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美
(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应基于儿童,从儿童出发,只有教师树立了现代儿童观,课程目标才能落实,课程价值才能实现。[1]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儿童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通过搭建有效的支架和生活建构活动,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4]下面笔者就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如何站在儿童的视角,从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出发,设计儿童“有感觉”的话题和领域,激发儿童道德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等方面进行探析。
我国教育专家成尚荣认为:儿童立场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的核心是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强调要关注儿童的需要、了解儿童的需要、尊重儿童生活的价值和儿童的权利。因此,为了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上,使儿童的现状与教育目标之间建立切实的联系,让课堂回归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与可能性。[2]笔者在教学《合理消费》一课时,认真研读了南京师范大学章乐教授的微信文章《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的特点》,文中讲到《合理消费》一课“那些我想要的东西”的版块中的教材编写思路,课堂上笔者也按照这样的思路教学:先出示一张留白心愿卡,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愿望(关注自己的生活),并写明原因;接着出示一个不合理消费的案例(案例中的小伙伴看到别人的漂亮书包,虽然自己已经有了,但还要闹着买),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根据案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填的心愿卡理由充足吗?你认为哪些地方需要改动吗?这样,顺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心愿,即反思自己的生活;最后,教师又通过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自我克制,合理消费(即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像高胜德教授说的:“生活中的道德学习是经过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自我选择等心理过程的综合运用完成的,即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3]
道德两难情境是指人们面对复杂的道德情境和交叉性的道德价值时,在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道德准则之间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现象。[1]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道德两难现象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引导儿童生活建构的关键在于能够直接满足学生真实的道德需求,解决学生真实的道德困惑。[3]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生活,善于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道德两难内容以引发学生真实的冲突,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两难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学《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发现在生活中儿童遵守规则方面,都有从众心理,别人遵守,我就遵守,别人不遵守,我们也跟着不遵守。基于学生真实的心理,面对真实的生活两难问题,教师挖掘教材内容,设置了这样的道德两难情境。情境一:很多人过马路时不走人行天桥,而是从马路中间穿过,小女孩站在路边,不知道该像他们一样横穿马路还是从天桥过马路?师问:当大家都不遵守规则时,我应该遵守吗?情境二:(师描述)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境,在一个有信号灯和斑马线的十字路口,行人通行的绿色信号灯还没亮,这时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你是选择立即过马路,还是选择等一等?为什么?这类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极具挑战性,刺激学生对它们做出认真的思考,使真正的探究成为可能,让学生在解决道德冲突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洞察事实真相能力和行为抉择能力。只有这些来自解决真实生活中道德冲突的实践和经验,才有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道德行动是道德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如果没有行动,就无法证明一个人真正拥有某种德性。[3]新课程改革转变了德育课的课程价值取向,即由培养研究道德的理论态度转向践行道德的实践态度,使儿童在课程学习与实际生活的互动与融合中做到知行统一,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教学《让我们的学习更美好》一课第二版块“我为学校出点力”,通过创设任务情境,设计一份留白的调查表,为学生搭建社会探究的框架,学生分小组对校园的垃圾问题进行调查、汇报,写建议,课堂活动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的生活世界支撑起课堂教学。调查表如下:
表1 “我为学校出点力”调查表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采访、调查,了解了校园垃圾问题,通过补白、提建议、看校长的回复等做法,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园垃圾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做一个行动方案,并把方案交给学校,让学校将方案落实到生活实际中。这样,通过提供探究社会问题的支架,学生对学校建设和发展产生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活动,关心学校、关注学校,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园,自觉为学校贡献力量,不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真正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情、知、行的融合。
总之,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涂尔干曾指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3]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的融合,结合社会生活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探讨的内容拓展延伸到课外,不断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