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艳艳,郭珊珊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330099)
矿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逐渐成为矿业遗址再次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矿业遗产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价值,也对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研究矿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战略,需要基于矿业遗产现状,根据SWTO 态势分析实际情况,促进矿业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向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矿废弃地旅游景观重建研究》一书由常春勤、邹友峰编著,于2017 年12 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基于复杂系统发展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理论,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分析法,对工矿废地旅游景观重建过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主要获得五个显著成果,分别是工矿废弃地旅游景观重建实践模式及其演替时序研究,废弃地旅游景观重建过程分析概念模型、工矿废弃地旅游景观重建过程量化分析模型、工矿废地旅游景观重建效应评价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本书对矿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战略有积极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
矿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对矿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和工业结构改善。作为工业遗产的一类,矿业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末,世界矿业遗产的选取有明确的登录标准、隶属区域、时间分布等要求。中国自古以来,矿业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目前我国对工业遗址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可以基于SWTO 视角,对矿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态势分析。SWTO 由美国教授韦里克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分析竞争对手中,企业利用其对自身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我国工业遗址分布在各个地区,每个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和建筑特色,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我国矿业遗产主要以瓷土矿为代表的传统非金属矿业为主。在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各种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创业工矿业遗址资源丰富,截止2017 年所公布的2 358 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工业遗产有149 项,可以看出我国在矿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
矿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不仅能够帮助矿业遗产的保护,还能利用旅游开发创造经济收入。同时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逐渐提高,入境旅游人数稳步增长,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市场。各地区对旅游加以重视,矿业遗址也成为各地区重点开发项目,这对矿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好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再次开发。
一是对矿业遗产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保护意识淡薄。因我国对矿业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开始时间稍晚,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对工业遗址的保护措施推行缓慢,导致在某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工业遗址肆意破坏拆除,导致保存不完整,矿业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增加。二是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我国对这方面专业人才培养较少,主要是前期我国对此不够重视,后期人才培养缓慢,该领域又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导致矿业遗产开发与保护工作难以有效推行。三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撑,目前针对矿业遗产的相关法律较少,仅有少数几条,缺乏可操作性。四是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工业遗址的有效开发与保护,认识矿业遗产的发展方向和开发目的。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单纯追求利润的现象,增加了矿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难度。
因此,制定矿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战略,要根据矿业遗产的现状和我国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第一,重点发展战略。要以保护矿业遗产为重要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的旅游资源开发。第二,文化发展战略。矿业遗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突出自身特点,开发具有文化价值的优良旅游项目。第三,生态保护战略。生态保护重点要求以保护为目标,保护原生态,不过分开发资源,保护地区经济发展利益,促进整体经济的提升。
通过SWTO 视角下矿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矿业遗产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开发过程中的威胁,调整发展战略,制定合理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对矿业遗产的开发利用要循序渐进,保护其原生态的面貌妥善开发。同时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以保护矿业遗产为主,在此基础上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总而言之,矿业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迫在眉睫,更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