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兰琴
渭源县林业服务中心,甘肃 渭源 748200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东经103°44′~104°24′,北纬34°55′~35°25′之间。东西长60km,南北宽56km,总面积309.83万亩。年均气温5.5℃,日较差11.2℃,年最大日较差27.5℃,年均≥0℃积温2 678.7℃,≥5℃积温2 484.9℃,≥10℃积温1 837.01℃,无霜期139d,年均总辐射量139.1kcal/cm,年均日照时数2 421h。
近年来,由于受自然、气候、经济条件的制约,经济林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形成集约经营和龙头企业,现有经济林建设也仅限于南部几个乡镇,发展速生核桃、啤特果等栽培基地。
1. 政策推动。积极贯彻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特色经济林,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制定出适合本县的经济林发展实施方案。政府鼓励农户、企业参与经济项目建设,实行“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保障种植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帮助解决种苗,协调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
2. 资金投入与保障措施。资金投入以申请中央财政为主,加大地方财政的大力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自筹方式为主。
3. 施工保障要求。为保证林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聘任工程监理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林业部门派一名责任领导和一名责任人员,现场对造林密度、造林标准进行指导,提高工程技术质量。
1. 峡城乡速生核桃示范基地建设。第一,分布规模。项目区位于峡城乡洮河边沿区,选择相对连片集中,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在5~20之间的缓坡地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灌溉方便,有机质含量高,具有适宜核桃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建设规模0.15万亩。第二,品种。选择高标准无病虫害、优质和适应本地气候的苗木,最好是以本地大型企业培育繁殖为主;其次建议选择为以辽河、香玲等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第三,种苗标准。扶持建立一批500亩以上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繁育一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苗木。第四,科技支撑。林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科技服务和支撑。政府主要做法是采取达到典型示范领路,形成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机制,依托天然林资源二期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和省级财政林果为主的“惠民惠农”政策。合作社主要通过承包经营,入股分红、地方租赁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经营模式。
2. 文冠果建设基地。第一,分布规模。整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在北部秦祁、北寨、新寨、大安等乡镇建成0.65万亩文冠果基地。第二,主要技术措施。整地方式。根据该县实际情况,造林适宜的整地方式主要有鱼鳞坑、圆穴等方式,规划在平缓地带以圆穴为主,陡坡地全部为鱼鳞坑。造林密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的规定,结合该县实际,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密度为:文冠果80株/亩。种苗规格。国家一级苗木标准,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苗高不低于50cm,地径不小于0.6cm的优质壮苗。
渭源县系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属高寒二阴地区,年均气温5.5℃,日照不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发展经济林果树种单一,从根本上制约着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该县特色经济林发展规模小,组织程度不高,主体引领作用不明显,没有专门大型经济林果产业机构,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没有较强较大的品牌和宣传方式。
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较差,缺乏集约经营管理体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专门从事经济林技术指导和果树生产的人员少,对从事经济林果生产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方面比价欠缺。从2012年以来,该县主要以打造“生态文明县”为主,缺少对经济林果发展的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省市下达任务计划以1 000元/亩标准,经济林果的苗木费用较高,每株20元左右,建议省市部门以2 000元/亩标准扶持企业,从而提高大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分险的能力。大型企业采取“打造典型、引领示范、全面推广”的模式,资金投入以政府和合作社共同出资为主,企业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建设、管理和管护。
打造优质的经济林果产业,良种是必然要求。依靠良种化发展,必须打造适宜本地气候特色的良种基地,近年来国家倡导按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标准生产,鼓励更多的经济林产品通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论证,创名优、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展特色经济林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扶持资金和大型龙头企业自筹资金很难满足林果经济资金需求。届时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政策依据,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向甘肃省信用社、邮政银行和甘肃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便捷的信贷抵押贷款手续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力度。
经济林果的宣传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制定项目宣传策划、在线宣传推广、品牌定位及日常运营,进一步促进产销对接,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县级林业部门全面推进网络电商建设,培训一批林业科技人员,指导大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网络建设、宣传、管理等工作,保障经济林果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