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

2020-12-20 21:33:08叶丹平江县文化馆
品牌研究 2020年30期

文/叶丹(平江县文化馆)

群众文化工作,是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作为目的而开展的工作。衡量群众文化工作是否有效,需要看其是否实现对人民群众的观念传输与思想引导。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大多是通过举办活动,对文化进行传导。而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娱乐手段。音乐不仅可以对群众文化生活进行丰富,还可以使我国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环境处于多元化状态中,尤其是在新时代下,需要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时代的先锋元素进行融合,并通过音乐的形式,对群众想法和思想内涵进行表达,进而有效提升音乐发展效益。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利用针对性手段,发挥音乐创作价值,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工作水平。

一、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审美素养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属于一种情感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蕴藏着创作者的丰富情感,有的是对爱情的酸甜苦辣的倾诉,有的是对理想执着与向往的吐露,有的是对自己忠诚与热爱祖国的宣誓,有的是对人世悲欢离合的感叹。

总而言之,优秀的音乐作品感染力较强,容易引发听众共鸣,无形中会提升群众的音乐审美素养。在群众文化工作中,不断创作优秀的作品,能够有效提升群众审美能力,还有助于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助于提升社交能力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与聆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桥梁,通过音乐创作,可以促进群众之间互相交流与沟通,提升群众的社交能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参加音乐创作,或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合奏、合唱等,或和听众互动等,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和他人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

二、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问题

近几年,我国群众文化得到良好发展,群众对于音乐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且在音乐创作中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多元的作品。但是,从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质量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审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经常存在众口难调的情况。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体年龄、文化、兴趣、职业、社会地位是不同的,有的人喜欢轻柔、舒缓的音乐,有的人喜欢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有的人喜欢传统戏曲,有的人喜欢rap、布鲁斯等,审美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丰富了音乐创作可能性,但是也给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其次,群众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在音乐创作中也存在一定差异,有的人认为音乐创作属于感性行为,需要有灵感,所有人都可以是音乐创作者。但是,实际上音乐创作是理性的,要求创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而从当下情况来看,很多群众在音乐创作和表达中都没有文化积累作为支撑,并且没有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以至于音乐创作中群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非常不利于不同群体之间进行音乐沟通和交流。

再次,缺乏专业音乐创作指导。现阶段,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更多是自发、随意的,缺乏专业教育和培养,缺乏专业团队支持,并且专业音乐人和业余创作者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与偏见,这非常不利于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文化的渗透。

最后,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较为单一。例如,因为广场舞兴趣,部分具有较强节奏感的口水歌便成为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的重要方向,部分创作出来的音乐内容较为粗俗,格调较低,不仅不利于提升群众音乐审美,还会阻碍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音乐创作策略

(一)注重群众调研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想要充分发挥出音乐创作价值,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群众调研工作,对群众音乐文化需求进行明确,制定可行、详细的群众文化工作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结合群众文化发展方向,对调查问卷进行制定,对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进行收集,对目前群众对音乐创作的认识进行掌握,对群众参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进行了解,形成统计数据。与此同时,以统计数据结果为基础,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判断群众文化音乐创作质量,对音乐创作中群众面临的问题进行发现,且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指导工作,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在无形中提升群众音乐创作素养和音乐文化水平。

(二)渗透群众音乐文化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注重渗透群众音乐文化,能够有效提升群众音乐审美和音乐品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引导力度,引导群众从审美角度入手,促使群众鉴赏各种类型音乐,使群众可以对音乐的高雅进行体会,也可以对音乐的通俗进行理解。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引入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中具有艺术气息,流行音乐传唱甚广,通过不同音乐的欣赏,可以促使群众直观感受音乐中蕴藏的情感,促使群众感受差异化艺术美感,有效提升群众音乐品位。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想要有效提升群众音乐创作积极主动性,相关人员需要开展多样化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如今,群众文化发展良好,通过音乐文化活动,可以提供给不同音乐创作群体交流途径。因此,相关人员可以积极开展多样化音乐文化活动,如红歌会、表演革命歌舞、鼓励群众歌唱,进而消除老一辈和新青年之间的隔阂,对更多创作者进行吸引,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利用音乐谱写对时代发展旋律。

(四)注重音乐创作指导

在群众文化工作中,通过音乐创作指导,可以促进专业者和业余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好地构建群众文化音乐创作队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群众音乐创作中,大多都是业余活动,缺乏系统、专业的音乐指导,和专业音乐队伍之间具有较大的文化隔阂。而音乐相通,在创作中相关部门可以构建平台,提供给专业和业余音乐创作交流途径,提升群众音乐文化发展活力,建设群众音乐创作队伍,进而形成高质量音乐作品,促进音乐文化传播。

(五)注重音乐文化交流

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注重音乐文化沟通工作,构建开放的音乐文化环境,对群众音乐创作领域进行有效拓宽。群众音乐文化审美具有多元化特点,因此在音乐创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调查和分析,指引多元音乐文化碰撞和交流,如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等,划分不同音乐文化类型,对不同群体需求进行满足,进而有效提升音乐创作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群众文化工作中注重音乐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群众文化工作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情操。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群众文化工作中音乐创作效果并不理想。想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明确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帮助人民群众音乐创作,充分发挥音乐创作价值,进一步促进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