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援湖北,天津全力以赴。截至2月23日,13支医疗队、1295名医护人员逆行千里,为湖北带来希望,为患者带来温暖。
此刻,千余名天津援鄂在汉医护人员分散在武钢二医院、江岸方舱医院、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方舱医院、武汉一医院重症病区,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护理,以及特有的爽朗和骨子里的乐观,激发患者战胜病魔。
来武汉前,即便已经无数次想象过病房里的情景,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护士、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韩静第一次走进武钢二医院隔离病房时,还是心酸地流泪了,“大部分病房连灯都没开,敲门也没有回应。”
蓟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刘兆敬说,刚来时,在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里,见到最多的也是无助和恐惧。
一天,刘兆敬发现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在床边偷偷抹眼泪,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害怕。刘兆敬轻声安慰说,只要安心配合医生治疗,很快可以出院。
“她盯着我问,是吗?我坚定地点点头。”刘兆敬说,明显感觉到对方的眼睛里有一道光闪过。
这个期待,烙在了天津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心上。
“远离亲人,我们成了他们的支柱;背井离乡,他们成了我们的动力。”虽然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行动不便,但在江岸方舱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95后女孩刘梦月还是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琵琶行”。
那天,天津医疗队为2月份过生日的患者举办了一次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刘梦月发现一位老奶奶在一旁悄悄地掉眼泪。“想着让奶奶开心一点,就跳了。”刘梦月说,虽然跳完已经喘不过气,但看到奶奶笑了,再累也开心。
刘梦月说,希望自己能成为方舱里最开朗乐观的“小太阳”,工作之余带着患者们锻炼身体,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把年轻人的朝气和乐观传递给大家。
有次,天津市静海区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单昆进入红区时,看见一位老人独自蹲在病区走廊的角落里。怕老人着凉,单昆搀扶起老人回病房,没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让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这位老人是轻症患者,病情并不重,但因为进入隔离区没有家属的陪伴,感到特别孤独。”
采访中,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的曹颖提到了护理事业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把死亡率由50%降到2%的故事。
“南丁格尔采取的措施跟现在比起来要更简陋,但她之所以能把死亡率降到那么低,其实是给予了患者更多的爱和关注,让患者从精神上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她说,这对于战胜疾病是最有用的。
这些天,从武钢二院、从江岸方舱、从重症监护室,治愈出院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2月22日10时,在武钢二院住院最久的新冠肺炎患者付先生,在接受治疗27天后,治愈出院。
出院前,付先生特意和天津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合影留念。他说,要发给还在另一家医院住院的妻子,告诉她不要害怕,身体倒了精神不能倒,配合治疗就能康复。
越来越多治愈的病例也给还在治疗的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每次进出病房,我们说一声‘加油’,患者道一声‘谢谢’,互相的善意让病毒退却黯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呼吸科护师张硕说,当下抗疫特效药,就是医、护、患内心那股对抗病毒的信心,三方众志成城,相信“信仰”的力量。
(文章转载自《湖北日报》2020年2月25日全媒记者:张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