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明珍(西安医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为高校如何在新时代做好党建工作提出了总要求。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联系广大学生群体的桥梁纽带,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基层肩负着团结联系广大师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重要使命。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如何,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需严格对标看齐,不断改革创新。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及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当前学生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理论学习不主动,学习效果差。随着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在理论学习开展的规范性和次数上都符合了支部规范化建设要求,但是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这是一个任务,不愿主动学、向深学,单纯的完成,更谈不上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最终造成学习效果不好。其次,组织生活开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学生党支部能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但其组织形式单一,多以集中学习、讨论为主,形式和内容上创新性不够。存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要求来学习、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三会一课”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得到保证,但质量有待提高,存在组织力不强、政治功能弱化的现象。最后,学生党员榜样示范作用不突出。部分学生在发展成为党员后存在遇到困难畏难情绪多,怕吃苦、怕吃亏、争利益的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凸显。
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以问题出发,探索解决办法,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才能不断深化。
首先,严格把关党员发展质量。在发展党员时,可以把教育关口前移,不仅要注重党员教育,更要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储备和教育,通过新生的入学教育、思政课、主题班会等活动,在新生群体中普及入党程序、开展党史教育,强化党的政策方针、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积极学,主动向党组织靠近。
其次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党支部活动方式要创新,避免形式单一,党日活动主动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党员学生进学校、进医院、进社区,把组织生活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调研、志愿服务等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社会、走进社会、了解专业发展和行业前景,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支部规范化建设。在党员的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央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要“健全基本组织、健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