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梅钟瑞春贺梁琼熊发前吴海宁黄志鹏刘 菁张怡馨吴春玲陈庆政韩柱强蒋 菁*唐荣华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 贺州 542813)
广西是花生油消费的主要地区,种植花生是区域内广大农民解决食用油供给的主要手段,因此每年花生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广西花生育种单位多年来致力于选育优质花生新品种并投入推广种植,目前,广西生产上主要使用的花生品种为桂花系列品种。近年来部分品种混杂退化日益严重,有些还频繁发生病害,推广种植周期有限,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效益,且适合南方花生产区种植的高油、高产、多抗花生品种较少。
因此需要不断地育成、推广新的优良花生新品种,以促进南方花生推广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花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我区及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有效供应。在此背景下,针对南方花生品种选育现状和市场的要求,围绕提高花生产量和抗性,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和抗病的花生优良品种桂花41,供广西等南方花生生产地区推广种植、应用。
母本“泉花551”是由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目前国内公知的高产花生品种。父本(“汕油188×桂花771”)F7品系是培育人2006-2009年通过多抗高产品种“汕油188”与丰产耐旱品种“桂花771”杂交、筛选获得的优良品系材料,其主要特征是抗病性强。
2006年春季利用高产优良品种“桂花771”为母本,与广东省引进的抗病品种“汕油188”杂交,当年秋季种植F1代,剔除假杂种后混收。
2007年春、秋将混收后的种子进行加代种植,按系谱法进行单粒混收,采收外形美观的荚果。
2008-2009年种植采收的种子进行单株选择,经过春、秋两造种植,从中筛选出高产、抗病株系(“桂花771×汕油188”) F7。
2010年春,以“泉花551”为母本,以高产、抗病的株系(桂花771×汕油188)F7为父本进行杂交,并于2010年秋季种植F1代,田间去假杂交种后混收。
2011-2012年对F2~F5代材料按系谱法单粒混收。
2013-2014年对F6~F8代材料按目标性状进行优良单株定向选择,通过系谱法多年定向选择,筛选出优良新品系,新品系编号为“2010-10”。
2014-2015年参加自行安排的品系比较试验,表现优良,产量比对照汕油523增产显著。
2016-2017年以参试名“桂T10”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及全国多点联合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种增产显著,同时在南宁市武鸣县、来宾市武宣县等地布点进行试种。
2017年将“桂T10”定名为“桂花41”。
桂花41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120d。连续开花,疏枝,植株紧凑直立。主茎高53.9cm,侧枝长59.9 cm,总分枝8.4条,结果枝7.7条,单株结果数15.9个;主茎茸毛密度疏,叶片较大、绿色,长椭圆形;果型美观,大小均匀,荚果茧型、果腰中等、果嘴中等、网纹明显,荚果表明质地中,公斤果数608个,百果重202.8 g,饱果率87.7%;种子圆柱形,外种皮浅褐色,内种皮浅黄色,百仁重78.5g,双仁果率87.2%,出仁率66.2%。
2016年,桂花41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联合试验,荚果五点平均产量4453.50 kg/ha,比对照桂花21增产487.50 kg/ha,增产12.29%,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5位;籽仁平均产量为3063.45 kg/ha,比对照桂花21增产365.25 kg/ha,增产13.54%,居5位。2017年,桂花41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联合试验,荚果五点平均产量为4192.20 kg/ha,比对照种桂花21增产13.35 kg/ha,增产0.32%,居参试品种第5位;籽仁平均产量2676.75 kg/ha,比对照种桂花21减产44.70 kg/ha,减产1.64%,居参试品种第3位。
桂花41于201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显示,蛋白质含量25.2%,粗脂肪含量51.2%,油酸含量50.2%,亚油酸含量27.9%,油酸/亚油酸比值(O/L)1.80。
经各参试单位2016-2017连续两年、五点田间综合表现,桂花41表现为:抗倒性强、耐旱性及耐涝性中,两年试验田间叶斑病平均3.95级,锈病平均3.65级,两年均表现出高抗或抗青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