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创建省级经济副中心背景下的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0-12-20 21:33:08谢喻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30期

文/谢喻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一、四川省宜宾市创建经济副中心背景

2018年6月,在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中首次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身经济副中心。随后,四川一些地市也纷纷召开市委全会,制定本地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战略目标。

2018年7月,中共宜宾市委五届六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省委关于新时代宜宾发展的总体要求、重要使命、战略定位,用4年时间集中攻坚,力争2021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中构筑“宜宾强支”,并审议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

2019年初出台五个有关“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规划,大力推进“五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构建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宜宾市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推动各项工作超常规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而作为产业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的金融也得到高速发展,下面我们就宜宾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提出促进宜宾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宜宾市金融发展现状

(一)经济高速发展,为金融发展创造重要支撑基础

2019年,宜宾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1.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7和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7.64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9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015.33亿元,增长9.8%。

201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9和1.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7.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1%,金融业增长10.8%,房地产业增长8.1%,其他服务业增长11.9%。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15.04亿元,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3.62亿元,增长11.4%。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94元,比上年增长9.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和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9元,增长10.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和0.4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迅速,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宜宾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宜宾拥有的酒类、煤炭、电力、化工、纺织、轻工、建材、机械八大传统特色产业保持优势,稳定增长。新兴产业方面,以轨道交通、汽车产业、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器械、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竹产业为代表的“8+2”产业发展较快。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从原材料到锂电池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集群。良好的产业机构和产业优势,为宜宾地方金融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产业经济支撑。

(三)金融组织日渐完善,新型金融有序发展

截至2018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含五粮液集团财务公司)27家,居川南区域第一。保险机构35家、证券机构营业部9家、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4家、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司57家,上市及挂牌公司总数量居川南经济区首位。与此同时,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担保、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等多类型新型金融组织业态有序发展。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76.98亿元,比年初增加390.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66.8亿元,增加390.08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76.5亿元,增加325.5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71.69亿元,增加326.27亿元。

(四)投融资平台公司涌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五粮液集团成功设立川南第一家财务公司,为全省4家财务公司之一。相继成立新兴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科教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和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和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市新一轮大发展搭建了承载平台。市国资公司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A,在省内城投公司中利润、营业收入、资产规模都排名靠前,按利润、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均进入全国城投公司百强,且连续三年评级展望为稳定,有效降低了资本运作成本,并通过担保实质性降低了市内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助推宜宾成为融资成本洼地。

三、宜宾市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金融机构不强,缺乏独具特色的引领金融机构

受制于本土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宜宾市本土金融机构不强,缺乏引领性本土金融企业。宜宾市商业银行作为本土金融机构的重要代表,与同为省内的二级城市商业银行原南充市商业银行(现为四川天府银行)相比,发展速度较慢,银行特色和影响力不够。其他本土金融机构多为原信用社改制的农商行,实力普遍偏弱,不具备引领作用,发展特色不明显。

(二)缺乏与地方产业相关的特色大型金融机构

宜宾市传统产业以白酒、茶叶、煤炭、化工等为主,经过近年的大力发展,以新能源、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为支持传统茶、酒等产业的发展,宜宾市成立了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投资平台,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亿元,旨在充分依托宜宾的资源禀赋优势,整合宜宾乃至四川酒、茶优质资源,全力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和茶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更多的“川酒”“川茶”品牌。该公司的成立,促进了宜宾特色白酒、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但公司成立于2019年,发展时间较短,投资支撑作用还需要继续拓展。总体来看,宜宾市目前还缺乏与地方产业相关的特色大型金融机构。

(三)缺乏地方金融交易平台

宜宾市要打造区域金融副中心,需要具有影响力的地方金融交易平台。金融交易平台有利于促进地方金融服务配套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升地方金融的影响力,壮大整个地方金融实力。从目前宜宾市地方金融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地方金融交易平台。宜宾市的白酒全国领先,打造以白酒为特色的白酒金融交易平台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四)高端金融人才相对不足,缺乏金融创新

作为四川省的二级城市,对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宜宾市缺乏金融发展的高端金融人才。金融行业作为服务业,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作为软实力支撑的高端金融人才缺乏,对打造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不利,使得整个金融行业缺乏具有地方金融特色的创新,不利于宜宾市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