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贵州意蜂养殖业的兴起与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关系

2020-12-20 16:56杨成
蜜蜂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蜂蜜蜂贵州

杨成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全球生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在锐减,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饲养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的经济效益比中华蜜蜂(简称中蜂)高,因此,我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量引进意大利蜜蜂。贵州省也于20世纪初引入到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地饲养。然而,一百多年来,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形成激烈的种间竞争,导致中华蜜蜂数量锐减,分布区域不断缩小[2]。依靠中华蜜蜂授粉的植物由于失去了授粉媒介而无法繁衍,以至于出现生存困难乃至灭绝。而以这些植物生存的昆虫、动物又由于缺乏食物逃离本地或者死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意大利蜜蜂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隐形杀手。

1 意蜂的引入与中蜂的减少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地球上生活着9种蜜蜂。能够大规模饲养的蜜蜂却只有2种,一种是东方蜜蜂,另一种是西方蜜蜂[3],而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1个亚种,意大利蜜蜂则是西方蜜蜂的1个亚种。

徐祖荫把贵州中蜂又分为2个生态类型:云贵高原生态型和贵州山地生态型。云贵高原生态型主要分布在赫章-水城-盘县一线以西地区;贵州山地生态型分布于织金-镇宁-册亨一线以东,贵州山地生态型分布最为广泛[4]。

1896年,西方蜜蜂先后通过苏俄、日本、美国3条途径传入中国[5]。“与中蜂相比,西蜂(意蜂)不但能生产蜂蜜、蜂花粉、蜂蜡和蜂毒等蜂产品,而且还可以生产中蜂不能生产的蜂王浆和蜂胶等蜂产品”[6]。因此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引进意蜂和饲养意蜂的热潮。“1896年东北出现活框饲养黑蜂,1927年黑蜂发展到2万多群;1900年新疆开始活框饲养黑蜂;1912年安徽开始饲养意蜂;1913年张品南的三英中蜂场开始饲养意蜂,并从日本购入巢础、分蜜机等养蜂机具及养蜂书籍等,致力于活框养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天津农事试验场、北京农事试验场、江苏华绎之等陆续引进西方蜜蜂,应用并推广活框养蜂技术。1928-1932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意蜂30万群,其中1930年华北地区进口11万群”[7]。受华北、华南各地盛行引进意大利蜂饲养的影响,贵州亦引进意蜂[8]。1926年,贵州实业厅曾发训令,提倡开办养蜂教育,饲养意蜂,并要各县知事“广为布告,并于实业局内查酌举办,以资倡导”。1936年,天柱县杨昭荣、杨宗权与罗盛德等曾由湖北运回意蜂12群,开始饲养和繁殖并大力推广。1 948年,贵州省建设厅还向省内各专员公署、农业改进所等转发了国民政府农林部颁发的《养蜂场登记规则》[9]。说明当时贵州养蜂业已经遍及全省。到1964年,贵州意蜂发展到2 000群,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3.5万群。20世纪80年代初期,意蜂饲养陷入低潮,降至1万群;2005年又达到6万群[10]。

意蜂在扩大种群的时候,中蜂数量却在急剧减少,分布范围日益狭窄。近百年来,中蜂数量和分布面积至少减少75%,且大都呈分散状态[11]。据杨冠煌先生研究,近百年来中蜂大量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引进外国蜜蜂品种在中国饲养造成的结果[12]。在引进的品种中,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的竞争最为激烈[13]。首先是意蜂个体大;其次是意蜂每一群都是强群,数量达3万只左右;最后由于意蜂更适合人类集中饲养,给中蜂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14]。

意蜂是怎样造成中蜂数量减少和分布范围缩减的呢?杨冠煌先生认为至少有以下4种原因:第一、当蜜源植物开花结束后,野外可供采集的花蜜缺乏时,意大利蜂为了食物,潜入中蜂群内,杀死蜂王,然后掠夺巢内的存蜜,从而导致中蜂蜂群消亡。第二、据测定,意蜂的蜂王交尾的信息素,有3种主要组分与中蜂相同。当中蜂处女王在空中交尾婚飞时,中蜂雄蜂和意蜂雄蜂会收到同样的信息,意蜂雄蜂会对交尾进行干扰,导致交尾成功率降低,从而影响中蜂的正常繁殖。第三、意蜂带来的病虫害,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等。意蜂对这些病虫害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抵抗力,危害不是很严重。而中蜂则是第一次感染这种些病虫害,由于没有抵抗力,因此,只要感染上,其死亡率极高。第四、由于意蜂产蜜量高,产品多样,经济收益比饲养中蜂大,因此,中国农民大都放弃中蜂饲养,争相引进和饲养意蜂,这也是导致中蜂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15]。

