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一、引言
不同于普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熟稔与掌握,对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导的幼师生而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弥补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的缺陷。在日常的诵读活动中,“诵而知”“知而行”,从诵读经典到读懂经典,再到学习、生活中有效运用经典,这一正向反馈的过程无疑能成为一条切实提高幼师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本文聚焦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与中华经典诵读,通过对幼师生、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等具体概念的分析,厘清了本文研究客体的意涵。此外,本文介绍并解读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内涵、特点,与推行这一活动的作用。最后,在前两者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行了幼师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体实施路径的介绍与辨析。
二、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分析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也是当代教育学界研究的重点,基于此,厘清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即成为幼师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探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1.幼师生
幼师生全称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是指初中毕业以后考入幼儿师范学校,以成为合格幼儿教师为职业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由于幼师生的生源情况较普通高中不佳,所以幼师生的学习基础一般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也较差。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学情况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诉求。作为幼儿教育的承担者,幼师对于幼儿的基础知识、语言能力、文学素养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和掌握良好的幼儿教育知识,培养和锻炼出合格的幼儿教学能力,便成为幼师生和幼儿师范学校须共同完成的重要课题。
2.语文核心素养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谓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具体而言,在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培养导向的前提下,语文核心素养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尤被强调并提高到国家“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本文重点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旁涉“语言”“思维”与“审美”,试图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深入探索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对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及意义。
3.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
总体而言,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在社会对幼儿语文教师能力要求的基础之上,幼师生在语文学习和中华传统文化积累过程中形成的知識储备、语文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聚焦于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角度,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具体内涵。
(1)中华经典文化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职责之外,更重要的是传递本民族优良价值观,这一看似隐而不彰的精神文明建设恰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天职中“育人”的部分。而传承本民族优良价值观最佳的方法即为阅读和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面临世界多元文化竞争的根基,抛弃传统文化,无异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不仅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较为薄弱,许多教师也存在这一问题。很多语文老师虽然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但对中华经典的修习是不足的,一般只修习了语文教科书中的《论语》十则和有限的《孟子》《荀子》节选。本科毕业的语文教师尚且如此,遑论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幼师呢?而且,幼儿时期的传统经典教育又是学生整个经典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时就有“蒙学”传统,其针对的就是幼儿传统经典教育。因此,落实中华文化传承,其初始环节在幼儿教育,而承担这一重任的幼师生,则应努力提高中华经典文化素养,以应对时代发展新的挑战。
(2)幼儿语文教学素养
幼儿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读、写、说”,因此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专门为幼师生开设了“阅读与写作”及“口语”专业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幼师生在校期间就掌握良好的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为一线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进入高年级后,幼师生还须学习幼儿文学课程。
幼儿文学课程是超越了语文基础能力阶段的发展与提优部分。“幼儿文学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文学写作训练,具备适应幼儿教育所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幼儿语文教学素养即体现在上述“读、写、说”与幼儿文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3)人文自主发展素养
语文教育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的特殊人文意义,幼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多与语文课堂的熏染有关,因此幼儿语文教师须具备将语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进行传授的基本素养。
而从幼师生本身的角度来看,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幼儿教育岗位,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将不仅能有效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更能在事关职业发展的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配合、自我反思提高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人文自主发展素养也应是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华经典诵读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开展时间较早,经验积累较丰富的活动之一,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其中多所学校在推广这一活动时颇具心得,已将其打造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此,笔者试图对中华经典诵读的内涵、特点及作用展开介绍与分析,以期为幼师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具体实践提供事实依据。
1.中华经典诵读的内涵
中华经典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它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文明传承的优良载体。中华经典包括但不限于先秦诸子的百家经典,两汉的诗赋、经学论文,六朝的骈俪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于现代经典散文及新诗等。
近代以来,中国语文教育历经波折,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但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除现代作家作品外,传统文化经典一直难以进入语文教学课本。90年代,台湾王贵财教授首倡青少年儿童读经运动,大陆文化界亦纷起响应,赵朴初、冰心、夏衍、曹禺等十大家于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发表《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提案,呼吁对青少年儿童紧急开展传统文化补救式教育。而随着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修改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终于名正言顺地进入语文课堂。
近年来,在国家相继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中华经典文化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也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在此情况下,全国各地从小学至高校纷纷开展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具体而言,中华经典诵读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文本,强调“让学生高声朗读作品,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明文法,察语气,辨辞采,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语感,达到顺于口,熟于心,得心应手”的程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要旨既在于“经典”又在于“诵读”,因此选择合适的文本教材和组织有效的诵读训练是这一活动成败的关键。
2.中华经典诵读的特点
中华经典诵读并不是简单地对材料进行朗读,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在日常诵读中应注意以下特点。
(1)审美性
中华经典诵读审美性的直接来源是经典本身的语言之美,如《楚辞·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诗人宋玉将秋之悲寥化为优美文字达于辞章,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应注意揣摩品味中国古典文辞的独特美感。
语言审美之外,作者深邃杰出的哲思与人生体验也能与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进入到情感审美的维度,如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对亲情逝去的深切悲悼:“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学生也应细心领悟体会。
(2)熏染性
