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沛瑶 陈葳(湖北美术学院)
社会公众们对品牌商的认识和了解都源自于品牌形象的传播。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可以通过鲜明视觉识别系统的品牌行为,将品牌形象准确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一般品牌形象识别系统都富有深刻的品牌文化,它也将品牌文化凝结成一句话或一个标志。使品牌商在这个信息充溢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有差异性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达到提高品牌商的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1.品牌LOGO
品牌LOGO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区别于竞争对手最直接手段,将品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和产品特性等艺术化造型,赋予其内涵的意义传递给消费者们,具有识别作用、导视作用与引导作用。品牌LOGO是一种图形表现形式,不受语言和地域限制,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传达能力,容易被人理解、记忆和使用。例如,提到麦当劳,脑海中就会浮现麦当劳的经典LOGO——超级饱和的黄色大写字母M。
2.品牌标准色
选择品牌标准色的目的不仅在于表现出品牌的特点,由颜色引发联想,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效果,也在于根据品牌的内涵定制,突出品牌与竞争者的与众不同,才能制造出差异感,当然也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偏好。
一种活动,只要在某个空间内举办商业活动有了计划好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日期,基本就具备了快闪商业空间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短期无固定时限的店铺,形式多种多样。路边的小摊位是一种最接近的快闪商业空间——“临时性商店或就餐处”,因为它提供了某种商品,其二它针对所有人,其三它是短期性的和临时性的。
在美国,快闪商业可以追溯到殖民及后来几个世纪。那时候很多游商会四处兜售商品,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后继续赶路;在农收季也有农民临时售卖农产物给当地买家。1999年,洛杉矶有一家名为Vacant的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闪零售的规律。他们主要的做法是主打一些限量版的产品,产品一旦卖完,店铺随即关门,等一些新产品到货后再重新开张。从那个时候开始,突然就有了一次性餐馆,一次性夜总会和一次性快闪活动。
从品类来看,中国快闪商业空间的主要推动者是服装零售行业,占比27%。大量服装零售弹窗店通过网络宣传和快闪场景设计,营造粉丝效应,吸引大量粉丝现场消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丰富了销售形式,增加了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满足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从选址来看,品牌商开设快闪商业空间的首选城市是上海与北京。不同于国外快闪商业空间以街头为主场的现象,我国快闪店的首选场所是购物中心。一方面是购物中心客流旺盛、人群精准、各种设施便捷;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公共场所的管理非常严格。
快闪商业展示空间所需要的“点”就是设置魅力,在一开始就让消费者感到商品的魅力,可以将流行商品、话题商品和季节性商品作为主要推广卖点,用陈列展示出所追求的精神,制造趣味性或者情怀式的主题化场景体验,因地制宜的提高消费者的兴致。
陈列区域既是一个场景,也是一家店的商品置放处,就可以在这个区域进行主题化设计,向消费者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
店面形象是品牌形象所最能展示的区域,是人与品牌最直接的接地,入口和店面的设计要明确品牌理念,以及整体的品牌形象作为指导,突出品牌的文化和特质,简单明了地展示商品。而标签化店面形象,是指给予快闪商业空间标签化,由于快闪商业空间的时限性特点,所以需要让消费者在还未进入整个消费过程前,就可以瞬间了解所想要表达的主题。一般快闪展示空间外侧需要设置消费者等待区域,不占有公共通道的前提下,与整体造型融入。
快闪商业空间视觉启发区中最能突出品牌形象的莫过于招牌和营销导视。招牌主要是用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和配色上要服从整套的品牌形象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品牌公众的认知度,从而达到品牌推广作用,还具有灵活的时效性,非常适合快闪商业空间展示之中运用。
品牌商若想一直保持品牌形象的活力与生机,就不能缺少创新思维。快闪商业空间展示中品牌形象塑造就能使品牌商在这个信息充溢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达到提高品牌商的市场竞争力的效果。在快闪商业空间展示中品牌形象塑造上首先要以消费者为重点,以消费者作为出发点,使消费者具有情绪上的共鸣,满足消费者感受上的需求,使消费者产生粉丝效应。其次要持续性创新,持续性与及时性互为因果,二者并存,品牌形象要跟着时代的变化一直发展变化,只有一直坚持品牌创新,才能满足市场与消费者需求。最后品牌商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使付出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