——“窗口和试验田”到9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标杆城市,这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逻辑。

1.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突围,探索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打破“铁饭碗”,实行奖金制;引进工程招投标制度,实施土地拍卖;建立劳动保障制度,推行劳动合同制;推行企业股份制、集团化,设立证券交易所,实行金融市场化;率先在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三足鼎立。这些都昭示了一个道理:深圳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

2.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保持敢闯敢干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懈怠。从“三来一补”起步到高新产业主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级,深圳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1979年深圳建市时只是个落后的边陲小镇,2018年12月福布斯发布“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 个城市”榜单,深圳位列榜首,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型城市[8]。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大办“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确立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而且深圳没有止步于此,深圳努力突破土地空间、人口负担、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等“四个难以为继”问题,通过“腾笼换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有效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3.完善营商法治环境。对法治的敬畏、对市场的尊重使深圳形成了制度大于权力、规则大于人情的共识,造就了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2018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在被评估的全国100 个地级以上市政府中,深圳荣登榜首[9]。深圳走过了从依法治市到打造“一流法治城市”、再升级到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过程,实现法治与改革“同频共振”。深圳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把好的经验和做法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不断完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给投资者吃“定心丸”。深圳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条例》、《有限责任公司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和《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4.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深圳在全国率先制定“文化立市”战略,使文化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特区发展史上诞生的一个个深圳观念,为深圳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高扬效率的旗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创新者敢闯敢试;“来了就是深圳人”凸显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理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展现脚踏实地的态度;“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倡导阅读、崇尚文化。而这些都是时代精神的高度精炼和改革历程的生动注脚。纵览过往,独特的文化不仅锻造了深圳创新所需的企业家精神、创客精神和工匠精神,还营造了支持创新、包容失败的人文氛围。今日深圳,文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有机构成,更是引领和支撑。

5.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以来,历届市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特区发展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深圳40年的沧海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从宝安撤县建市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从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一锤定音,从经济特区“要不要继续特下去”到中央明确提出“三不变”方针、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10],党始终在特区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重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各项事业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深圳:无人机灯光秀精美绝伦
陈云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探析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
丹凤“五个先行”推进村“两委”换届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圳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运行机理:1980—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