知识的习得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日复一日的诵读中,学生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足够多的认识,这即是诵读活动本身“知识熏染”效果的体现。而在了解之余,更重要的是认同,文化认同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捷径可走,只能通过在文化中“浸泡”来慢慢形成,且文化认同具有强烈的“劣币与良币争夺市场”特点,正确的文化认同没有形成很容易被有害的文化钻了空子,因此“眼耳心口”俱到的诵读活动正好可以发挥其“文化熏染”的效用。
(3)技巧性
“吟诵是介于念读和唱歌之间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种口头表现方式,是吟诵者通过声音形象来表达自己所感悟的诗文内容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朗读不能称之为吟诵。在日常诵读过程中,学生应注意把握吟诵技巧,领悟学习咬字、吐气、发音、押韵等规律。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吟诵可以作为这方面参考的教材。
3.中华经典诵读的作用
针对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可以总结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具有以下作用。
(1)增强文化认同,助力校园德育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是各校的难点和重点,一方面,学生德育素质有所欠缺,校园内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一直是中职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华经典诵读恰好为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抓手。
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本,在“弘扬我国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塑造青少年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规范,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德育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2)提高文化水平,推动教学改革
从阅读经典到传习吟诵,从大声朗读到背诵默写,长时间的中华经典学习将极大地扩充幼师生传统文化知识,锻炼幼师生处理文本与分析材料的能力,从而为幼师生的语文教学“读、写、说”提供助益。
基础的教学实践能力之余,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也可以为幼儿文学的改编与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师生一起选用适合幼儿理解的故事进行编排,在玩中学,在学中悟,通过丰富有趣的形式与内容更好地推进幼儿语文教育课程改革。
(3)培育人文素质,添彩职业未来
核心素养从本质上看指的是某一领域内个体核心必备的才能与品质,核心素养為个体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条件,使个体的成功从可能性变为现实。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个体人文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对新时代的幼师生来说,无论是为了教学要求的“硬实力”还是为了职业发展的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积累都必不可少。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幼师生中华经典诵读实践路径
幼师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师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创新方法,提供便利,搭建平台,不搞花架子,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此,在综合分析各优秀院校经验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笔者试图给出以下实践路径,以备参考。
1.合理规划经典诵读教材
经典诵读教材是诵读活动的立身之本,选用契合幼师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理解能力的教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入语境,感悟传统文化之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反之,过于浅显或过于深奥的教材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或厌学的心态,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在编选教材的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校际特色
好的经典诵读教材应“植根于学校和学生的特性,就近取材,突出地方特色,以便于传承发展。”以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为例,由于该校学生多来自广东省乃至广州市本地,因此选用广东当地诗人就具有了特殊意义。
例如,可以选用祖籍韶关的唐代大诗人张九龄的作品,由于唐朝时期岭南尚未开发,因此诗人不多,而张九龄恰是这为数不多的几位诗人中尤为杰出的一位,他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传颂的名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解读,不仅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学生快速提起阅读兴趣。
(2)系统性
所谓教材的系统性是指教材在适应幼师生年龄层次、能力特点的同时,也应兼顾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性地引入。幼师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和诵读的教材各有区别,不能囫囵吞枣吃“大锅饭”。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提供现代经典新诗、散文和明清文言白话小說片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考虑唐诗、宋词与经典美文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加入《史记》及先秦诸子散文片段。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材的安排由易到难,而且可以在三年的诵读过程中对中华传统经典作一全面介绍。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应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必须注意的是,经典教材的选编在精不在多,作品具有代表性且自成体系即可,切忌贪多嚼不烂。
2.有效运用多种诵读形式
经典诵读的形式原则上说应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但目前来看,多数学校还是倾向于采用固定时间(如晨读)让学生进行齐声朗读的单一刻板模式。
(1)教师范读,轮流领读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诵读,然后观察学生诵读的部分有哪些错误,然后在范读时加以纠正,让学生进行辨别。尤其是一些多音字和生僻字,更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教师提供正确示范之后,则可以让学生轮流领读,这样不仅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必要的参与感,增强诵读兴趣,还能提高诵读效率,确保学生在长期的诵读过程中不产生懈怠心理。
(2)小组对读
根据幼师生学业压力相对较小,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组织诵读小组,在小组成员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相学习,比较提高,尽情释放,这样无疑可以起到课堂上无法比拟的特殊效果。
(3)演读
时下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课堂已成为流行趋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正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对应经典文本,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如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有很强的叙事特点,《石壕吏》中,官差与老妪的反应十分具有戏剧性。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吟诵,可以迅速地进入情境,从而发掘和体味出独特的感悟与思考。
3.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诵读的评价有如下表述:“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新课标虽然没有就如何评价学生诵读状况进行具体阐释,但却指明了评价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1)抽查默写
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学生应掌握的内容进行抽查与默写仍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在诸多诵读材料之中,学生可以选定一些基础篇目进行熟读背诵,并由教师进行抽查默写,以督促诵读活动切实有效地进行。
(2)丰富竞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最好的方式,对于诵读水平较高、掌握知识较多的学生,学校应充分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因此,学校可以按学期开展经典朗诵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的竞赛活动将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从而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幼儿文学课程设计导入
在幼儿文学的相关课程中,教师也应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的渗透力度。以问题为导向,以材料为专题,根据诵读活动涉及的具体作品,与学生一起参与幼儿文学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日常习得的传统文化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从而顺利打通学习与反馈的连接渠道,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五、结语
幼师生不仅是幼儿教育事业的承担者,更是给下一代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领路人,工作虽小职责却大,幼师生不应妄自菲薄。当然,对于这些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她们本身还是“孩子”,还在学习,作为呵护她们成长的教师,无疑应该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让中华经典诵读成为她们成长道路上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张燕玲.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与教师国学素养的提升[J].中国教师,2019(01):14-17.
[2]杨晓玲.从“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论幼师生“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曹锦旺.经典诵读中的接受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7.
[4]王恩保.中华吟诵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4:1.
[5]刘爱香,高荣,韩永胜,周玮.诵读经典与中职艺术学生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现代化,2018,5(39):319-321.
[6]高建霞.论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职业,2019(21):115-116.
[7]王小兵.重温国学经典,提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之友,2018,37(06):29-3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