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协同创新 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2020-12-21 03:54徐耀鸿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协同院校职业

徐耀鸿

“协同创新”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旨在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5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该份发展任务书针对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给出了新方向。其中,计划到2018年底,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全面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各地区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联动,即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此来增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可持续目标。[1]通过教科研产全方位的实践推进,加快建构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及服务体系,但所取得的成效却与预期相差较大。

目前,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实践领域,对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认知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与教材配备及教学方法等均不够合理,导致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也不够完善。鉴于此,本文立足当前新常态背景下高等职业人才的良性培养与跨学科协同教育体系的有效建构,提出一些看法。重点围绕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的逻辑与机制关系,予以综合评价分析。

一、坚持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出的背景

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始,自主创新便上升为一项战略性发展任务。譬如,2006年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在此之后的十年间,该套理论方针成为指导创新创业教育逐层开展的重要方略,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对于各省市地区高职院校而言,借助国家与地方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可加快产教研的融合。2015年教育部制定下发了2015-2018年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改革统筹决策。

如上,结合同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势来看,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28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近半为高职院校。简言之,高职教育尽管在教育水平层面上不如本科院校,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领域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严格意义上讲,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一定的教育特殊性,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并且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实施创新路径的参与主体。正因如此应围绕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和经济建设功能。[3]

(二)经济新常态与国家战略改革的时代要求

严格意义上讲,高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创新发展,本质在于发展,即现在教育部的双高建设中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如前文所述,从2005年开始,该领域的发展推进便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战略层面。经过近十三个年头的推进建设,在教育定位、育人模式等层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十多年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骨干建设、双一流高职院校工程建设等,均在持续推进。仔细分析不难理解,要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就必须要具备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优质学校。无论是基于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层面,还是基于师资队伍与教科研融合推进层面,均不可否认,学校是一个综合发展体。所以,协同创新行动计划逐层推进的前提,核心在于高职学校建设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具体而言,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相对基础的环节。包括办学定位、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与拓展、师资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保障、校园文化塑造等。[4]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中的困境  (一)观念转变滞后

以本校近几年的改革实际来看,该领域尚处在尝试阶段。具体来看,创新发展规划的核心在于“专业教育”,即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调整优化学科课程体系来实现。如此一来,便可通过转变教育思路来开辟新的践行路径。然而,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改革推进中仍处在基础阶段,即侧重于对各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该领域的认知相对肤浅,即停留在校企对接合作的思路层面上,将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作为核心工作。在此情形下,“换汤不换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仍属于机械式的“工作人”,缺乏创新精神。[5]

(二)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后续颁布实施的各项关于高职教育行动计划创新发展的指示内容,均明确强调一个指导思想和三项主攻目标以及四大既定原则。首先,一个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领域,侧重学校办学条件的整体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立德树人是根本,更是实现就业导向、坚持产教融合的核心指导思路。其次,三项目标,即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趋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建設及专业结构布局优化,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最后,四大既定原则,分别是政府参与及引导,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与政策推行,高校转型发展与专业特色创建,院校治理能力与教科研改革相结合。

(三)课程设置与平台搭建不完善

在各项新制度与教学服务体系建构过程中,对于关键指标的考核以及内容的落实还远远不够。以本地几所高职院校近几年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以及教材配备投入建设层面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比较多。以学校的教材等资源配备来看,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字,即“随意性”。选取的教材种类有限,教材内容随意,并且很多教材是由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的,整体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如此一来,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教材只重视阐述理论,没有真正意义上值得参考的成功案例。[6]

不仅如此,实践平台机制的缺失也是主要障碍之一。上述已经提到,高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能局限在对成功案例的模拟、失败案例的探究分析。与以往不同,在新教育环境下,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演练平台的建构应当遵从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环境及人才市场需求。包括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等环节,问题均比较多。譬如,近几年安徽、江苏、河南、东北等不少地区的高职学生,均频繁曝出被学校强制拉去工厂实习工作。[7]

三、立足创新,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关于协同创新,严格意义上讲,即产教协同创新,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进步的现实选择。关于高职教育的社会多元属性,上述已经阐释。总的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范畴,而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与产业紧密联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职业教育也在变迁。故此,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在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变。所以,在当前新时期,应当由原本简单的职业教育形式真正过渡到现代职业教育中来,即为社会进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产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形式真正意义上融入并服务于校企合作,持续延伸产教融合的纵深度。如此一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合作才能成为当下的主流形式,继而持续优化和调整。反之,目前我们所处的职业教育环境仍存在机制性缺陷,譬如,整个改革过程中可能会直接涉及的棘手问题,包括校企合作的彼此意愿、参与主体方的价值共享和利益分配等问题。众所周知,正如前文所述,2018年安徽、河南等不少地区的高职院校被曝出“学生被强制输送给工厂流水线”。这一现象恰恰属于畸形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直接利益之上的合作模式,对于提高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以及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服务水平而言,几乎毫无价值。

