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尧
(雷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急性酒精中毒在临床中上是常见的内科急症疾病,主要是由于乙醇代谢物、乙醛、阿片受体及脑内多巴胺受体等共同作用下,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麻痹,造成心血管系统受损,导致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可诱发死亡,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1]。紧急性酒精中毒伴心律失常会出现意识障碍、昏睡、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需要及时给予安全有效的救治[2]。现阶段,临床多是给予药物干预治疗,纳洛酮、醒脑静均为该病常用药物。为了进一步证实两种药物联用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特选取70 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28 例,女7 例;年龄21-58 岁,平均(35.57±2.46)岁;饮酒至就诊时间1.5-5 小时,平均(2.41±0.18)小时。对照组35 例,男27 例,女8 例;年龄22-57 岁,平均(35.83±2.57)岁;饮酒至就诊时间1.5-5.5 小时,平均(2.53±0.21)小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3]:①就诊前存在过量饮酒史;②血液乙醇浓度为54-87mmol/L;③呼吸、呕吐物中有明显酒味;④明确有心率失常、意识模糊、血压降低等表现;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⑥研究已获院内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①深度昏迷且症状较轻者;②伴酒精中毒性脑病、颅脑外伤者;③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④合并凝血障碍或肝素功能障碍;⑤资料缺失或依从性差者。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催吐、补液、利尿、维持电解质与酸碱稳定及监测生命体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由贵州联合西创药物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963)治疗:先予以静脉推注纳洛酮0.4-0.8mg,然后在500mL葡萄糖注射液(10%)中加入0.8-2.0mg纳洛酮行静脉滴注,直到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即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由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2020563)治疗:在250mL葡萄糖注射液(5%)中混匀20mL 醒脑静注射液予以静脉滴注,直到患者清醒。
①疗效评价: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完全清醒且答题准确,能够独立行走则表明显效;经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意识恢复,反应较慢则表明有效;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占比。②记录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无法独立行走、昏迷及心律失常症状消除时间。③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氧自由基水平进行测定。④预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组意识障碍、无法独立行走、昏迷及心律失常症状消除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比较(,h)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比较(,h)
治疗前两组患者SOD、氧自由基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氧自由基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OD、氧自由基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OD、氧自由基水平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急性酒精中毒后患者机体会处在应激状态下,体内乙醇、乙醛及多巴胺等会合成阿片肽,使得与脑内阿片受体竞争性结合,造成呼吸抑制、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异常等。乙醇进入机体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但由于酒精属于脂溶性物质,部分乙醇会蓄积在体内,并经血液、脑脊液屏障进入大脑皮质,促使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管痉挛、心律失常及局部血流量下降,导致神经功能受损[4]。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并心律失常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于预后尤为重要。
纳洛酮作为一种羟吗啡酮衍生物,也是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常用药物,其药物起效较快,能够通过阻碍阿片受体,抑制阿片受体结合β-内啡肽,减少β-内啡肽释放量,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但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常会合并其他药物治疗该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除时间比对照组更佳,与朱沈辉[5]等研究结果相符合,表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醒脑静属于中成药注射剂,其中主要包括郁金、冰片及麝香等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与醒脑开窍等功能[6]。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SOD、氧自由基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与田亚军[7]等人研究结果类似。SOD 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其能够抑制氧自由基损害正常细胞,并且可加快恢复已受损细胞,急性酒精中毒伴心律失常患者机体会释放大量氧自由基,抑制SOD 活性,从而降低氧自由基作用[8-9]。通过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后,可直接经血脑屏障,发挥类似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效果,继而降低血浆β-内啡肽水平,阻碍其抑制中枢神经,并保护心脑血管及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机体恢复正常[10-11]。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开展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