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2020-12-21 08:05:18刘迪珂
甘肃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安康市产业园生态

刘迪珂,张 婷

安康学院 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力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不断被淘汰,追求GDP增长的途径开始发生改变。安康市地处陕西省的东南部,北接秦岭、南靠巴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上的作用使得其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可以充分开拓思路。

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及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市情分析

安康市因其地处秦岭、巴山之地,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特征明显,有着大面积的山地,因而林业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丰富。在国家和陕西省的发展布局中,安康市属于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区域,而且它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城市。安康市的土地超百分之九十都是被限制开发的,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结合国家政策和定位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不威胁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1]。

(二)政策分析

在我国之前的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GDP增长模式已经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环境状况以及资源储备。全国各重要的江河湖泊几乎都被报道过存在污染问题,各流域的生态调节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增“美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同时对物质、精神财富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提出了要求。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文明的改革要求日益突出。21世纪是全球各国关系紧密而复杂的时期,我国已经完成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正在进入增速缓慢的转型期,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以优化创新增加产量替代扩大能耗增加产量,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成为GDP增长的重要动力[2]。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正在发生积极改变,向着绿色消费转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低碳环保,能够在消费的同时尽可能的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像如今北京和上海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垃圾分类,就是人们绿色环保观念不断增强的一个很好的体现。此外,我们应该清楚发展生态经济既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一种措施,更是为我们打造宜居家园,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根本途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对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安康市要发展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生态经济。

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1. 生物资源。安康市的土地面积超百分之九十都是山地,动植物品种繁多,高达三千多种,大熊猫、朱鹮、珙桐等很多濒危的珍惜动植物都生活和生长在这里。所以,在生态环境如此优良、自然资源如此丰富的情况下,安康市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最明智的选择。

2. 森林资源。安康市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丰富的林业资源带来的是特有的林业经济,安康市发展经济不能以砍山伐树为发展途径,这不仅是其独特的区位和功能定位决定的,更是我们当今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所提倡的。因此,安康市开拓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即在林间山地大力发展畜禽养殖、蔬菜种植、茶园开发、种桑养蚕、食用药用菌种植以及特色水产养殖等一系列的林下经济发展途径[3]。

3.矿产资源。安康市的土地面积虽少,但是其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是名副其实的富硒土壤,这一先天优势是全国其他省市都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安康的土壤中不仅富含硒,而且其他矿质元素也十分丰富,例如金、汞、铅等。

4. 水资源。安康市的水资源在陕西省内居于首位。水质高、水量丰富,在华北地区水资源供给上具有重要地位。

所以,即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安康人民也能充分把握住当地特有优势进行精准化、精细化发展,进而还以生态旅游为另一大经济发展方式,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安康市的经济发展。

(二)独特发展模式分析

1.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安康市独特的区位定位和先天的资源条件一同决定了它不能和其它地区一样靠发展工业、制造业或者是服务业来提升经济水平。但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安康人民更是积极主动的寻求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虽然地处秦巴山区,但是其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正是其发展的有力法宝。安康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在没有砍伐掉一草一木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农民实现工人化。在土地面积稀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民并不被拘束于自家的耕地中。所以,在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民可以参与到以政府或者集团引导建立的项目中,进行旅游业的服务、卫生的清洁、产业园区植物的种植、修理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依靠当地的资源和当地的人力实现经济的发展,也达到农民实现工人化的目的。

3. 城镇化过程不外迁。新农村建设早就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且成果显著。安康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使得农民居住环境不一、分布地点错乱。在陕西省实施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的工作中,安康市充分结合了当地居民不愿意离开家园的心理,积极的引进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在当地建厂,并对当地农民免费进行技术培训,从而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挣钱的愿望。当农民的生产方式从“以土地为主”转化为“以技术为主”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安心的在企业中工作,在新的整合社区中生活,从而实现了城镇化过程不外迁,城镇化效果不打折的美好图景。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较弱,发展动力不足

虽然在一系列的发展探索措施之后,安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纵观全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安康市的经济水平依然处于落后水平。原有的经济力量在促进新的经济增长上贡献不足。

(二)生态产业发展限制多

安康市的林地和山地面积众多,林业资源丰富,但是这些资源均处在重点保护区域,且较易受到破坏,而且大量的山地面积也意味着自然灾害频发,例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恶劣的自然灾害,这些都对当地生态产业的持久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

四、安康生态经济发展建议

(一)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

安康市应该重点挖掘当地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特色,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名片和旅游产品,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持久有力的增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是当下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完美平台。国内外有很多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范例,安康市可以结合自己独特的林下经济模式,从农作物、花卉种植、农产品加工,甚至观光欣赏等多方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富硒农产品

借助“中国硒谷”的城市名片,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富硒茶叶、富硒林果等的产业宣传和发展就有助于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宣传,用好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积极宣传生态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游客;深入学习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用好用活政策措施,有力推动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是发展的优势,也是发展的弊端。安康市的市情和区位定位决定了其经济的发展应该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安康市能够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等,探索出适合安康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实现两者的协调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安康市产业园生态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唠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6:08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04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