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红色文化价值及传承研究

2020-12-20 21:33:08李丽李炜烽昆明理工大学广州体育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30期

文/李丽 李炜烽(.昆明理工大学;.广州体育学院)

所谓红色文化,即在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包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等,共同构筑了红色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信阳考察时强调:“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大别山精神蕴含了宝贵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特征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遗迹涉及鄂豫皖三省,大量的旧址、陵园、博物馆、革命精神和革命故事汇聚成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特征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学者们将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概括为理想坚定、事业必胜;严守纪律、总跟党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联系群众、生死与共;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自古以来就具备重要战略地位,为大别山区提供了天然屏障和广阔的发展舞台。在大别山这块红色的沃土上,无数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故事通过影视节目表现出来的有《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挺进中原》《风雪大别山》等,红色歌舞如《再见了,大别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五月红杜鹃》《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都是无形的财富。大别山地区人民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群众也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不但丰富且分布比较广泛。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坚持始终坚持斗争,拥有着“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传奇革命故事,红旗不倒,红色火种不灭,突出了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本质特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遍布湖北红安、麻城、大悟,河南新县、商城、信阳,安徽金寨、六安、岳西等县市。湖北省红安县是全国第一将军县,民间流传着“小小红安,真不简单。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作为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红安县走出了61位将军,并且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价值

(一)精神教育价值

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凝聚在一起,取决于红色文化其独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和精神支柱的价值形态。大别山精神是指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这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用他们宝贵的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革命信仰和革命品质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并将这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敢于革命敢于斗争敢于奋斗和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大别山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发展起来,在革命战争年代是革命战士的精神食粮,激励着战士们英勇战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所形成的精神价值,对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别山精神使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奋斗,拥有坚定的信念,我们一面缅怀革命英雄,一面用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作为指引前进的动力。

(二)文化传承价值

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将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融入到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不断丰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以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革命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中华民族文化也因此经久不息,历久弥新。

(三)经济发展价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和红色文化产业相关联的第三产业有很多,包括旅游业、出版业、教育业等,既可以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传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大别山地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和红色革命故事,进一步挖掘,有助于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起来,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成为为大别山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大别山老区9个红色景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区名录,这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有重要意义。总言之,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从微观上看,可以依托现代社会主体资源、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等作为经济活动的切入点,对大别山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宏观上讲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形成和社会思想意识的经济文化、道德品质和思想是一致的,有利于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行为,更加有利于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富强。

(四)学术应用价值

众所周知,大别山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根据地,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因此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至关重要,可将大别山红色文化穿插在高校教学中,既可以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增强其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又可以强化新一代青年的社会主义担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价值的传承

(一)弘扬“大别山精神”

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需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弘扬“大别山精神”要与当代实际情况相结合,传承好、利用好、发扬好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将这一红色基因融入到生活学习中去。首先,要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以大别山精神指引校园办学理念,在学校开展以大别山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体悟到大别山精神所带来的真实感触,以此增强对大别山精神的认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们将大别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活动,多到革命纪念地、革命纪念馆、英雄纪念馆等红色圣地参观学习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最后,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人民传承大别山精神,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无形地弘扬大别山精神。

(二)加强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

首先,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以理服人。开展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同样需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需要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将红色文化理论寓于红色故事中讲给群众听,使教育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其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能只通过单一的宣讲方式,还需要多举办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最后,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既需要传统宣讲手段还需要现代新媒体传播手段,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发展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

要想使红色文化传承下来,就需要使红色信仰落地生根,使红色文化鲜活起来。因地制宜发展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丰富旅游项目、完善产业链,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加强资源整合,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使旅游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突出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优势,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加大相关交通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通过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更多的人了解大别山红色文化,在旅游参观红色文化的同时,能够设身处地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体悟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

(四)创新大别山红色文化学术研究

创新大别山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有利于大别山文化更加与时俱进。首先,需要创新学术思想。当今社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厘清与大别山红色文化有关的学术分歧,遵循大别山红色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立足现有的有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从实践中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进行理论的归纳梳理,使得大别山红色文化在学术界关于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使得大别山红色文化更加接近群众,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其次,需要创新学术观点。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实现学术观点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