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近些年,随着社会史研究的“目光下移”,过去曾为史家所忽略的底层社会群体得以获得关照和研究。以往学界对底层社会的研究多集中于码头工人、人力车夫、娼妓、乞丐等群体,流动摊贩作为近代城市发展的伴生群体和商业末端,受到的关注程度较低。
三峡大学胡俊修教授主持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出新著《流动摊贩与中国近代城市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是对近代城市底层社会研究群体的有益拓展。该书以流动摊贩为中心,多维呈现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的丰富图景,不仅“重构”了流动摊贩与市民生活的日常图景,而且以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和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两个典型事件,观察流动摊贩与城市社会的冲突与调适,挖掘背后的多种复杂因素,探析近代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及其演变,并进一步梳理近代城市对流动摊贩群体开展的市政管理规训相关制度与实效,体现了史学研究的现实关照。
流动摊贩作为伴随近代城市发展而壮大的社会群体,其来源构成、谋生手段、生活起居状态、结构和分布,及其与城市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部分学者曾做出过碎片化描述,但未有整体系统性呈现。
胡著深入挖掘各类史料,综合档案、报刊、方志、老照片、文物、民间歌谣、回忆录、口述资料、文学作品等多重历史证据,尤其是对竹枝词、文人散文等文学性史料和历史照片的挖掘,再现摊贩的日常生活面相。藉此,胡著从社会生活史的视角较为系统、全面展示了流动摊贩群体的来源构成、经营时空、生存技艺、收入状况、“职业”前景、家庭生活、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图景。以此为基础,胡著深描流动摊贩群体对近代市民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从声音、味道和娱乐等层面详细勾勒了流动摊贩群体对城市文化的嵌入性影响,这种嵌入实则构成城市记忆的重要元素。
作者的人文关怀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尽量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勾勒历史,但仍饱含人文情怀和悲悯之心,以大量史料(如民国时代诸多名家的文章和诗歌)展示了摊贩群体生活的艰辛和酸楚,体现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和同情。
在同情摊贩群体生活之艰难困苦的同时,胡著客观揭示了摊贩群体与城市生活的不和谐因素,包括对城市卫生、饮食健康、交通出行、诚信市场秩序等领域的负面影响,乃至暴力暴力伤害市民生活等。从市民视角看,市民对流动摊贩群体既有善意与同情,也有部分市民对流动摊贩鄙视乃至加以肉体和精神伤害。
作者这种目光向下的史学眼光、勤恳搜罗各类史料的学术作风、力图全景勾勒流动摊贩生活与城市互动的严密逻辑和浓郁的人文情怀以及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时时打动着读者。
近代城市社会,不同群体在各种历史情境登上历史舞台,展现出群体的特性和时代意义。胡著选取了汉口摊户风潮和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作为典型案例予以解剖,并做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这两个案例,前者发生在晚清时期,后者发生在民国时期,在时间段上具有一定代表性。从地域看,前者发生在中部地区,后者发生在东部沿海城市,同样具有典型性。
胡著梳理了两次摊贩群体事件的背景、诱因、发展过程和结果,在追溯历史事件本来面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察群体事件背后的复杂社会因素。作者透视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发现此次群体事件本身依旧属于传统类型的底层民众抗争,其抗争目标、参与群体、秉持手段、各方角色的扮演与博弈、外界舆论的参与等等,无不印证了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面。虽然汉口在近代化方面有很大进步(主要是工业化,包括商贸等领域),但存在现代与传统的杂糅、制度现代化的渐次性、传统力量的延续性等特征。流动摊贩群体生活场景从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但并未摆脱传统乡村社会的宗法、士绅体系,传统的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在过渡中不可避免地重新受到审视、定位和发生改变。但是,这种过渡进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种种曲折、障碍、变数和困难,甚至经常出现反复。这种城乡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杂糅体现在民变中,如作者所言“近代城市民变的传统品格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城乡关系的缩影,也是文化环境与社会结构中传统因素在近代城市生活中的集中反映,呈现出都市里的乡村与乡村里的都市的交错景象”。
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的社会治理呈现出一定的进步。流动摊贩群体与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市政当局、媒体等各方展示了更多的对话及沟通乃至柔化处理的诚意与行动,由此减少了社会动荡导致的损失。1946年事件中流动摊贩群体已经勇于直接为自身诉求与当局直接沟通,此次事件为中国共产党动员城市底层民众走上革命自救道路提供了一个契机。
胡著透过两次典型的流动摊贩群体与城市管理的矛盾诱发的群体事件,深刻分析了国家公权力使用、近代城市治理、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各方利益博弈和群体事件的阶层属性。作者透过历史表象,探析史实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与时代演进,彰显出扎实的史学理论功底和缜密的思维分析能力。
胡著在勾勒流动摊贩日常生活场景和剖析1908年、1946年风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到国家权力对流动摊贩的规范化问题,从社会文化史的分析框架过渡到制度史的研究。
晚清时期清政府设立警察局,将流动摊贩管理纳入警察局的职责范畴,开启了政府对流动摊贩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对这种管理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与演进、制度执行情况、政府管理与流动摊贩群体利益的冲突与调和等问题,胡著以代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上海、武汉和成都为实例,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胡著通过详实考证与挖掘,呈现出三地构建的流动摊贩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包含流动摊贩与市政交通秩序的互动规范、流动摊贩资质的申领与管理、摊捐的收取标准和程序、摊贩自治组织的建设等,还包括不同行业流动摊贩的食品卫生、度量器具、文艺表演内容之规约。
市政当局对流动摊贩的管理目标无疑是尽量减少流动性,以固定摊位替代流动摊贩,以集中市场为统一场地、借助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协调行政管理与摊贩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即将流动摊贩转化为固定摊贩。基于此,胡著研究了民国时期武汉菜市场的萌发、建设、规制、调控以及公权力与民权之间的互动,以此为视角观察城市治理能力的发展与流动摊贩群体生活的演变。
史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还原历史真相,而且还在于对当今乃至未来有所镜鉴。国家对流动摊贩群体的制度化管理和引导流动摊贩向固定摊贩的转变及规制、平衡市政建设与群体利益的关系、调适公权力与民权的冲突,这种种探索和实践对于今天市政管理依然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胡著创新性地以学术界关照不够的流动摊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挖掘、案例剖析和制度史研究,将看似纷繁、杂乱的流动摊贩群体进行条分缕析,“重构”了流动摊贩群体生活工作的图景,并剖析群体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存困境与各种抗争,进而探究城市治理与市政当局对流动摊贩群体的体系化管控和引导及调适,探究了流动摊贩群体的“真意”。可以言之,在流动摊贩这个研究领域,胡著基本完成了“史学工作者的任务”。遗憾的是,作者对流动摊贩治理的制度史考察,过于宏观抽象,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在表达与实践的距离上,在具象的呈现上,有所欠缺。
流动摊贩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对其管理与引导依然是城市治理的一个困惑点。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城市流动摊贩群体不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也体现出深沉的现实关怀与史学一贯的经世取向,期待更多学者来关注摊贩群体与市民生活,发出更多理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