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类职业院校特色“茶”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浅析

2020-12-21 03:54郭浩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广东

郭浩东

学校文化是对人的成长产生最直接、最鲜明的影响的文化形态,它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是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本文结合职业院校育人的目标和特点,主要探究涉农类职业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农业办学,依托特色文化,特色专业,创新育人模式。通过研究提炼广东“茶德”,构建校园茶香文化;建设精品“茶课”,培育广东茶人;打造品牌“茶事”,传承广东茶道;以文化人、以茶育人,形成了以“茶文化”为平台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体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职业人。

一、提炼广东“茶德”,构建茶香文化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也需要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通过明确以农耕文化、粤商文化、匠心精神为学校文化来源,大力培育具有行业特色、广东特色、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依托专业、师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形成校园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德技兼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而建成一批具有农业底色、逐步唤醒文化自觉的专业,如茶艺、花艺、园艺、风景园林、烹饪等。其中茶艺专业在传承地区文化、农耕文化、职教文化等方面逐具优势,最终在守正创新中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其植根广东精神,对接广东茶文化,提炼出广东特有的“茶德”理念——“厚德”“诚信”“敏行”“友善”“开放”“包容”,容易受到全校师生广泛认同,获得行业和社会的支持,发展成为学校乃至区域职业教育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丰富“茶”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学校专业教育以茶为媒,将茶叶生产中精耕细作、自强不息的农耕文化,茶叶加工中精益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茶叶贸易中诚信为本、务实融通的粤商品质,进行融合提炼,形成了“精耕和融”的茶香文化,彰显了学校通过农耕文化、粤商文化和工匠精神三维融合一体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与教育理念,传承农耕文化的精耕细作、内敛朴实、崇尚科学、协同合作,粤商品质的谦和包容、和谐融通、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细致专注。围绕“茶香”文化,学校依托茶艺专业,创建“三型党支部”列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举办以茶论道讲坛、全民饮茶日、早茶会文化交流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动,构建“茶韵飘香”德育教育平台,茶文化蕴含的美德元素在全校蔚然成风,有力带动全校学生素质提升,推动德育工作开展,共建师生共同的茶香校园文化氛围。

二、建设精品“茶课”,培育广东茶人

涉农类高职院校以茶艺专业为依托,通过整合各茶文化要素,构建“两课一坛”的“茶课”体系,建设实力雄厚的“茶师”队伍,构建广东茶文化传承基地,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善艺”的广东茶叶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构建“两课一坛”的“茶课”体系

搭建“能工善艺”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针对广东是茶叶贸易大省的特点,结合广东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以现代茶叶营销综合技能为主线,通过整合各茶叶营销要素,形成了以加工、审评为营销基础,茶艺编创展演为手段,促进茶叶营销综合技能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即以“卖好一斤茶”为主线,学会鉴评“一杯茶”、冲好“一泡茶”,培养“能工善艺”的广东茶人。

开设茶文化理论选修课。针对高职学制较短、课程多和学生理论素养弱的特点,依托茶艺专业专兼职师资,学校设置了适应高职课程体系的公共选修课《广东茶文化》,选修课优先向部分关系较为密切的专业,比如园艺技术、环境艺术等专业的学生开放。随后将选修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校各个专业。配合茶文化理论选修课,强化学生兴趣,又开设《茶艺表演》实践选修课,并将更为广泛的茶文化、国学,包括诗、书、礼、乐等技艺或有关要素,融进茶文化大平台,引入品茗过程,让学生乐学喜用、涵养性情,潜移默化地夯实人文素养,培育工匠精神。而后,又将《茶艺基础实务》《茶艺美学》《茶文化概论》等建成“互联网+”时代教育要求的优质课程和网络课程。

结合德育、美育,开设“茶”文化讲坛,以讲座的形式探讨茶文化最新进展。论坛自2010年起创设,陆续邀请了广东省政府参事室、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教授、文化名家做客学院,登台开讲,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广东茶文化和传统文化、工业文化等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加深人文素养。

