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嵘
艾米丽和她的同事艾比在谷歌上市的5年前,曾为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及拉里·佩奇准备幻灯演示片和演讲稿。布林和佩奇想用谷歌的期权作为薪酬支付给艾米丽,但她选择拿走4000美元作为报酬,而不是期权。
艾比则放弃4000美元,选择了谷歌的4000股期权。后来股票拆分使得艾比的4000股期權变为1.6万股,谷歌上市的第二天,艾比手上的股票价值170多万美元。而艾米丽都想不起她是怎么花掉那4000美元的了。
怎样才能做出日后不会后悔的选择呢?
行为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忽略偏见”,也就是人们更容易接受自己忽略或不作为所导致的损失,而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同等程度的损失。
比如王先生一直持有A股票,别人向他推荐了B股票,他因犹豫迟迟不行动。结果一年后A股票亏损了一万元,而B股票没有任何亏损。
张先生一直持有A股票,别人向他推荐了B股票,于是他就换成了B股票。结果一年后A股票没有损失,而B股票跌了一万元。
那么哪个人更容易感到后悔?事实上,90%的人认为张先生更容易后悔,因为王先生只是后悔没有采取行动,而张先生后悔自己做过的事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起那些因为我们没有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糟糕结果,那些采取了行动却得不到好结果的事情更让人后悔。
同样于艾米丽而言,如果她一向都是优先选择现金而非期权,那她在谷歌一事上的后悔便会少几分,如果她习惯选择期权,而这一次心血来潮选择了现金,则后悔的程度可能要大得多。
另外,艾米丽的选择可能是大多数人共同的选择,因为4000美元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而股票期权有着各种不确定性。诺贝尔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发现,当决定自己的收益时,人们总是倾向于规避风险,毕竟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所以,艾米丽其实并不用为她的选择太感到后悔。(据《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