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周祖亮,林 静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妇科推拿古称“妇科按摩”,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通过推拿手法技能,在妇女体表特定部位和穴位上作功,刺激体表,以经络传导,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进而达到以治疗疾病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学科[1]。
古代妇科推拿发展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远古至魏晋南北朝的萌芽阶段、隋唐时期的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的兴盛阶段、明清时期的成熟阶段。
在远古至秦汉时期,基于古代先民按摩防治意识,妇科按摩开始萌芽。在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妇科按摩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医家对妇科研究逐渐深入,妇科专著、按摩手法及膏摩法相继出现,妇科按摩应运而生。
1.1 按摩行为起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2]由此可知,上古时期已采用按摩导引外治法治疗疾病。
1.2 中医妇科基础理论始成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女子解剖、生理、病理的特点,还包括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标志着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的初步形成。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3]《黄帝内经》所述中医妇科基础理论为妇科按摩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3 妇科按摩防治疾病问世
1.3.1 妇科按摩手法首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记载摩、(抑)按、捋、抄举、捏脊(括脊骨皮)、爪(掐)、抓(拿)等按摩手法,运用于产后血积、带下、妇人中风、妇人月水不来等妇科病症[4]。
1.3.2 膏摩法治疗妇科疾病 《肘后备急方》载蛇衔膏治疗产后血积:“蛇衔膏,疗痈肿,金疮,瘀血,产后血积……蛇衔,大黄,附子,当归,芍药,细辛,黄芩,椒,莽草,独活各一两。薤白十四茎,十一物苦酒淹渍一宿,猪脂三斤,合煎于七星火上。各沸,绞去滓,温酒服如弹丸一枚,日再。病在外,摩敷之。”[4]182首次提及膏摩法治疗妇科疾病。
1.3.3 摩腹手法联合药物治疗难产 《刘涓子鬼遗方》记载:“赤膏治百病方……膏如摩腹,立生。”[5],指出赤膏内服与外用联合治疗妇人难产,外用按摩手法则为摩腹,该文献为摩腹手法联合药物治疗难产的最早记载。
隋唐时期,除《十月养胎法》《经效产宝》等妇产科专书相继问世外,该时期的综合性医籍也记载了诸多妇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同时,按摩已得到政府的认可,妇科按摩虽尚未从按摩科分出来,但按摩治疗妇科疾病已经逐步发展,这在孙思邈《千金方》中得以体现,如其中提及采用手推纳复位治疗妇人阴挺,膏摩治疗妇人不孕。
2.1 推广膏摩治疗妇科疾病 在隋唐时期,膏摩治疗妇科疾病得以推广,同时其运用范围也有所扩大,除难产及产后血积外,还包括死胎、不孕、产后中风等妇产科病症,如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木防己膏”治疗妇女产后中风,“苍梧道士陈元膏”治疗少妇不孕;《千金要方》“真珠汤”下死胎。此外,《外台秘要·子死腹中欲令出方》也记载运用膏摩下死胎,“又疗妊身热病子死腹中,又出之方……稍稍摩脐下至阴下,胎当立出”[6]。
2.2 最早记载妇人膏摩美容 《千金翼方·卷第五·妇人面药》记载,面药膏涂面后宜“以指细细熟摩之,令药与肉相入乃卧”[7]65,指出按摩能促进、加快药物的吸收,由此可知按摩手法通过刺激局部组织起到治疗效果。
2.3 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 《千金要方》除叙述膏摩结合药物治疗妇科疾病外,还记载运用推纳复位手法结合妇人阴下脱若脱肛方治疗阴挺。《千金要方·妇入方》还记述使用盐刺激胎儿足底与盐摩腹治疗难产,该法是在魏晋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摩腹治疗难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盐为介质摩腹和刺激胎儿足底法治疗难产。
宋金元时期,妇产科学在基础理论、诊疗方法等方面日趋系统、完善,太医院虽未专设按摩科,但是按摩疗法在妇产科仍被广泛使用,如梳乳、手法助产、手法矫正异常胎位、摩腹法下死胎。
3.1 妇科按摩开始使用辅助工具 《儒门事亲》第五卷“乳汁不下”篇、第十一卷“半产”及《卫生简易方》第十一卷“(妇人)乳汁少”篇均载有用木梳梳乳治疗乳汁不下的内容。此外,《儒门事亲》还记载木梳梳乳用于乳痈。可见,木梳作为按摩辅助工具,可作用于乳房局部,以排蓄乳、腐乳而疏通乳管,对乳汁不下、乳痈等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儒门事亲·乳痈》:“夫乳痈发痛者……若作法时,以左右二夫人,面病人立,于病乳上痛揉一、二百数,如此亦三次则愈。”[8]49将手法治疗乳痈的疗效与木梳治疗乳痈的疗效进行对比,指出手法治疗乳痈疗效优于木梳梳乳法,且比木梳疗法更为便捷,这两种方法均被后世发展,广泛用于乳部疾病治疗。
3.2 记载妇科按摩医疗事故 《儒门事亲·内伤形》曰:“孕妇,年二十余,临产召稳媪三人。其媪极拽妇之臂,其一媪头抵妇之腹,更以两手扳其腰,极力为之。胎死于腹,良久乃下,儿亦如血,乃稳媪杀之也。”[8]69其为最早记载手法接生不当造成胎死腹中的病案,展现当时严谨的医疗作风,也为助产手法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3.3 传承摩腹疗法 《医说》第二卷“针灸”篇记载庞安时摩腹助产医案,该医案同时被元·脱脱《宋史·庞安时传》、宋洪近《夷坚志》、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收录。该法与《刘涓子鬼遗方》赤膏摩腹治疗难产,《千金要方》采用摩腹和刺激胎儿足底法治疗难产是一脉相承的。
