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020-12-21 05:12陈榕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情怀校本

陈榕清

(福州市长乐区文武砂中学,福建长乐350200)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先贤圣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生活哲理、人生志趣,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基于此,笔者依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挖掘古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研究古代诗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究出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为优化的校本教材,并从中尝试以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传承传统文化。

一、审视古诗教学的现状,开启古诗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之路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而对于在古诗教学中开展文化传承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对古诗的背诵默写,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诗歌鉴赏技巧的指导。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文化与人格修养的熏陶,致使古诗教学重应试的拔高而轻素养的提升,课程机械单调,富有中华文化魅力的古诗在课堂上失去了它应有的光芒,学生对古诗中渗透的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更是收效甚微。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鉴于此,笔者认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探究古诗中蕴含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以爱国思家为核心,挖掘家国情怀元素

爱国思家是古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是人一生成长的最重要的两种思想情感。因此赏读古诗挖掘其中的爱国思家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献身之志,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和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浓浓思乡之愁,无不在古诗中散发着耀眼的家国情怀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思家报国。

(二)以为人处事为核心,挖掘社会关爱元素

人的成长永远都不是个体,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善待他人,是一个人成长的起始阶段重要的人生课题。在品读古诗中,引导学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诗人为人处事的智慧,培养学生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精神,是今世之人在古诗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主题。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慷慨无私的济世情怀的呐喊;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里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体察民生疾苦的呼告,无不给学生积蓄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三)以修身立志为核心,挖掘人格修养元素

修身立志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在古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人生态度和坚韧品质,面对人生的风雨,能够从容面对,泰然处之。《行路难》里面对人生重大挫折的李白,仍然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与自信,《秋词》里面对仕途重大变故的刘禹锡,仍然喊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与乐观。这些在古诗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格修养的魅力,如能从中挖掘引导学生感悟与传承,那么古诗中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必定会影响着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

三、编写古诗校本教材,尝试构建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一)整体校本教材的设计

根据《纲要》精神的指导,笔者尝试着将“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三大主题[2],作为在古诗中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篇章,并由此拓展出家国层面的“仁人志士、爱国情怀”“思乡怀亲、家园情怀”;处事层面的“酬赠送别,关爱他人”“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修身层面的“乐观自信、豁达开朗”“坚贞不屈、志向高远”六个小主题单元,共同构成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古代诗歌校本教材(见表1)。

表1 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古代诗歌校本教材

(续上表)

编写校本教材旨在古诗中从“爱国、处事、修身”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挖掘传统文化主题,构建单元主题式校本教材,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

(二)单元校本教材的设计

在单元主题式校本教材里,发挥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探究选择同一类型主题的古诗,编排在同一单元里,增强单元诗歌传统文化元素的密度。

以校本教材第三篇章第一单元“乐观自信、豁达开朗”这一单元为例,“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秉性修养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笔者翻阅古诗资料,查证创作背景,在知人论世中与诗人对话,从古诗里探寻此类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历练,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人生历程中能够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锤炼人生,收获快乐。

探寻诗人的人生历程,不难从古诗中读懂:《行路难》里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望岳》里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秋词》里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豁达,《游山西村》里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登飞来峰》里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从这些古诗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在人生历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笔者将此编排在一个单元,构建“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单元主题式校本教材,以其鲜明的传统文化内涵,浓厚的人格精神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传承先贤圣人的人生智慧与人格魅力。

(三)单篇校本教材的设计

在编写古诗校本教材中,笔者既考虑到校本教材三个篇章整体编写的系统性,又在单篇教材内容上做了精心设计,以期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每一篇的古诗教材除了诗文内容,还设计了“预习提示、创作背景、名句赏读、思考探究、资料链接”五个版块内容。(1)“预习提示”,明确诗歌预习内容、学习目标,指引查阅资料、走进诗人,为课堂学习备足功课;(2)“创作背景”,引领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在诗人特定阶段的人生历程中知人论世,初步把握诗人的情感特质,助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感悟;(3)“名句赏读”,诗歌中的名句往往是诗人所要传递的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一版块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名句、赏读名句,并由此引导学生传诵名句、传承经典;(4)“思考探究”,这是通过巧设问题引领学生对诗歌里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内化与探究延伸,它能有效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有效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成效;(5)“资料链接”,紧扣传统文化元素,对诗文中的典故、历史事件、地点人物等做必要的链接介绍,以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感知。五个版块的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单篇教材的完整性,为进一步探究在古诗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提供了良好的校本教材。

四、开展古诗群文阅读,探究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挖掘古代诗歌的精神内涵,根据相同的传统文化主题编写校本教材,不仅能够强化师生对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也便于我们在某一个传统文化主题里组织单元内的诗歌进行群文阅读,最终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里集体建构,达成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传承。

于泽元教授认为:“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3]以校本教材第一篇章第二单元“思乡怀亲、家园情怀”这一单元为例,同样诗中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亲的家园情怀,但其中仍有微妙不同的情感变化。因此,在充分研读这一单元诗歌基础上,设定“诗人的人生历程是否影响着诗中所流露的思乡情感基调”为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乡怀亲”群文阅读。

这一单元诗歌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杜甫的《春望》、崔颢的《黄鹤楼》、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虽然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诗人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的不同,因而诗歌的总体情感基调略有不同,诗人的情感特质也呈现不一样的变化。王湾此时渴望离开家乡而志在四方,因此他在诗中虽然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却无伤感之意,尤其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给人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信念;李白此时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辞亲远游,心怀理想兼济天下,诗歌虽然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不舍与依念之情,但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却流露出诗人畅游天下、奋发向上的人生激情;杜甫此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他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毅然投奔唐肃宗,结果在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的生活,因此诗歌中流露更多的是感时恨别、忧国思亲之情;崔颢和马致远一样宦海浮沉,终不得志,诗中抒发了诗人在漂泊异乡的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浓浓愁绪,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这一单元的群文阅读,在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深入研读,广泛交流,最终经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思乡怀亲”是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一生不变的家园情怀。人生或有追求,或有建树,或有消沉,即使在不同阶段的人生历程中呈现不一样的精神情感,但是家的情怀是一生永恒不变的精神寄托。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中,能衍生出多首诗歌的群文(群诗)阅读教学,不仅会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能开阔学生鉴赏诗词的深度和广度。”[4]在群文阅读中,充分发挥了校本教材的单元主题阅读的优越性,在单元诗歌里突显传统文化人文主题,课堂教学更加整体、系统而富有个性,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强,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探究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古诗情怀校本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拟古诗”之我见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