国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意蜂凭借其种群数量优势,具有驱赶其他蜜蜂进入自己采集区(一般是大宗蜜源区域)采蜜的特征[16],这样就迫使中蜂只能采食蜜粉较少、质量较差的蜜源植物,最终导致中蜂食物减少,种群繁殖能力下降[17]。其次,意蜂个体比中蜂大,采食能力比中蜂强,集中连片的大宗蜜源被意蜂所占据,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在单位时间内中蜂的采食量。从而意味着中蜂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寻找食物以供其生存,降低了其生存能力[18]。最后,经野外实验表明,在同一个灌木丛中,中蜂出现的频率与意蜂出现的频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即意蜂影响了中蜂的采集效率和访花率[19]。

意蜂导致中蜂数量剧减和分布范围缩小,已经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由农业部主导、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主持的“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实施到了第二期。至2009年时止,国家已经建有1个蜜蜂基因库(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3个保种场(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原种场、辽宁省蜜蜂原种场、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1个保护区(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保护区为第一个国家级蜜蜂保护区)[20]。除此之外,部分省市县乡也成立了大小不等的中蜂保护区或保种区。

2 中蜂与本地植物的关系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分布与生存方式都是经过千万年相互协同进化的结果。虫媒花植物与传粉蜜蜂的进化过程属于生物进化史的特例,即一对一的协同进化,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面,植物因为昆虫的活动而完成了授粉受精作用,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另一方面,对昆虫来讲,植物的花或其他器官所分泌花蜜、散出的花粉成为其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蜜蜂则进化到专食花粉、花蜜的程度”[21]。然而,由于世界各大陆植被区系差异较大,蜜蜂种类不同,因此,它们的采食对象、方式、行为互有别,在各自分布的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相同。换句话说,由于蜜蜂是一对一的协同进化,中蜂能给一些特殊植物授粉,意蜂却不能;而意蜂能授粉的植物中蜂也不一定能行。其具体区别如下:

第一、采食对象各异。中蜂嗅觉灵敏度比意蜂高,易于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蔷薇科、漆树科、山茶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葫芦科等。这些种类的植株分散、矮小,多生长在遮阴处。开花时,中蜂是主要的采访者,意蜂却很少去采访。如果中蜂减少或消失,必定会对这些植物的授粉造成困难或繁衍中断,从而导致一些物种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灭绝,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第二、出勤时间有别。在同一采集区,中蜂比意蜂每日外出采集时间和回巢时间要早和迟2~3 h,并能在微雨和雾天进行采集[22]。这一特性有助于给一些在早晚、微雨或雾天开花的特殊植物授粉。意蜂或其他昆虫却无法给这些中蜂专一性植物授粉。随着中蜂的减少和消失,这些特殊植物也随之灭绝。

第三、采食的量不同。由于意蜂采食量大,它们往往只喜欢采食集中连片的大蜜源,对于蜜粉少的植物则一般不访问。再则意蜂定向力较差,易迷巢,距离稍微远一点大蜜源,它们也不一定能采集到。而中蜂则个体小,行动敏捷,行动速度快,大蜜源、零散蜜源都能采食。这就保证了植物多样性的均衡分布。

第四、抗寒耐热能力有高低。意蜂抗寒耐热能力比中蜂差。中蜂在6.5℃时就能出巢采蜜,而意蜂要13℃才出巢[23]。且中蜂可以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生存,意蜂则无法正常越冬。随着中蜂的减少,将会严重影响一些开花较早或较迟的植物的授粉,从而导致面临灭绝的危险[24]。一般认为,中蜂的耐热和抗寒能力较意蜂强,所以中蜂的活动能力与活动时间远远大于意蜂,其生存能力自然比意蜂强[25]。

通过以上对中蜂和意蜂采食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中蜂消失,中国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必定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物种灭绝。据相关研究显示,就目前人类所知的植物中,有近80%以上的显花植物依靠昆虫授粉,其中蜜蜂又占85%。尤其是果树,有近90%的都要依赖蜜蜂授粉。在所有的显花植物中约有17万种依靠蜜蜂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授粉,繁育困难、濒临灭绝的植物将达4万种之多[26]。而中蜂几乎可以为近4万种植物授粉,因此,中蜂在我国生态系统中具有外来蜜蜂不可取代的作用[27]。贵州生物多样性丰富,素被称为“动植物王国”,是我国四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占贵州国土面积73%以上的喀斯特植被,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但该种生态系统有一特征,即如果生物多样性降低,将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退化,形成不可逆的“石漠化”景观。这不但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困难,还会影响到整个西南生态屏障的储水能力,以及长江、珠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和水位的变化。