3.4 创新助产手法 随着关于难产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及临床实践的积累,助产手法也得到创新发展。杨子建《十产论》论述因异常胎位引起的各种难产,如加横产(肩先露)、倒产(足先露)、偏产(先露)、碍产(防带攀肩)、盘肠产(产时子宫脱垂)。同时论述手法助产、手法矫正异常胎位的具体内容,如程国彭《医学心悟》 中所载:“十产论,杨子建云:九曰碍产。……稳婆轻手推儿向上,以中指按儿肩,脱去脐带,仍令儿身正顺,产母努力,儿即生。”[9]杨子建首创治疗胎位异常之难产的转胎手法,不仅扩大了助产手法的医学应用范围,也开创手法助产之先河。《仁斋直指方论》中记载运用手从胸部向腹部直接按压医治转胞;《妇人大全良方·产难门》:“六曰横产……当令产母安然仰卧,令看生之人推而入去。凡推儿之法,先推其儿身,令直上,渐渐通手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之,渐引指其耳而正之。须是产母仰卧,然后推儿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门路皆顺,煎催生药一盛,令产母吃了,方可令产母用力,令儿下生,此名横产。倘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姿其愚,以伤人命。”[10]《十产论》《妇人大全良方》中所载助产手法对当今妇产科临床仍具有借鉴意义。
妇科推拿在明清时期受到政府限制,但是在民间仍然有医家运用其治疗疾病。这一时期妇科推拿治疗乳房疾病得以发展,妇科推拿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均提示妇科推拿进入成熟阶段。
4.1 大力发展乳房疾病推拿 继《儒门事亲》木梳梳乳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中药结合木梳梳乳治疗乳少、乳汁不通的方法,例如《本草纲目·草部》:“妇人乳少,因气郁者,涌泉散:放王不留行、穿山甲(地)、龙骨、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仍以木梳梳乳,一日三次。”[11]龚廷贤则在《寿世保元》《古今医鉴》中记载运用乳房局部手法按揉,或再配以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产后蒸乳发热(乳腺炎)、乳汁不通。其所用手法与《儒门事亲》按摩手法直接作用患病部位相似。张介宾《景岳全书》中记载运用揉法治疗乳房疾病:“妇人乳痈……儿口所吹,须吮通揉散,成痈治以前法,潮热暮热,亦主前药。”[12]张介宾治疗乳痈也是在李时珍和龚廷贤所载中药内服、外揉疗法基础上,加上药物外敷,三者结合效果更甚。同时,其明确指出揉法治疗乳房疾病的作用机制为通乳散痈。由此可知,该时期医家对妇科推拿理论有更深的认识。
从金代《儒门事亲》起,推拿治疗乳房疾病便开始流传发展。至明清时期,乳房推拿的诊疗方法更加丰富,其适应病证更加广泛,如从借助木梳工具辅助到直接手法操作,乳房推拿适应证从最开始的乳痈、乳汁不下扩展至蒸乳发热(乳腺炎)、乳少等疾病。上述则为当代临床推拿防治乳房疾病奠定较好的基础,对乳房疾病治疗有指导意义。
4.2 开创妇科推拿举胎法 《证治准绳·女科》第四卷“胎前门”篇中载有一则医案:“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芪、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后,胎渐起,小便如故。”[13]上述所用手法与清代《医宗金鉴》所载丹溪举胎法相似:“令稳婆香油涂手举胎起,则尿自出,以暂救其急。然后以四物汤加升麻、人参、白术、陈皮煎服。服后以指探吐,吐后再服再吐,如此三、四次,则胎举而小便利矣。”[14]金元时期《仁斋直指方论》记载以手法医治转胞,运用手从胸部向腹部直接按压,因胎儿已经压膀胱,再使用压迫手法未必有效,而明清时期医家通过临床实践从阴道内托举其胎,则可立刻解除对膀胱的压迫而起效。《证治准绳·女科》所载之法是运用妇科推拿举胎法解除胎儿对膀胱压迫的最早记载,且沿用至今。
4.3 开展妇科保健推拿及丰富妇科推拿手法 《女丹合编选注·女丹要言》中记载妇人自我推拿法一则,可知该时期妇人开始有养生保健意识,妇人自我推拿也流传至今。其中还论述按、抚、摸、摩、弹、揉、捻、炒8种妇科自我推拿手法,覆盖摆动类、摩擦类、叩击类、挤压类四大类推拿手法[4],进一步丰富妇科推拿手法种类。
4.4 形成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汪启贤《动功按摩秘诀》以经络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为主,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手法刺激相应的腧穴治疗妇科疾病。例如《动功按摩秘诀·男女杂病症皆治》:“设有妇人带下、月经不调……俱于肾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静功……设有淋漓白浊及妇人经水不调……可于照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功……设有妇人月水不调,可于三阴交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静功。”[15]这一时期的推拿治疗妇科疾病是以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为主导选经取穴,推拿干预经络腧穴,通过影响机体的经穴系统,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治疗目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妇科推拿理论体系。
魏晋南北朝首见妇科按摩手法、摩腹手法结合药物治疗难产。至隋唐以后,妇科推广膏摩法,出现膏摩美容及手法结合其他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宋元时期,妇科推拿类型增多,包括使用辅助工具、创新助产手法、发展摩腹疗法等。明清时期,妇科推拿发展成熟,推拿治疗乳房疾病得以大力发展,出现了举胎法和妇科保健推拿,形成了妇科推拿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