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马克义 李旭辉
(洛阳农林科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在 《种子法》颁布之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科研的力量。农业科研单位具有强大的科研力量、人才优势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主要采用自育的方式培育新品种,以此来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也涌现了许多科技型种业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转变传统的公司体制,加大投资力度,强化种子公司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提升产品档次,创建优质品牌,全面提升种子质量,从而促进种子企业和农业科技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1 体制问题突出。目前,在国有科研单位种子企业中体制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体制问题包括机制设置、管理权限等多个方面。目前,许多企业都属于国有控股公司,科研单位会进行控股。实际上,农业科研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种子经营服务则属于企业的服务范畴,与前者存在属性的差异。在运行的过程中,科研单位的领导团队掌握着公司的领导权,但由于性质差异,领导单位策划方案、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无法把握市场。此外,公司资产普遍以单位独资、控股的形式为主,企业难以获取相应的成果,进而缺少利润动力。公司员工普遍为在编事业人员,公司缺少自主用人的权利,也缺少完善的奖励和监管机制,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运行机制不畅。目前,在国有科研单位种子企业中常见的运行机制不畅问题,主要表现为部门设置不当,企业功能有待健全。例如,一些公司没有成立研发部,一些公司没有营销部,还有一些公司没有售后服务部等。不仅如此,各个部门的分工也比较混乱,职责不够明确,出现问题时往往相互推脱。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工作人员态度消极,日常工作懈怠、懒散,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企业人员和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矛盾,用人、工资、分配等机制方面都存在问题,许多员工对企业缺少认同感、信赖感,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
1.3 人才匮乏。人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国有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人才数量并不充足,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如,科研单位往往注重科研人才,大部分员工在科研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单位也掌握了十分丰富的品种资源、优秀的培育技术和先进的科学设备,为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但大部分人都对经济运营、市场运作、人力资源开发等公司管理和运营知识缺少了解,进而导致科研单位虽然有先进的技术,但公司运营依旧漏洞百出[1]。目前来看,公司需要多种人才,包括销售、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经营管理、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1.4 育、繁、推一体化不完善。育、繁、推一体化包括多个环节,如选育、生产、仓储、加工、销售等,采用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能够推进企业的发展。然而,虽然许多公司认可该发展模式,但在认识上依旧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例如,育种人自作主张培育新种,没有详细的育种计划;制种结果与市场要求不符,导致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缺少完善的种子经营档案,包装也没有统一的规划,甚至有一些公司会经营没有审定的品种等,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都是育、繁、推一体化不完善。
2.1 国有农业科研单位为企业发展授权。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了促进国有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进行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完善,采取院所和公司分开设置的模式,公司应该拥有独立的法人,并由公司法人进行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可以采用逐步转化的方式,先完善公司制度和管理职能,从优化管理入手,赋予公司相应的管理权限。首先,科研单位的领导团队要充分认识企业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对种子企业的自我发展予以信任和支持,保障企业宽松、自由的经营环境,为其保留自主选择发展方式、服务模式的权利。其次,要为企业管理、技术、营销等人员安排适当的股份份额,合理分配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自我建设和发展[2]。最后,单位要配合公司的管理、教育、培训等活动,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用人决定权,确保企业在人员管理、采纳方面能够处于主动地位,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要根据员工的能力需求进行岗位安排,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优势。
2.2 种子企业应追求自我完善。种子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完善和改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全面建设与完善企业部门,健全企业的各项功能。种子企业应该做到部门健全,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任务目标进行部门建设。要先建立核心部门,包括研发部、销售部、生产部、售后服务部等部门。只有健全企业部门,企业才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避免过度依赖科研单位;其次,各个部门应该做好分工协作,明确每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在做好部门分工之后,各个部门应该按照规划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进而做到效益的最大化。如,研发部门要履行研发新品种的职责。生产部则要履行种子生产、保质保量的职责;再次,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之间应该平等、和谐的相处,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协调和配合;最后,加强内外联系。企业应该了解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反应能力,紧抓机会、直面挑战,积极宣传自身形象,提升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知名度[3]。
2.3 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为了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种子企业应该扩大人才招聘的渠道,增加获取人才的途径。首先,可以培养单位内部原有的人员,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育与培训,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可以开展教育讲座、辩论会、研讨会等活动,以此提升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其次,可以到人才市场中聘请管理人才。公司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聘请人才,优化管理人才的岗位待遇,进而吸引更多人才进入公司;最后,可以聘请高等院校的专业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岗前培训,将专业毕业生培养成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2.4 完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在育、繁、推一体化的完善方面,可以采用以国有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模式,同时聘请育种专家,提升单位的育种能力,实现企业为主、专家为辅,加强二者的协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自身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企业要拓展可选择范围,掌握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进而更好的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等问题,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国有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体制、运行机制、人才管理、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为了实现种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