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芸,党延中
中共天祝县委党校,甘肃 天祝 73329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将平等、团结、互助的以及和谐的民族关系搭建起来,推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唱响民族,团结及进步的大合唱,携手开辟出美好的家园和未来是国运所归、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天祝县是周恩来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14镇5乡,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1.7%。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不管是少数民族的生活抑或是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历史性大巨变。尤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天祝将民族团结进步县创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现公共服务同等、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2020年如期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挂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牌子。这既是新时代天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又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明特征。
天祝县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方向。把民族进步、团结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夯实民族团结与进步的社会的、发展的、思想的基础,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优先度排到最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坚决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不让任何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为整个县的扶贫计划输入金额共计为23.38亿元,输出的结果为:贫穷率为0.007%。不单14 525户56 180人次成功脱贫,还有14 525户56 180人次搬离了该县,而2014年贫穷率却高达33.8%。2019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 330元。经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行业部门核查认定和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并经甘肃省贫困县退出验收工作组研究等退出程序,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天祝县正式脱贫“摘帽”。
深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扛牢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659户,推进安置区、迁出区防护造林、矿山恢复治理、废旧宅基地复绿等,切实修复了生态创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国家节水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好转,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生产总值由2012年39.7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7.91亿元,增长了20.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 842元增长到7 569元,增长了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5 024元增长到24 232元,增长了61.3%。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达成了通村道路硬化到组的任务,关于农村的住房安全也符合了标准,大众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发生了深刻变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依法保护、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华锐藏族民歌与土族格萨尔均被收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华锐藏医藏药与华锐则柔等7项则收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少数民族的干部被重视起来,3 363名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干部总数的44.9%。所有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被充分保障起来,宗教事务管理被依法强化,开始大力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与宗教活动场所,并有效把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维护起来了。
7年来,全县上下呈现出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所有民族快乐生活与工作的大团圆局面。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已获得了5次,2018年,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9年12月9日,天祝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以及长治久安与国家各族人民生命线——民族团结息息相关。对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和所有民族共享精神的家园构建是强化民族团结的关键。
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强。所有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全方位地坚定党的领导局面。始终在政治的道路、原则、立场以及方向中保持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一致。切实发挥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民族团结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唱响“感恩祖国感恩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合唱,积极展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律法规、国旗宣传,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使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无民族团结的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就是无稽之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民族团结进步贯穿了整个时代,“四个认同”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中国所有民族人民的共识,担任着保障全部民族地域发展与进步的职责。坚持中华民族共享体意识,是这个新时代保卫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必须所有民族携手并进且同心同德,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才能被铸造;必须所有民族相互交流与支持,才能抵达共同发展与富裕的彼岸;必须所有民族呈现出和和睦睦一家亲的局面,中国的整体优势还有创造活力才能被充分发挥;必须所有民族相互包容、学习、理解、尊重,才能团结起来圆满完成所有地区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大业。民族团结进步是前提,是基础。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不断创新民族特色新元素,积极展开各族大众融洽、培养、交流感情的实践,重点打造各族大众同居共学同事共乐的和谐环境。积极探索创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围绕“青藏之眼·绿色天祝”认真谋划推进“一基地、一平台”“两中心、两场地”和“九馆”“十三巷”建设,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搭建广阔平台。以建县70周年为契机,开展“五个百名”系列文化活动,结集出版《诗意天祝》《印象天祝》《水墨天祝》《乐韵天祝》《聚焦天祝》;创立起“书香天祝”的特色文化品牌,不停展开华锐讲坛,开发一批精品文化工程、读书沙龙,充分凸显民族团结进步优良的精神风貌。广泛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好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抓好“四个节气”特色文化活动,办好少数民族赛马会、桑吉曼拉节、“格桑花”艺术节等活动;举办“加强民族团结,构筑精神家园”书画作品展,“民族团结进步杯”球类运动会等活动。加强民族联谊交流,形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天祝立足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节会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大力实施“全覆盖”“文化引领”等工程,谋划创新一系列载体、打造一批特色亮点、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讲好天祝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引领创建新格局,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到精细化、精准化。进一步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滴管式”“毛毛雨式”绵绵用力、持续用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营造浓厚的宣传与舆论环境,普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蕴含的优越性,宣传自治县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自治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奋进的动人事迹,讲好“为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夙愿,所有民族共同走过、一起生活、一齐追梦”的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唱响“感恩祖国感恩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凝聚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最大限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弘扬“坚韧、崇善、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天祝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以“七十年团结奋进·新时代绿色发展”为主线建网络、强平台,设置“千年华锐·守望奋进”等6大板块,宣传天祝“八景八俗八珍八艺”品牌,助推“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构建同步、社会和谐同创、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公共服务同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使人人享有、尽责、有责。促进各民族共富共建共治共享。同时把民族团结创建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和谐稳定、干部作风等全县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一同安排、一同推进,把创建工作融入各行各业,体现在时时处处。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