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解郁煎治疗乳腺癌术后肝郁阴虚证的临床观察

2020-12-20 21:12:55朱震年
关键词:解郁阴虚证鳖甲

丁 琳,朱震年*

(1.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苏州 215633; 2.上海群力中医门诊部,上海 200021)

乳腺癌为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由于病变于乳房,为肝经循行主要部分,手术治疗后易导致肝失输运、经气不利,气机阻滞,导致情志抑郁、气血失和情况;加之疾病术后多需辅以放化疗干预,患者忧思较重,术中多以肝郁阴虚为主要症候,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情况。随着中医于临床中应用推广,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具有积极导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缓解肝郁阴虚症状,短时间内改善其生活质量。为了探究鳖甲解郁煎于乳腺癌术后肝郁阴虚证中的治疗效果,特于我院开展平行比对,抽取30例患者作为客观对象,执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收集笔者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组,其中对照组15例,年龄35岁~65岁,中位年龄(46.25±1.55)岁,研究组15例,年龄34岁~63岁,中位年龄(47.01±1.49)客观将2组入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P>0.05)。

纳入标准:(1)本课题收集的30例患者均满足《乳腺疾病诊治指南》对乳腺癌的诊断依据,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均采用手术、内分泌对症治疗及放化疗干预;(2)患者均符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肝郁阴虚证的诊断标准,患者伴有情绪不畅、乳房胀痛、纳差、嗳气、潮热盗汗、机体消瘦、腰膝酸软、心悸失眠、情绪不定、舌像红,苔薄、脉弦数。(3)患者均对本课题使用的中药无不良反应;(4)患者对课题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15例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研究组15例予以鳖甲解郁煎治疗,主要药物组成包括20 g制鳖甲、20 g醋龟板、30 g白芍、15 g柴胡、15 g枳壳、30 g合欢皮、10 g陈皮、30 g麦冬、15 g川楝子、15 g当归、20 g生地黄、15 g黄芪、15 g佛手、15 g枸杞子、30 g小麦、5 g甘草,水煎煮服用,均将14d设为一个疗程,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对疗效。

1.3 评价标准

课题借助《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症候的评价标准为依据,分数与临床症状呈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 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 果

比对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提示差异均衡(P>0.05),研究组经鳖甲解郁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中药治疗下中医症候积分比对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5 22.45±4.16 6.42±1.02对照组 15 22.61±4.17 11.53±1.25 t值 0.385 11.275 P值 0.665 0.000

3 讨 论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乳房疾病与肝具有高度相关性;乳腺癌术后需辅以放化疗治疗,中医认为放化疗为热毒,于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损害机体正常细胞,损耗机体正气,是导致阴虚的主要机制。中医依据肝郁阴虚证的主要病理表现,主要采用滋阴潜阳、疏肝解郁治疗[2]。鳖甲解郁煎主要药物包括制鳖甲、醋龟板、白芍、柴胡、枳壳、合欢皮、陈皮、麦冬、川楝子、当归、生地黄、黄芪、佛手、枸杞子、小麦、甘草,选用柴胡疏肝解郁,选用枳壳消积气,选用合欢皮活血消肿,选用川楝子止痛行气,选用当归活血,选用生地黄凉血去热,选用小麦止汗固表,选用枸杞滋补肝肾,选用黄芪降燥热,选用甘草诸药调和,发挥滋阴散结、疏肝解郁,止痛的功效[3]。本研究表明,比对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提示差异均衡(P>0.05),研究组经鳖甲解郁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于乳腺癌术后肝郁阴虚证治疗中采用鳖甲解郁煎,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候,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猜你喜欢
解郁阴虚证鳖甲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6期)2022-10-24 01:37:32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 07:53:12
阳和汤加减合鳖甲煎丸治疗乳腺结节验案
健脑解郁黄花菜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4
鳖甲煎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44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高温作为阴虚证危险因素的探讨
多波长测定法在鳖甲煎丸提取物检测中的应用
解郁1号对SS调衡HPA轴功能的干预研究
世界中医药(2010年1期)2010-11-13 02: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