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实践

2020-12-21 03:54李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莞乡土教材

李智

一、引言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教育部,2001)。这表明地方可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乡土教材或课程。

教育部大力提倡要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程教学中嵌入思政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厚植家国情怀。

我们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教育的要求,开发具有东莞本土特色的英语乡土教材Travelling through Dongguan,介绍东莞当地的经济、自然环境、社会风情、历史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用英语就东莞的相关话题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能力,并对这本乡土教材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一定效果。

二、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

“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过程模式”(Process Model)和“目标模式”(Objective Model )等是教育界课程开发的常见模式。“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的“目标模式”包括四个阶段,即“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堪称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经典模式,以课程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它有具体的行为目标便于操作和评价,条理非常清晰。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构成部分,是联系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开发英语乡土教材借鉴了这种模式,制定了“研制目标-内容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结果”的开发流程。

(一)乡土教材课程目标的研制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和《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为开发乡土教材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编写这本具有乡土特色的拓展性英语教材的根基所在。东莞英语乡土教材是以东莞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资源为基础,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学生个人成长需要而开发与实施的教材。我们要使学生在乡土文化教材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学科素养、综合实践能力、审美评价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让具有浓烈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成为促进学生整体素养提高的有效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喜欢英语、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冲击下, 乡土教材立足于东莞本土, 同时兼具全球视野:(1)综合难度。既全方位学习该主题内容,同时又让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者都有所收获。(2)突出实用性和工具性。(3)突出跨文化元素。在介绍东莞本土文化的同时,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思考。(4)突出技术化。整套教材将“听”“说”“看”“读”“写”多种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以符合当代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审美要求。(5)迎合青年化。主要面对中学英语学习者,在版面设计和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该目标人群的特点,图文并茂,提供部分句型模板与参考词汇等。

为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与东莞有关的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把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国家整体的发展相联系,引领学生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去解读东莞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德修养,提升审美理念和情操。(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以虚拟的地理、文化之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合作能力。引领学生利用各种教材资料、网络和图书馆、展览馆的资源获取信息,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通到的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东莞的历史文化发展、名胜古迹、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为资源,打造出具有地域性、现实性、实践性的英语乡土教材,深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英语学科素养。最终形成了以下的可具体考核的教学目标。(见表1)

(二)英语乡土教材内容的设计

1.遵循英语教材开发原则

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交际性、丰富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英语乡土教材要培养学生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改知识传授为学生能主动参与,具有综合实践性;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突出实用性,切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科学地选择语言材料;结合知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对本土文化有认可感和自豪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观。

2.精挑细选教学素材

我们搜索研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整理罗列了要覆盖的知识点,如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八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民间艺术,各镇街风俗习惯、经济转型升级、园区经济资料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交流研讨,选取最适合使用者的素材,确定每一个主题的介绍范围和深度。为确保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借助网络查找当地的官网或对应的英文网等。

3.按主题、语境设计教学目标

乡土教材的培养目标侧重实用性和口语化,以东莞文化、历史、经济等方方面面的用语为载体,贯穿听、说、读、写的训练。每个部分均创设真实情境进行导入,之后包含两个及以上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由浅及深,每一部分都在巩固前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上,为下一步的语言能力提升进行铺垫。

我们将每个单元设计为七个模块:(1)Warming up热身活动,以图片导入,将学生带入东莞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2)Talk of Dongguan听力部分,围绕东莞本地学生Li Jiaqi和外国友人James之间的对话,对东莞的相关主题知识进行讲解,之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对话内容,并引出下一部分的内容。(3)Read to Learn阅读部分是一篇按照本单元主题对东莞的某一领域进行简要介绍的英文短文。阅读理解的题目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对相关话题作进一步的自由表达、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开放式讨论等,训练语言的熟练和流利程度,通过配套练习使学生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技能,开展多层次的运用,将技能发展为交际能力。(4)Show Time口语部分,根据主题创设有效的情景,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如用规范的英文介绍风景名胜、交流饮食习惯、指引道路等,激发学生英语思维,发展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5)Write to share写作部分,根据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提高应用语言能力、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单元主题利用身边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英文写作输出,如写导游册子、介绍东莞一日游、编写路线图等。(6)Words Bank单词部分,减少学生阅读障碍,为拓展阅读能力,增加了实际交流中可能要用到的有关东莞概况的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顺畅地进行英文表达。(7)Lets read more知识拓展部分,拓展相关知识,输入更多的语言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在每個主题单元里,我们纳入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用英文进行采访、安排游览路线、介绍起居饮食、看图说话、编绘海报等。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提供真实的情景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和充实课堂教学。

(三)乡土教材的组织实施

乡土教材的有序实施是乡土教材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本教材可用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料、学校选修课程资源,或结合所用教材作为补充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建议把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提倡师生根据教材话题的内容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和实地参观访问,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乡土教材的评价

书编好后,我们选取试验学校,将本书用于教学实践,看使用的效果,不断修正。实施教学后,我们对师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评价是:乡土课很有趣,能用英语谈论自己生活周边的事物,很有成就感; 72%的学生觉得难度适中。

教师认为任务活动的设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学以致用(78%),该教材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及评价合理(83%),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78.1%),图片导入部分编得最好(95%)。编写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话口语化不足(31%)等问题要修正。针对修改建议,我们及时整理和记录,不断反思与修改,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以达到更完美的境界,在探究与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成长。

三、开发与实施英语乡土教材的意义

首先,激发英语学习动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的需要,编写这本内涵丰富、具有鲜明实践性和活动性的英语乡土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接近绚烂多姿、生动形象的现实世界,走进灵动鲜活的地方乡土文化。英语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改变灌输式教学的现状,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构建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培育家国情怀。利用乡土教材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文化意识,提升学生利用英语对本土文化知识进行再认知、再理解的能力。

第三,助推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开发乡土教材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相关的编制技能,掌握基本的课程构建理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编写乡土教材需要打破常规, 重新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新型的知识框架;要善于多渠道收集资料,严格分析、筛选和整合材料,有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编写者和使用者,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问题,以乡土教材为载体,将自己的创造性、融合性的教育理念付诸实施,传递给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互相交流和学习,才能保证教材开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东莞乡土教材
教材精读
东莞,东莞
莞香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乡土分外妖娆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走进东莞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