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一线冶炼工作24年,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潘从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在浑浊的液体中,甄别和捕捉到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分子,创造出“滴水掘金”的工业传奇。
“贵金属是精密电子、航空发动机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百废待兴,在粮食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仍不得不用73吨小麦、15吨对虾从国外换取500克铂族贵金属,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提取技术不够先进,资源利用率不高,导致矿产资源贵金属提取率极低。” 这段从参加工作起就刻在心上的历史,让潘从明下定决心,要把现有资源中的贵金属“吃干榨净”,拥有我们自己的领先技术。
20多年来,他“啃”下120多本专业书籍,反复思索、持续实验800多个贵金属冶炼工艺化学方程式,一步步从小学徒成长为贵金属冶炼领域专家。
“火眼金睛”的背后是精益求精。99.99%是贵金属产品的出厂标准,提纯1克贵金属,需要用60多种化学试剂,在至少5吨的镍矿废渣中反复萃取,直至剩余万分之一的杂质。
“在操作过程中,别说一根细小的头发丝,就是一粒更小的尘埃都能影响贵金属的纯度。”为此,他将质量管理拓展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使金川贵金属产品创造了连续32年保持99.99%纯度的质量奇迹。凭借“镍阳极泥中鉑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这一项目,潘从明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西北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一线产业工人。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