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萍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工程特别是农村公路无论在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标准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受到资金制约和施工管理及复杂地质环境因素等条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在工程质量监管中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文章基于本人多年在基层公路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就肃南县农村公路在质量、资金、履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的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于能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一定貢献。
关键词 农村公路;质量监管;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等朴素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农村公路在农牧村经济发展及农牧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不但有效缩小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而且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它不仅有效改善了农牧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面貌,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而且为农畜产品的安全、快速输出提供了便利,为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公路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就肃南县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农村公路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资金短缺。肃南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东部、祁连山北麓,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由四块不连片的地域组成,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与甘青两省7个市州的15个市县区接壤,由于地域分散、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施工难度较大。自2013年以来,我县建设项目在数量上逐年增加,项目的建设等级和技术标准也逐步提高,按照省上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标准,我县项目建设资金全部为省级补助资金,由于地方财政支出均以国家转移支付维系,县级财政预算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十分困难,县级自筹资金难以到位,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致使项目在设计前期就要紧扣预算,导致部分项目在建设初期就造成了设计标准不高,公路服务能力低等弊端。
(2)项目参建单位履约能力差。一是我县自2015年以来,项目施工图设计均由经过招投标确定的、有公路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勘察设计,本身就存在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履约能力差的问题,加之现行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设计单位虽然中标了,但实际到现场进行勘查测量的人员并不是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力量较好的人员,存在现场测量人员少,测量精细化程度不高,导致完成的设计质量不高,经审查后修改量大、修改周期长[1]。二是施工单位存在合同履约不到位、质量责任不落实现象。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相互借用资质情况,在投标时为了中标,都会承诺符合技术要求的三大负责人,一旦中标后就会变更主要负责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根本不到场履约,从而造成技术力量先天不足的问题。
(3)项目参建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一是前来我县进行公路工程设计的单位均来自外地,对我县农村公路项目进行实地勘查、测量的时间相对较短,技术人员力量薄弱,加之在勘查过程中对地质地貌和地理环境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综合评估,对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考究不彻底、存在工程测量不细致等情况,导致工程设计深度、精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变更较多,指导施工不力。二是对一些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的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项目部所需技术人员配备基本齐全,能履行企业自检程序,对关键项目进行抽检。但对投资较小的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多为施工劳务队,人员配备参差不齐,且技术力量薄弱,一般很难有效开展企业自检。三是农村公路项目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问题不能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对技术难题不能有效破解,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进行现场管理,监管措施不到位,致使部分项目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加之监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工序验收把关不严,未真实有效的开展抽检工作或抽检频率较低,存在项目质量评定把关不严、标准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4)项目质量监督检测能力不足。虽然2015年我局成立了农村公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但真正进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专业检测能力低,专职不专责等问题突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作用发挥不够。且2020年由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因素,质监站职责与其他部门职责合并,导致质监工作职责不明,权责不清,导致我县农村公路质监工作相对滞后。加之项目建设标准、等级的提升和项目交竣工验收的要求提高,县局质监站检测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求,只能委托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质量检测工作[2]。
2农村公路质量监管对策
(1)确保建设项目的资金充足。加大资金投入是提升工程质量的根本。我县作为全国28个少数民族县份之一,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并争取提高农村公路的资金补助标准。切实加大对公路建设资金的争取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公路建设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密切关注国家车购税等投资政策动态,在紧盯已下达计划的车购税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一批符合资金投向的项目,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补助并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2)明确各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各参建单位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公路项目建设法人的主体责任,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公路。一是要在明确项目建设管理、监督职责的同时,进一步理顺项目建设法人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与此同时,根据我县专业技术人员少的实际,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中,采取监理监督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效解决我局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强全程跟踪动态监管,抓住工程招投标、计量审核、资金拨付、设计变更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项目法人、项目办主任和项目总监“三个关键人”的监管责任落实。从严落实施工单位的建设主体责任。在分项工程完成后,要及时开展自检,确保已完成的项目质量合格,存在的问题整改及时并进行复验[3]。
(3)加强各参建单位合同履约督查。自项目开工后,行业监管部门要对照项目投标文件和合同对各参建单位的人员履约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人员不履约、不到施工现场的计入年度信用评价考核工作之中。对需要变更人员的,要严格审核,确保做到变更后人员的技术能力要与变更前人员的能力相符的要求。
(4)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测。 项目施工前,要加强各类原材料和外购交通产品的检测。施工单位要在建设、监理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取原材料送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和配合比设计,原材料必须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外购的交通产品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检测报告[4]。在分项工程验收和交竣工验收中,行业监管单位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验收检测工程,检测项目和频率应能全面评价项目的质量情况。
3结束语
公路建设项目要严格实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负监理责任,试验检测单位对试验检测结果负责。公路项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主体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惠.研究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5):1888.
[2] 李国芳.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大科技,2020(8):130.
[3] 单坤.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6):249.
[4] 黄玉光.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