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运用

2020-12-20 02:28阳城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
门窗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过程施工人员工程项目

张 鹏 阳城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

1 前言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投入资源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出现进度延误、质量不达标、成本上升等不良现象,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各参建单位利益都会受到损害。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建筑企业必须要积极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从项目立项开始直到竣工为止,确保任何一个环节都处于严密的监管之下,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排除安全隐患,促使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达成一致,那么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随之增强,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和光明。

2 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2.1 优化资源配置

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理念,有利于准确把握资源使用情况,思考目前资源配置和使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制定优化方案,科学调度人力物力资源,保证材料的供应充足,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竭力减少施工矛盾和冲突,并在施工任务完成后安排材料、设备、各工种人员及时退场,这样建筑工程施工就会井然有序,资源利用率相对更高,施工活动能够得以稳定安全开展。

2.2 实现科学管理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对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纠正了建筑企业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质控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运用先进管理技术,增强了全体人员的责任心,有效防范了质量安全事故的滋生。建筑企业将免于遭受经济损失,还能在社会上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行业地位将不断上升。

2.3 扩大工程效益

长期以来,经济效益最大化被视为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最终目标,企业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会想方设法的控制施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还会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后期返工和重建。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运用了全过程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任何不良问题都会得到专业的及时妥善解决,成本控制更加有效,工程效益随之增长。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3.1 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些建筑企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详细说明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导致有些人员产生了错误认知,认为管理工作应该由管理人员全权负责,自己只需要配合他们的工作即可,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得人员违规操作问题屡屡发生,给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再加上管理机制中没有引入奖惩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得不到认可和肯定,他们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将会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

3.2 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都不具备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不能够严格监督和控制施工质量,甚至会私自违反施工方案,致使施工质量难以达标,后期不得不返工重建,酿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筑企业现有设施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施工现场的警示牌残缺不全,无法对施工人员产生警示作用,平时也没有注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对于安全风险的防控不及时、不到位,出现安全事故时手足无措,由此造成了人员伤亡数量居高不下的问题,将会给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4 建筑工程项目中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为了保证全过程管理模式能够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出良好作用,用于控制项目成本,增加效益利润,应该将全过程管理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项目前期、施工过程和竣工阶段,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点如下所示。

4.1 项目前期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管理是重点和难点,能否做好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工作,对材料质量和价格实施严控,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切身利益。以往部分建筑企业忽视了项目前期管理,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供应不足,质量较低,与施工要求不符,各方主体利益不明等不良问题,极大的延误了施工进度,同时还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这给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要想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高效开展,应该在项目前期着重落实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投标管理。投标管理的落实可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实力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情况拟定投标文件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技术要点、施工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让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变得有理有据,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工程造价也能得到一定控制,凸显了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2)加强合同管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签订多种多样的合同,与材料设备供应商、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等订立盟约,这些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对合同双方行为严加约束,在出现经济纠纷时也会成为重要的判别依据。应用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加强合同管理,监督合同另一方是否履责,维护建筑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顺利展开大有助益。

(3)加强材料管理。材料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基础,工程建设中对于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等都有着严格要求,任何一项疏忽都不应存在,以保证材料完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所需。运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对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进行把控,与优质材料供应商合作,多次检测材料质量和性能,严禁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为材料建立档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能得到一定控制。

4.2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策略

4.2.1 加强工程技术管理

运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防范建筑质量病害的滋生,还能强化施工进度控制效果,建筑企业应该深入分析项目资料并结合实地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对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以验证,证明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后才能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正式施工之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传授给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增加他们与岗位的契合度,避免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减少主观因素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

4.2.2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首先,对材料质量予以严格控制,安排专人负责采购和保管施工材料,材料进场时清点数量和种类,检测材料质量,发现质量低劣的材料或者是因保管不当变质的材料要弃之不用,与材料供应商协商退换事宜。进场后的材料要建立档案,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记录清晰,以便及时采购新材料,保证材料供应的及时、充足,材料质量与施工要求完全相符,以免拖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危害施工质量。

其次,每道工序施工后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倘若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要立即采取措施改进,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坚决不允许忽略质量检测工作,或者进行跨工序作业。检测合格的工序要由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共同签字确认,以便后续发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的找到责任人,可以唤醒施工人员危机意识,使其严格控制自身操作,提高工序质量,这样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也会得以大幅提升。

4.2.3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力度,每个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安全帽,从事高空作业和特种作业时都要将安全设施配备齐全。经常检查施工现场作业情况,排除安全隐患,维护施工安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还可以采用状态检修的模式,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性能,降低设备故障几率,减少设备维修成本,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稳定,能够为建筑施工提供便利,推动施工活动高效率进行。

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岗位施工人员的施工内容来讲解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性,还要借助技术考核活动来检验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能力及对安全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各部门人员就会及时作出有效应对,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抢救机械设备,迅速抵达安全区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4.3 竣工阶段管理策略

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充分表明了对竣工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尽管施工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可是管理工作仍要继续进行。我国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验收标准和结算要求均有着详细说明,在建筑工程完工后分别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检查,遵循相关技术性文件,包含竣工图、施工合同、质量验收规范等,尤其是工程量、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质量都是重点验收内容,认真核实工程量,保证工程量完全无误。验收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然后再次核查,直到确定质量达标为止,彻底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此外,工程造价的计算也要足够细心,将各项支出汇总,还要检查票据是否完整,存在疑义的要由相关人员及时说明,确保竣工结算的准确性。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种必要举措,给实际工作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企业应该在项目前期做好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和材料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竣工阶段强化质量检查和造价结算,争取将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规范人员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力,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全过程施工人员工程项目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