(二)建设实力雄厚的“茶师”队伍

结合专业建设,学校大力加强“茶师”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创新能力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团队构成茶艺专业群,现有国家二级研究员、正高级职称教师、副高级职称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广东省技术能手,结合聘请行业企业的优秀企业人和非遗传承人。建设高精尖的专业教师队伍,带领茶叶技术服务团队,进一步丰富专业教育的力量。

(三)构建广东茶文化传承基地

學校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协助茶艺专业建立了“一园一馆二基地二所三中心”。“一园”即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与广东省农业推广中心共建;“一馆”即学校茶叶收藏馆,馆内收藏有不同朝代和不同国家的茶器及相关用具、不同年代的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茶,以及校企合作单位的特色茶产品,供教学、培训以及参观交流使用;“二基地”即广东省应用型茶叶技术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广东省园艺技术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二所”即学校职业资格鉴定所和茶叶科学研究所、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结合继续教育资质,面向校内外进行培训鉴定,辐射推广效果较大,学校茶叶科学研究所在科研、校企合作开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三中心”即广东省生态型野化茶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现代园艺园林公共实训中心、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构建涵盖广东各茶叶主产区的茶文化实践、研究及传播基地,其中,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涉农基地被认定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三、打造品牌“茶事”,传承广东茶道

结合广东茶文化特色,将广东人开放包容的诚意与友好沉淀在一杯杯芳香馥郁、醇厚甘怡的茶汤中,学校通过各类“茶事”活动,在文化展示、志愿服务和国际交流中,积极传承和传播广东茶文化。

(一)承办茶艺赛事,促专业提升

通过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中华茶艺技能”等比赛项,每年都有不同区域、学校数十个参赛队前来参加比赛。我校在比赛的承办过程中分享茶艺专业教学经验和成果,并收获和学习其他参赛队伍优秀的专业教学成果,在比赛中促进教学和实践双提升,学校茶艺队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国家级比赛,累计获得中国技能大赛“武夷山”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省部级银奖以上49项。学校茶艺队已经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专业茶文化传播队伍。

(二)举办“茶”文化主题活动,续文化传承

“全民饮茶日”活动由中国茶叶学会等8家国字号茶叶机构共同发起,每年4月20日前后举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响应。学校结合活动特点,每年组织开展“全民饮茶日”活动,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知茶、爱茶、饮茶”的氛围,弘扬“廉、美、和、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饮茶日”已成为师生体验和传承广东茶文化的熟悉平台,并大力促进学校进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学校多次举办了广东茶文化论坛和广东职业教育茶文化节,为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做强茶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为配合广东职业教育茶文化节搭建“1431”文化传承和专业学习的平台。“1431”中的“1”指的是用好一个载体,即省农业职教集团,是“校企所协”深度合作载体;“4”指的是做到四个结合,包括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和育训结合;“3”指的是履行教学、教育和传承这三大任务;最后一个“1”指的是达到一个目的,即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茶”文化主题教育的开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加强国际交流,益茶文化传播

学校通过广东茶文化协会、南粤茶文化服务队,依托茶艺专业文化服务团队、学生社团文化服务团队,为第16届亚运会青年营、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世界500強企业合作交流会、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大型公益活动,以及各级政府、各类协会、行业企业、外国交流机构提供了茶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现场展示服务200多场,长期为社区、中小学等提供茶文化志愿服务累计100多场;为弘扬广东茶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接待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学校茶文化传承传播工作也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在接待外国朋友到校访问的交流过程中,学院发挥茶文化优势,通过“茶文化”架起了一道使外国友人了解、体验中茶文化的特色桥梁。已吸引了乌克兰、澳大利亚、韩国、孟加拉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官员、友人来校茶文化基地品茗交流,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应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弘扬相结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升上去”的文化育人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扎实推进以文育人。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广东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粤来粤美”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Cup of Tea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