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苏梅,凌晓辉,郭水莲
(1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336000;2 宜春学院;3 宜春市气象局)
油菜是宜春市传统的油料作物,菜籽油是城乡广大居民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全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约占当地油料作物的61%,产量约占45%,所辖10 县市区均有种植,其中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袁州区、奉新县等8 个县市区是全国产油大县,油菜生产成为当地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油菜种植大户增加,种植模式创新,油菜机种、机收高效轻简栽培技术及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栽培等综合新技术、新品种的持续深入推广与应用,宜春市优质高产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市油菜生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产态势。但是生产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仍是当前油菜生产的瓶颈,此外,冬春灾害性天气影响也是油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又一制约因素。
目前全市油菜播种面积约8 万hm2,平均单产约92kg。油菜直播面积约占71%,移栽面积29%。旱地油菜约占34%,稻田油菜约占66%,其中稻油两熟油菜播面45%,稻稻油三熟油菜播面55%。双低油菜约占79%,本地白菜型油菜占21%左右。种植品种主要是丰油730、沣油737、德油5 号、赣油7 号、绵油12 号、赣两优5 号、赣油杂3 号等。
宜春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农作物尤其是油菜生长良好的自然环境。但是,近年来受厄尔尼诺影响,秋旱、冬汛、冬春持续低温多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给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制约油菜面积扩大和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2016 年出现罕见“冬汛”,长时期的阴雨天气,导致晚稻无法如期收获,影响了水田油菜的栽播,一方面导致了油菜播种进度滞后,种植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导致油菜出苗不整齐,生长迟缓;2018 年11 月~2019 年3 月上旬,宜春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造成田间高湿,油菜生长缓慢,甚至烂根烂叶,病害滋生,一定程度影响产量形成。
从市场销售情况看,近年来本地油料更受市民欢迎,油菜籽售价相对较稳定,平均售价约6 元/kg,菜籽油平均售价为20 元/kg。当前宜春市油菜的种植主要是解决农户的食用油问题,收购和销售保持平稳状态,暂未出现大的波动。
近年来,受农村劳动力所限,采取“移栽”方式进行油菜播种的农户逐渐减少,基本采用“直播”方式,增加了机械使用率。另外,国家对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的购机、用机热情,油菜机械化生产程度逐年提高。2018 年全市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9%,比上年提高1.7%,其中机耕水平92.7%、机播水平21.5%、机收水平37.9%,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占比20.8%。
针对当前油菜生产劳动力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各产油大县重点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油菜主要病虫草防控技术等。近2 年每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约3.06 万hm2,占油菜总播面的38%。
为了稳定油菜生产面积,提高单产,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年都下发了《宜春市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意见》,其中明确了油菜生产目标和任务,并成立市、县(市、区)、乡镇冬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区的冬种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冬种工作列入对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的考核内容。同时,落实资金扶持,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8 个产油大县每年都从产油大县的奖励资金中至少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油菜机耕、肥料、农药、技术培训等高产创建活动。
结合宜春市实际,加大冬种油菜宣传力度,因地制宜主推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加大双低三高油菜推广力度,不断扩大双低三高油菜种植面积,优化油菜种植结构,提高油菜籽产量和品质。一是大力推广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重点推广丰油730、赣两优5 号、赣油杂7 号等优良品种,双低油菜种植率达79%。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重点推广油菜少免耕栽培、改翻耕播种为板田直播、机械化开沟播种、多效唑壮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施用硼肥、增施锌肥等技术。
巩固高安市、袁州区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示范成果,为全市冬季油菜生产树立高产、优质样板,辐射带动全市油菜生产提质增效。继续做好袁州区稻油轮作试点项目的实施,推广“一季优质稻+油菜”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实现耕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各产油大县每年冬季因地制宜,规划出本地的种植布局,并建设好各自的冬种油菜示范点,以点带面地铺开冬种油菜生产工作。推进菜油两用、菜花两用等一种多收油菜种植模式,重点抓好在高速、国道沿线和明月山、三爪仑风景区以花用为主的油菜种植,促进油菜休闲观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油菜产业功能增效空间。
针对油菜生产的特点,在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各环节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技咨询和培训,让农民及时掌握新型的油菜栽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市就油菜生产而举办的县级培训班达60 多期,培训6000余人次。
2019 年全市油菜667m2产量预计在92kg 左右。生产成本:种子20 元,肥料120 元,病虫草害防治40元,机械作业费120 元,人工成本100 元,667m2生产成本合计400 元。667m2产值:油菜产量92kg,单价6元/kg,667m2产值552 元,纯收益为152 元,比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比较效益更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目前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走出乡村,到城市谋求发展,据不完全调查,当前农村80%左右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劳动力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等,劳动能力不强。他们除了种植一点自己吃饭的责任田外,多余的土地大多通过二次流转转包给大户种植。由于在家种地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慢,主要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操作,技术普及率低,油菜生产管理粗放,有的密度不够,重施氮肥,轻硼、锌肥施用,直接影响结实率,最后导致油菜单产水平不高。
油菜生产用工繁琐,目前主要依靠家庭为单位分散作业生产经营,还缺乏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共同致富,规模种植比例小,发展较慢。据统计,当前全市土地流转集约种植油菜的涉农企业和油菜大户大约840户,其中油菜种植大户687 户,涉及油菜种植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53 家,流转面积约0.4 万hm2,仅占全市油菜面积的5%。种植大户主要采取水田油菜-早稻-晚稻、油菜-中稻、旱地蔬菜等经济作物-油菜轮作模式。
油菜种植受水稻接茬影响,缺乏适宜当地直播及联合收获的品种,机收损失率较高,移栽和收获用工量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产业发展。据统计,2018 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8 万hm2,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只有21.5%和37.9%,低于其它主要粮油作物。
宜春是水稻主产区,水田油菜面积大,而现有的油菜品种中生育期中迟熟品种居多,生育期偏长,对早稻的种植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要尽快选育适应“稻-稻-油”种植区域种植的油菜新品种。
生产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近年来上半年南方灾害性天气频发等因素仍是制约油菜生产的瓶颈。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的力度,强化科技防灾减灾措施,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好的优新油菜品种,提高单产和效益,才能有效推动油菜生产稳定健康地发展。
重点推广油菜作物稻茬免耕栽培、直播栽培和机械开沟、播种、收割等技术,真正实现以科技解放生产力,减缓农村劳力紧缺的问题。
充分利用冬闲田,减少田地季节性撂荒,积极引导农业合作社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着力引导和培植大户,扩大规模化种植。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本市油菜优势产区建立油菜精深加工企业,鼓励现有粮油加工企业开发油菜精深加工项目,发展订单农业,推进油菜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