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李静 沈雪云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具有很强的人际传染性[1-2];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4]。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原有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0 余人,疫情发生后又承担了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海河医院血透室转诊的部分患者的透析治疗任务,共计透析患者430 余人。 血液净化中心依据国家卫计委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相关防控指南, 制定出针对疫情期间的接诊制度及流程,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每日排查报告制度。 采取每名患者固定透析时间、 微信预约、 分时段错峰上机; 固定陪伴家属; 严格执行患者体温三级筛查制度、及时鉴定与排查、疑似病例单间隔离透析等应急管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血液净化中心依据疫情防控的工作种类进行人力配置与调度[5],共分成4 个小组:接诊防控小组、后勤消毒小组、培训小组和隔离小组。 其中接诊防控小组对进入医院的患者和家属执行预检分诊流程、体温监测登记等, 包括详细评估其透析间期有无与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病例接触史;有无发热、乏力、胸闷、气促、腹泻史等流行病学史;进入医院的所有患者及家属需要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记录; 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签署新冠肺炎防控告知承诺书,了解相关责任及需要履行的义务。 消毒小组负责医护人员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的发放及使用登记,按工作时间控制医疗物资数量,避免浪费;负责治疗及诊疗区域范围内整体环境、 物品消毒的实施及监控。 培训小组负责对全员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手卫生操作规范、消毒液配置原则及隔离患者进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操作的防护流程的培训及考核;紧跟防护指南的更新,全员及时掌握最新防控知识与要点并通过考核; 对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感控知识的宣教。 隔离治疗小组负责将体温高于37.3 ℃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鉴别诊断; 负责经发热门诊鉴别诊断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仍有呼吸道症状或发热患者在隔离单间内固定机器进行的透析治疗, 观察2 周后再次经发热门诊鉴定排查后方解除隔离, 在常规环境下进行治疗; 同时负责疑似患者在发热门诊隔离诊断期间的CRRT 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 血液透析患者无法像普通民众一样居家隔离, 必须每周3 次至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患者因本身疾病原因,抵抗力差, 属于病毒易感人群; 同时透析中心人员密集度高、暴露风险高,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前进行三级体温筛查制度, 即接诊大厅初筛-进入透析中心治疗区域前复筛-透析治疗上机前最后筛查; 在治疗进行中每小时进行生命体征及体温的监测,每一个环节的防治都要落实到位;患者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及进行治疗全程中佩戴口罩、 进行手消毒, 严禁在透析治疗中饮食及摘脱口罩,加强对患者家属的防控管理。 向患者家属发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宣传手册, 安排接诊小组护理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宣教; 疫情期间患者往返透析中心需固定家属陪护; 对患者及其固定陪护家属进行信息登记, 对患者家属做好体温实时监测、 实时记录、每日总结、每日上报。 建议家属将患者送至医院后及时离开以避免人员聚集。 鼓励家属督促患者居家自测体温,体温≥37.3 ℃或有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者应及时通知血透中心并前往本院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鉴定诊断, 经排查后有明显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者仍需在隔离单间内进行固定机位透析治疗2 周, 经鉴定后排除为新冠肺炎感染者方可解除隔离,正常透析;疫情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除接受天津市卫健委分配至我院的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取消院外患者的临时性透析治疗。
每个透析治疗区域内均配置高效能空气消毒净化器;每班次治疗结束后进行开窗通风30 min,以加强清洁消毒及换气频率; 严格执行两班透析之间患者清场制度; 每班次透析治疗结束后用有效浓度为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地面、 透析机器表面、患者床单位、过床桌、治疗车及治疗区域范围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对有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的床单位及溅有血液的机器表面及时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的湿巾进行擦拭, 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6];在接诊处、候诊大厅、透析中心入口及各治疗区域内张贴宣教资料,重点告知减少和控制家属陪护;播放正确的手卫生、佩戴口罩的操作视频;对于隔离单间内进行治疗使用的置换液、透析液和药品一人一配置,不得用于其他患者或返回治疗室或库房; 同时由隔离小组固定人员进行治疗及护理。 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医疗器械、 物品及血透机器严格按照防控指南配置有效氯浓度为2 000 mg/L 的消毒液进行表面加强消毒[7]。 医护休息室、家属休息室每日2次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时做好监测及消毒记录。 护士站、接诊台、家属休息室内物品、各处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班次患者上机后, 使用1 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并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利用信息系统制作透析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并进行调查[8];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邀请院内心理科医生进行疏导及心理干预, 对SDS、SAS 测评中分数较高者进行针对性个案辅导。
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并进行针对性演练; 利用医管云平台对医生、护士、技师及护工进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手卫生操作;正确使用医用防护用品,工作期间全程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及帽子, 在进行上下机、血管通路换药、穿刺或护理时,需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护目镜或面屏及一次性医用手套,工作服每日更换;如在隔离单间工作,应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治疗区的要求执行。 需着隔离衣、佩戴护目镜、N95 口罩及一次性医用手套;对所有工作人员每日测2 次体温,体温≥37.3 ℃或有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上报并按规定进行鉴别诊断;工作人员实行分时段进餐, 减少工作人员在进餐时的聚集及暴露。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原因抵抗力低属于病毒易感人群,加之透析中心治疗区域内人员密集度高、暴露风险高,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减少聚集性医疗活动;加强家属及患者的宣教,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活动轨迹记录;严格执行体温三级筛查管理及流行病学调查,做好透析患者及家属的管理,落实好固定家属陪伴制度;严格执行两班透析期间患者清场制度,做好治疗及诊疗区域内环境进行通风换气及物体表面消毒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未发生过院内感染事件, 消除了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随访患者满意率数据由原来的94%升高至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