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榕彬(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A科技集团天津分公司于2002年成立,该公司过去名为韩资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到光电应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领域,连接科技与人是该公司的口号。
A科技集团在天津地区所收购的一家分公司,该企业由于在设立之初并未建设企业文化,虽然该分公司在被收购以后,其公司的运营业务也在逐渐的扩展,销售业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员工个人发展热情不高
部分员工对公司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不了解,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业绩呈显著下滑趋势,使得部分员工对公司丧失信心,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从管理制度上来看,由于主管部门并未详细宣讲公司的管理工作,导致部门之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执行效率也相对较低,该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
3.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充足
虽然公司也制定了相关的培训制度,但是由于领导对培训工作的开展并没有充分的重视,导致培训制度也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员工由于缺乏培训,导致其对职业方向的认识不够明确,在工作上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该公司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充足。
1.理念层建设
明确提出企业作风、企业道德、企业精神、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以及总体的发展目标,从而使员工能够对企业的价值观和主要的发展方向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2.制度—行为层建设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不但需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作为支撑,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理念要素。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为了使文化建设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其必须借助于制度行为层实现这一目的。
为了使公司的文化体系得到有效的完善提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是公司在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的竞争优势。该公司针对管理制度做出了如下改革:改善招聘制度。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不但要注重考核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了解其知识水平。除此之外,对应聘者的价值观和个人理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考察其是否与公司文化有较高的契合度,并对不同的应聘者进行对比并挑选;完善培训制度。对公司的培训考核制度、培训方式、培训计划、培训体系等进行完善;建立员工提案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及对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升公司内部的民主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改善激励制度,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3.物质—人才建设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在其文化体系中,人才建设相关的工作也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其在建设人才队伍时,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即“统筹协调原则”“使用为本原则”“改革创新原则”以及“优先发展原则”,在建设人才队伍的同时,还要建立与公司发展需求及文化规模有着较高的适应度的人力资源库,从而使公司的人才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该公司的价值观是“客户至上,质量至上”以及“创新、尊重”等,对于公司而言,业务部门转变了过去对事物的处理方法,针对管理上游供应商这一问题,过去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强硬管理,如今已经转变为了柔性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配合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公司目前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由于供应商的配合,使得该公司在供应链的拓展上也获得了极大的便利。
员工方面通过建立提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激励制度和培训制度的有效变革,能够有效地改善目前企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可以转变员工认为企业并不重视员工意见的错误观念,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员工违纪的问题逐渐减少,管理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通过对A科技集团的案例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应正视自身问题,从理念、制度、行为到物质、人才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尤其应重视人才的建设,在明确企业经营理念的前提下,重点挖掘能够符合公司需求和文化规模的人力资源,只有人才得到满足,企业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B电信外包公司于2012年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该公司在我国已经享有了一定的声誉。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电信外包服务。其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及电信的网络解决方案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并且实现了覆盖各种系统增值、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等IT相关的服务业务,除此之外,该公司的业务还逐渐拓展至电力、金融及民航等领域。
自该公司成立以来,其文化和制度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该公司还根据其实际需求,对各项制度进行了有效的完善。据了解,目前在该公司内部,各个管理团队和监事会各司其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对于B电信外包公司而言,其决策机构为董事会,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对股东负责,并且根据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章程,行使其所具备的权利。除此之外,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高管、经理、总经理以及董事会的行为。根据该公司所制定的章程可知,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对董事会负责,并且管理公司的各种日常经营,与此同时企业具备一定的行使各种不同职权的权利。
公司内部的行政部门系统共包括8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公司设立的部门主要包括工程服务部、销售部、商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部、综合部、财务部以及董事会工作部。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责任和职能进行构建,可以使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对其进行具体的分工,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问题。除此之外,不同部门之间独立完成工作有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从而共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公司的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其工作流程得到改进,对领导过程进行规范,该公司根据公司章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内控、安全、投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经营以及决策进行统一的结合,从而构建出了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人力资源制度以及投资管理制度等。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实施了76种不同的制度,从而推动了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尽管B电信外包公司的员工和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理念均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该企业深受传统观念的禁锢,导致大部分员工所认知的企业文化都有一定的误区。
1.认为企业文化即为企业文化娱乐活动
根据相关的访谈结果及调查问卷结果可知B电信外包公司内部的普通员工及管理者均把企业文化当作是通过聚集员工,并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不同员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看法存在较强的片面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停留在表面和初级阶段。与此同时,通过这一方式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员工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也很难普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
2.把企业文化视为思想政治教育
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企业文化,对员工想法进行有效的限制,从而确保员工价值观能够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果建设企业文化仅仅是为了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与既定目标相反的结果。
3.将企业文化视为老板文化
在一部分员工看来,其认为企业文化即是企业老板的一种私有财产。在这些员工看来,管理层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将相关的行为标准强制灌输给员工,因此员工对建设企业文化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度,仅仅将建设企业文化当做是一种硬性的工作要求,大都敷衍了事,导致企业的氛围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4.建设企业文化时,仅注重对形式的建设而忽略了内涵
大多数B电信外包企业员工看来,企业文化仅仅是一种企业的共同精神产物,并且一部分员工认为,只有规模相对较大的、发展良好的企业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其认为,管理者建设企业文化也只是注重表面效果,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并不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公司精神文化建设
当前B电信外包公司的发展步伐较快,已经建立起了数量较多的分支组织。但因为不同分支组织的产生经历与工作规模具有一定的差异,企业员工在不同的工作氛围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作模式,这就使得不同员工对公司精神文化体系的认知不同。所以,B电信外包公司应当从整体出发,确保企业文化具有较高程度的统一性,充分发挥出总公司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保证中心思想相同的同时建立基础亚文化,确保每个分支组织都能够具有专属于自己的特性。公司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充分解决企业文化内部交流程度不高的问题。
2.B电信外包公司制度文化建设
B电信外包公司形成了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要人员的领导团队,以企业文化的主要建立人员为中心,以总经理与副总等为核心建立起高质量、高水平的管理机构,充分利用管理机构的管理意义,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来确保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建设,将企业文化与日常管理活动相结合。除此之外,形成中下层企业文化相关组织,设立主管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人员。加快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为关键,提升企业职员的专业素养,以较为民主的形式开展相关管理活动”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长、中、短期激励制度相结合。
3.B电信外包公司行为文化建设
在日常开展相关工作活动的过程中,B电信外包公司职员应以职业道德为工作出发点,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在工作过程中谨记公司文化的要求。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不应当仅仅以实施民主决策的管理体系为主,还要加深中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职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程度,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企业职员对公司存在的不满,中高层管理人员需要走进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明确企业职员的工作环境,积极采纳企业职员对公司发展相关的建议。
定期通过举行表彰大会的形式,在企业内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巡回演讲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员工素质的目的。
通过对B电信外包公司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应重视文化建设,首先应明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目的,在建设时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忽视其内涵。在文化创新建设过程中,应首先了解企业总体特征和管理模式,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活动,不能将其他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对策照搬照抄,在保证中心思想相同的同时建立基础亚文化,确保企业每个分支组织都能够具有专属于自己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