(一)明确方向,找准定位

关于高职教育行动计划创新发展方案,在2015-2018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已明确介绍,即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积累、提升教师团队与教学资源整体能力。以本校为例,譬如,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推进环节来看,各学院应当在已有技术研发服务建设的基础上,深化市场的导向职能,强调市场与产业的紧密结合程度,并以此来加快学科课程的建构。如此一来,对于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便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紧紧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同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科人才也更符合协同创新的要求。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引导牵头的作用,吸引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机构等参与进来。

(二)方式优化,目标匹配

近四年来,本校也一直加快改革步伐,通过现有的政策及政府扶持,进一步增强与周边学校、关联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整合教学资源和经费资源,加快科研成果资源的经济效益转化,最终达到资源互补的协同创新需求。在资源整合与服务体系建构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学院专业建设作为重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及覆盖面,通过学科研究与科技成果效益的转化,加快提高区域高职教育的均衡程度以及社会认可程度。在专业建设中,依托自身的优势专业,与周边学校、企业部门等确立新的合作关系。彼此间互利互惠,适当加大投入,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园融合”新模式(校园与产业园)。

(三)协同推进,产教试验

尽管目前仍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但是在部分地区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初步形成了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例如,在南京市、深圳市、沈阳市、济南市等不少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逐层有序推进。从近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优势比较明显。在建设推进中,遵循基层首创精神,坚持高职教育学科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不仅如此,将各项指标考核制度化、效益化。如此一来,相当程度上直接调动了地方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深化简政。

首先,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与行动计划改革均属于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但是,对于教育部门、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高职院校来说,这一领域又不陌生。具体而言,高职学校教学育人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有用的人才,通俗点来理解,短期目标就是让学生就业创业。然而,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故此,无形之中对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新要求,迫切要求学校加快改革,即从以往重视理论传授,尽快转移到兼顾专业技能与能力塑造上来。

新行动计划创新发展方案明确提到,协同创新整个过程必须要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始终。无论是从知识技能教育角度来考虑,还是从素质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等角度来看待,均属于必然选择。不仅如此,很大程度上还源于学校自身的办学体制。通常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的教学定位过于模糊,无法清晰地分辨和区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拓展教育、职业教育等彼此间的联系。因此,建议将重点集中在课程优化层面上来。将协同创新知识理念以及行动计划创新发展的指导思路,集成灌入到专业学科课程。合理设置与安排,实现专业课程的跨学科交叉,最终更加有助于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更为可取的是制度的约束性和执行力,实践先行,进一步增强理念的指导性。

(四)完善体制,提升保障

加快健全高职教育教师人才竞争机制、增强校企合作深度。具体来看,专业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目标的核心载体,并且整个学校的教科研管理活动均是围绕此来展开。现实的问题和不足恰恰体现于此,即辅助课程的建构基本上如同虚设,并且在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也并未明确界定。所以,新行动计划创新发展方案下发之后,并没有被立即执行和推进落实,也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来全权负责。在这种普遍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1400多所高职院校均采取相对普遍的应对方略,即只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相关的内容,或者直接开设关联的选修课程。对此,笔者以为,对于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必须要牢牢掌控一个核心,即基于学业管理的前提下侧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此为基准点,加快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即尽可能形成独立的主干课程,并且与专业学科课程相匹配。当然,选修课的方式的确非常可行,但核心问题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在于组织形式的有效性。譬如,以往常见的知识讲座、创业大赛等形式,均属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并且早已形成了特定的模板和流程。换言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早已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故此,建议扩充选修课程的数量,同时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最佳范围,最终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意识。[8]

(五)校企纵深,政府统筹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在逐年攀升,与十年前相比,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投入比例也有所提升。换言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就业的重大举措。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应紧紧围绕教育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深度解析和区分高职学生就业总量与新常态市场结构性矛盾有效解决的契合点。对此,应加大统筹力度,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关注当下高职教育领域最深层的问题。譬如,像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综合改革,重点突破,尽可能扩大改革的受益面,将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全面大众化、行业化、市场商业运作化。如此一来,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系列问题,比如高职招生难、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产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学校学生与政府社会新型关系建构等问题。通过解决前沿问题和矛盾,后续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以及校企创新将更具目标性、针对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志敏.紧盯高职教育风向标增添高职发展新动力——解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J].开封大学学报,2016,30(1):42-44.

[2]徐芬.创业培训体系下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6-7.

[3]袁中文.高职教育学生能力提升要件分析——以会计专业为例[J].当代经济,2016(19):110-111.

[4]冯茂岩,王宏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41-43.

[5]张志艳,徐智策,赵宏伟.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68-70.

[6]郑建杭.以教育之创新办“创新”之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5-5.

[7]陈蔫.高校应成为“成风化人”的风向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6(6):59-59.

[8]王碧云.大學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D].2016.

猜你喜欢
协同院校职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