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昭
时代发展至今,舞台灯光不再仅仅是起到舞台照明作用,而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起到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内心等等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型现代豫剧《泥笛泪》是一部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大型现代戏,以“泥笛”这一具有中原厚重文化符号的物象为线索贯穿全剧,通过女主角肖翠娥用泥笛养儿、赎儿等戏剧情节,讴歌了一位母亲面对生活坎坷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的品格,也同时为宦海迷途中的人敲响了警钟。《泥笛泪》灯光设计理念就是大胆尝试和探索,着重与对环境的塑造和对人物的内心刻画,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个接近生活和一个二度创作的艺术空间。
在序幕中,女主角肖翠娥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用雨布为孩子撑挡着风雨希望和未来,母子相依相偎坐在石阶上在寒冷的冬天里守护着理想和未来。此时的天排,利用了led泛光灯投射出深灰色的光,地排led泛光灯反投出浅灰色的光,舞台逆光全部是深蓝光普照在表演区,两组定点光,一组白光、一组黄光,适时地按层次打开。当孩子依偎在母亲怀抱时展开另一组黄光,象征希望和未来。于是,舞台上用灯光给观众描绘展示着一个豫北寒冷贫穷落后农村村庄中孤儿寡母相偎:“悠悠泥笛几多愁,声声呼唤天尽头,敢问天下儿和女,娘的眼泪为谁流”。悠悠的笛声,凄婉的吟唱,揪心的啜泣。在沉闷、萧杀的气氛中,声声呼唤着丢失了的那个灵魂,引领着一部悲剧人生的故事的开始。
《泥笛泪》第一场讲述的是:10岁儿子雷振国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的艰辛、族人的歧视,孩子在学校受到同龄人欺辱,使这位年轻的母亲几乎失去活着的勇气。但是面对年幼的儿子,她不得不坚定生活的信念,含辛茹苦靠卖泥笛养家糊口并且供养儿子上大学。为了表现母子相依为命、凄凉悲惨的场景,天幕上呈现出山坳里一个农家小院,在蓝光铺垫下彰显其贫寒简陋,这场戏灯光运用基本上都是以浅蓝色为基调,两侧黄光为辅助。这一场的结尾:浅蓝色的灯光转换黄色,舞台上呈现出一个夕阳西下的场景,并且用切割灯切成了一条蜿蜒山区小道,彰显出母亲对儿子明天更美好的向往,为男主角的前程勾画一条光明的大道。明媚金黄色的灯光,透过树影洒落在舞台上泛起点点碎碎似金灿,让重创的心灵得到了滋润,母亲有了活着的信念,儿子幼小的心灵也充满了阳光。
舞台灯光对环境气氛的烘托渲染,不仅仅能呈现舞台画面层次感,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也独具匠心。比如《泥笛泪》村头一场:聪明能干的母亲通过辛勤劳动、靠捏泥笛手艺供养儿子上了大学,而且还当了领导时,乡亲们前呼后拥,走到那里都是列队欢迎,处处都是笑脸相对,羡慕她有一个争气的做高官的儿子!为契合女主角春风得意的情境,舞台灯光是以欢快、喜庆为主的气氛调子来体现的:天幕区一棵大树被粉色的光染红,映衬在蓝天白云中,村里男女老少在大树下为他们庆祝载歌载舞。这时候灯光给观众眼前呈现的是欢庆剪影情景。随着母亲肖翠娥上场,舞台两边侧桥光全是红光,一、二、三逆光是粉光,第四排用逆光黄光照在表演后区的台阶上,好像似一条幸福而又光明大道无限延长,女主角在喜庆的氛围里被乡亲们的前呼后拥,一个在自己苦尽甘来、幸福、满足,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儿子的成就喜不自禁、神采飞扬的母亲喜悦形象溢满整个舞台。
《泥笛泪》监狱一场中,男主角因为优异的表现步步升迁,当上了省扶贫办书记,但却在官场中一步步腐化堕落,最终被查出贪污受贿锒铛入狱。肖翠娥来到监狱看望儿子,决计回家继续卖泥笛替儿子还债赎儿回家。随着男女主人公由幸福的天堂滑向痛苦的深渊,和前一场的剧情来了个180度大逆转,为了表现对比效果,刻画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在运用灯光时,就把灯光的基调定为深蓝色,舞台逆光、两边侧光都定格深蓝色的光源,在吊景“狱窗”后上方用一台浅蓝色切割灯把它染透,舞台的后区上下场门各用一组暖色的红流光,照射在狱警上,冷色调光束则照在阶下囚男主角身上,一红一蓝,红色代表庄严肃穆的政府,深蓝色则代表男主角阶下囚的痛苦人生。母子见面时,再加上三组白色的切割灯,切成三块独立空间,在舞台中间和前区依次展开,母亲和儿子在惨白的灯光照射下,产生了强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当娘看到阶下囚的儿子时,又恨又气又怨,心如刀绞:“早知如此何必把你送出穷山沟,娘靠卖泥笛把你抚养成人,谁知道你官运中途路走偏,一失足跌进了污泥沟,娘花了双眼白了头,娘争强好胜一口气,一声叹息锁咽喉。到头来熬个儿子儿媳成牢囚。你坏了规矩天不容。”灯光普照下,一个疼儿、恨儿、怨儿的母亲立体形象充满着整个舞台……接着舞台前区定点光压暗,女主角母亲这一角色慢慢地隐去。与此同时,另一组白光则照射在长跪地上忏悔的男主角,此时灯光在舞台上仿佛有了思想,与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将男主角愧悔交加,无限自责、覆水难收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整场戏到结束之前,舞台灯光都是以灰蓝为基调,整个舞台呈现的气氛非常压抑沉重。善良淳朴的母亲在大雪纷飞腊月的冬日里,靠卖泥笛为儿子还债。在乡亲的议论声中,如祥林嫂般述说着一生中的喜怒哀愁,无论儿子犯多大的罪,也要卖泥笛还债赌他回家,愿为儿子熬干这浑身一灯油心情。伴随着“悠悠泥笛儿几多愁,声声呼唤天尽头,敢问世间儿和女,娘的眼泪为谁流”的伴唱,在舞台的后区,上场门平台上利用了一组白光,一组浅蓝光和一组背投白光,三组灯光定格了舞台的苍凉与沉重。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女主人公肖翠娥在内心痛苦自责、前路无望、心如死灰的煎熬情绪中死去。这一场戏的灯光全部运用灰色基调,整个舞台雪花飘舞,北风怒号,女主人公脚步蹒跚,凄凄惨惨倒地而亡的那一刻,让观众霎时生起恻隐之心,不知不觉为女人公留下同情的热泪……这里灯光合理巧妙的运用,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在不经意间让观众走进设定好的故事情節中,达到其最终催人泪下的预期效果。
戏曲舞台的表演由于特定条件所限,不能像电影,电视剧那样随心所欲的来展示导演或编剧所要展示给观众的东西,但舞台灯光巧妙的运用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它不仅可以为剧情铺垫造势,而且在演出中可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产生心灵的共鸣。我们更有理由坚信:舞台灯光在今后的艺术表现中,其作用更大,前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