3 意蜂引入之思考

近100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和饲养意蜂,导致中蜂数量减少和分布范围缩小,伴随而来的则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在这一过程中有政府的倡导,有科技人员的推广,也有养蜂人的利益追求,还有市场需求的推波助澜。如果要追究责任,我们是应该责怪政府的目光短浅?还是迁怒于科技人员的知识狭隘?亦或是诅咒养蜂人对金钱的贪婪?是,又都不是!其原因如下:

第一、西学东渐与中国养蜂业的发展。19世纪初,西方的技术和科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国人起初认为西方的这些新机器、新技术、新思想都是“奇技淫巧”,登不了大雅之堂。经过2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慢慢转变观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后来的“中体西用”,最后到“科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如胡适先生说的,“在那个时代,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无论守旧和维新,人们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28]。在这种大背景下,引进意大利蜜蜂饲养和使用国外的养蜂器具都被认为是“科学”的象征。从20世纪初以来,不管是民间还是中国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宣传和引进西方蜜蜂。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养蜂业迅速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蜂国家。到目前为止,中国年产蜂蜜25万~30万t,蜂王浆4 000 t以上,蜂花粉3 000 t以上,蜂胶400 t、蜂蜡4 000 t以上。中国成为世界上蜂群饲养量最多的国家,蜂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29]。为我国创收外汇1亿~2亿美元[30]。在这种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地忙于扩大养蜂、争创外汇的“大好形势”下,谁会提出饲养意蜂会导致中蜂消失或灭绝的事呢?即使有人提出来了,又有谁会在意呢?特别是GDP长期处于全国排位最后的贵州[31],在发展经济主导一切的观念下,少几个物种又算得了什么呢?整个贵州社会的认识水平、生活水平与生态文明社会的距离还差得远呢!

第二、小农经济社会对利益追求的现实性。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小农经济也称“个体农民经济”。它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这样的经济形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所有的生产活动都以家庭利益为目的。集体的、村社的、地区的、国家的都不会被纳入到其视野范围。或者说他们只关注与自己家庭生产、生活、繁衍的事情,其它都被视为“闲事”。饲养意蜂比中蜂利润大,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他们理所当然地放弃中蜂转而饲养意蜂。至于引进意蜂会导致中蜂灭绝,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并最终造成本地生态系统的恶化,影响他们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等事情,他们从来不去想,也无法想到这些事情。他们只知道饲养意蜂比中蜂收入多,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对于小农经济社会成长起来的他们,这无可厚非。曾经有人批评农民的这种唯利是图、目光短浅及愚昧无知,可是谁又能知道饲养意蜂会引起中蜂灭绝呢?科研人员预测到了吗?政府提醒过吗?他们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求农民做到呢?何况“趋利”乃人之本性呢!如果连“利”都不“趋”了,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将不复存在,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将失效。

第三、意蜂产品的多样性,技术的易操作性。从商品的角度来看,意蜂除了中蜂能够提供的产品外,它还可以生产蜂花粉、蜂王浆、蜂胶等产品,这些产品的价值远远高于蜂蜜,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极大。中国农民一般仿照野生中蜂喜欢栖息于树洞、岩孔等特点,采用圆筒木挖空中心后做成蜂桶。但是这种蜂桶不便于检查桶内蜜蜂的生存状况以及病虫害的清除,更为主要的是,在取蜜时,对蜜蜂的伤害比较大,尤其对蜜蜂的幼虫是毁灭性的。意蜂采用活框饲养法,既可随时观察箱内情况,又可及时清除箱内的病虫害,还可以控制蜜蜂育王的时间。由于意蜂的子脾与蜂蜜的储存巢是分开的,在使用摇蜜机取蜜时,对子脾的伤害较小。因此饲养意蜂的规模容易扩大,经济效益较高,中国农民争相引进意蜂饲养。这也是意蜂不断增加,中蜂日趋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蜂的消失或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社会出了问题,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某一类人或某一个阶层。而应该对我们的发展思想,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深刻反思,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我们还以直线式思维来讨论或探寻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和广泛的思考,可能我们得到的答案仅仅只是表面的或浅层次的原因。比如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目前仍然在以每年2 500 km2的速度快速蔓延[33],其原因无非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种。自然原因已经被科学家们排除掉了,剩下的就是人为原因。但人为原因错综复杂,哪一个是主因,哪一个是次因呢?考虑到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也是近一百多年来才出现的问题,与中蜂减少或灭绝的时间基本吻合,因此是否可以推断“石漠化”的日趋严重与中蜂减少或灭绝有关呢?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推测,两者是否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除此之外,中蜂的消失或灭绝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它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传统中蜂养殖技术的失传,以及人们因长期饲养中蜂形成的一些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人际关系等[34]。一种小小的蜜蜂就会引起如此之多的生态、社会问题,确实让人无法想象。

猜你喜欢
中蜂蜜蜂贵州
简易中蜂采水碗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贵州,有多美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蜜蜂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野生中蜂的诱捕
蜜蜂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