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更新:以修复空间功能为适应性的再利用研究

2020-12-21 03:09刘小溪
河南建材 2020年12期
关键词:空间社区发展

刘小溪 林 楠 齐 荃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430023)

0 前言

2012年“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分论坛上提出“微更新”的理念,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微更新理念的发展是基于有机更新理论,发掘社区本身被隐藏的适应于现代发展的元素。社区微更新,即是利用修复老旧建筑、整改街道与市容、适应性改造空间、融入文化历史元素等方法,对社区脏乱差与老旧建筑遗留等问题进行整改,解决社区内部因为居住人口流失而造成的衰败现象,使其重新焕发出生机。

1 社区空间微更新综述

1.1 社区更新背景及意义

城市老旧社区改造自城市概念诞生起就一直伴随其发展,此概念可以上述至19 世纪的巴黎,而我国是在20 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房地产业的巨大发展为基础的老旧社区改造。其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直被视为我国政府的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 万个,涉及居民近700 万户。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着更大面积的更新与扩建,进行着面向未来的替换与改造。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多价值,不是用推土机的方式从头再来而是在视觉上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情感记忆,通过复育得到新的生命,这也正是社区微更新的意义。

1.2 现状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新老社区之间的差距逐步加大。今年距改革开放已经40 多年,第一批商品房和以工作单位组团居住的宿舍小区早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随之而来的是发展的不均衡。新城市新社区的扩张带来高速发展并且也伴随着良好的市容环境,老旧城区在某些方面,如配套设施、交通等,受到了发展制约。长此以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必然会造成经济及文化方面的矛盾。此外,有些城市只关注表面的更新,没有解决社区更新所面临的真正问题,如经济、就业,环境、卫生等,缺乏比较深层的内涵。

2 多元化微更新方式

2.1 多元的空间生产

运用多元的全方位空间生产将空间活化,打造属于社区的美之隅。美国纽约克林顿社区花园占地约1 400 m2,花园建设者回收并利用了上千块旧砖铺装地块,并在花园划分的小块园地上种植花卉和蔬菜。良好的环境使社区成为居民娱乐、集会及学生亲近大自然学习的多角度、多功能活动场所。

也可以将社区花园作为缝合城市空间的有效方法之一,从而改善老旧社区的生态问题。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居民公共环境意识及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多元化的功能[1]。

2.2 修复空间功能形式

一个社区发生了大量的人口与人才流失,可将此定义为收缩社区。收缩社区的成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较为年轻的社会主力军多选择去往繁荣的城市,自欠发达的城市群外围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核心区流动,谋求更广阔的平台与更好的发展,造成了流失地失去活力而发生结构性的劳动力失衡。

地方创生是此种失衡现象的应对方法,即运用开放包容的态度与方式,吸纳创意,并让其在社区中生长扩散,使老旧社区重新焕发生机。创生的重点在于发掘社区的资源而不是只关注于对社区表面的改造或者大拆大建。如台湾OpenGreen(台北市社区规划师驻地辅导计划)在台北师范大学附近的一个社区死角通过“创生”慢慢发生了如图1 一样的改变。

老旧社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一块场地,有时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这才是社区营造和地方创生最重要的元素。

基于以上修复空间功能的形式,通过平衡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续地域文化历史特色等进行社区改造,使社区成为温馨愉悦的活动与居住场所[2]。

图1 社区创生过程

3 创生形式下对武汉市社区适应性再利用

3.1 发掘社区发展元素

社区的发展前景是衡量社区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老旧社区在建造时没有考虑后续发展问题,因此可以从中重新发掘适应于长期发展的元素。经过时间的洗礼,原本空白的社区也必然留下了五彩斑斓的故事。仔细探索发掘社区本身的故事及适应于现代城镇的元素,变废为宝,改变老旧社区的面貌,平衡不同社区层级的发展差异。

3.2 以武汉市戈甲营社区为例

戈甲营社区坐落在武昌花园山麓脚下,面积0.15 km2。社区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些复杂,其历史非常悠久,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崇阳靖简王在此建王宫及后花园而兴起,后因清朝在此库存大量兵戈战甲而得名戈甲营。现社区内仍有很多清代、民国时期的楼阁、牌匾,有辛亥革命时的“日知会”,天主教会圣约瑟学堂及北伐时在此建立的革命军军部等。这个社区有着历史景点的特征,但是作为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建筑密度过大、间距狭小、缺少绿地,使其很难达到目前观光景点的要求,但是慕名前来的人却不在少数。复杂的人流、老旧的建设,加速了年轻人口的流失。社区不再具有自生力,戈甲营社区的衰败已成定势。

但是戈甲营社区有个明显的创生点,用小区居民的话说就是“戈甲营的历史故事可追溯到明清时期,若不是因为历史积淀,这里已然和城中村没有区别。”如何将历史沉积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给戈甲营社区带来自生力,是地方创生中需要细化的。

既然以历史为切入点,社区必然不再是以往的静态空间,要动静结合,将景点浏览区域和居民生活区域作简单的区分。兵器库和教堂等景点周围环境要区分于居住区,适量加入一些现代化建设,方便参观者使用。居住区可以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条件下保留原有的风貌,增加年代氛围感。

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内有一个文化长廊,但是内容较空且位置偏僻,作为社区时间长河的一览表,文化长廊可以移动到街道口,作为标志性建筑,同时还是动静分区的分界线,分开不同的人流。

戈甲营社区及周围的建筑非常拥挤,街道不是很规整,车辆在其间很难穿行,为了增加居民的便利性,需要在周边重新规划建设新的道路供车辆行走。社区中的道路在不改变原样的情况下增加座椅等休憩空间,符合邻里们喜欢坐在门口聊天的习俗,自然而然构成社区特殊的历史风貌。

社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公共空间,居民没有可以活动的地方。由于现有地域面积有限,可以考虑将公共活动空间和游客的休息中心相结合,在流线不干扰的情况下功能交叉,使公共活动区域也成为展现社区风貌的地方之一。有了游客等消费人群,随之而来的是商业行为,这会给原本老龄化的社区带来年轻人口,新的循环就此产生,使社区具备了自生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抛弃。

地方创生就是抓住戈甲营有着完整的历史脉络和一些自然而然形成的习俗来作改造更新,为这个老社区投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在时代不断进步时拥有留存下来的理由。

4 社区微更新的启示

社区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的。如果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老旧的社区被抛弃是必然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社区的建设需要前瞻性。改造老旧社区不仅涉及基础设施改造,更多需要的是为其谋求发展方向。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空间进行适应性的改造,可以减缓社区衰老的速度,制衡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

探索老旧社区更新的方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但全国仍然有许多等待改造的社区。相较于对每一个社区都投入大量精力,不如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片区,对片区作整体规划,建立管理机制,采用同样的方式模板系统改造,会大幅提高整改效率[3]。虽然同一片区的情况大多相同,但是每个社区的诉求还是有不同,在改造时要集合群众的力量,针对民众的具体诉求具体改造。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自上而下的更新体系有了极大的改善,老旧社区的改造也从原来的大拆大建变为多元化的微更新。微更新要改变现状模式,强调社区的前瞻性,围绕社区特点形成社区自主更新机制。注重社区的后期发展,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

猜你喜欢
空间社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影像社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