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晰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并且随着建筑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建筑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被延长。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管理,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计的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建筑企业会在同一时间接受很多施工项目,为了保证施工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施工人员需要来回调动。同时,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施工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度比较大。此外,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施工项目还没有完成,有些施工人员就离开,从而导致施工的连续性比较差。施工单位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比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多种不同的施工技术,其中防水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防水施工技术能够保障建筑居住的安全性,确保建筑的功能能够发挥出来。防水施工技术使用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防水材料的质量。所有的防水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根据建筑不同区域科学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材料的供应情侣,选择先进的防水材料,提高建筑的防水效果。第二,强化防水材料质量检测。一般情况下,防水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经过两步,首先采购人员在采购的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的质量标准,对防水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其次,防水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质量检测人员再次符合防水材料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批次防水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做好防水材料等测试工作。第三,提高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防水材料的敷设原则进行敷设,防水材料敷设前,施工人员要将地面清扫干净,避免杂物的出现导致防水材料敷设不平整。其次,根据防水材料的敷设步骤进行施工,保证所有区域都敷设完整。最后,进一步检查防水材料的敷设效果。
电气接地是保证所有电器设备能够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为了不出现跑电漏电等严重的问题,提高建筑工程后期用电安全,必须严格控制电气接地技术的使用。电气接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要检查电气设备,认真审核电气接线图纸。地线连接必须采用并联的方式,施工人员必须提起注意。第二,(1)结合建筑内部情况来确定线路布局,并确保接头连接牢固。(2)加强线路查验。验收人员必须仔细检查电路,并对每个接线点进行核查,只有符合相关标准,方能验收通过。
钢筋是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关乎建筑稳固性,要严格把控钢筋加工质量。建筑企业派专人调研建材市场,挑选几家具有资质的钢筋生产厂家,对钢筋的性能进行检测,以此挑选出强度大、形变少、耐腐蚀的钢筋材料。从中选择性价比高的钢筋,并与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筑企业要对进场的钢筋材料进行复检,确保钢筋符合标准,再按照工程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加工流程:(1)将钢筋表面清理干净。(2)检查加工设备的状态。(3)根据钢筋用途不同,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以此得到下料长度。(4)弯制钢筋时需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比如钢筋直径要在箍筋直径的2.5倍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弯制工序应当在常温下进行,切记不可加热操作。(5)将加工好的钢筋放到指定位置。
流水施工时将施工人员划分若干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相应投入人员、器械等资源,让建筑工段依次完成。要想流水施工如约完工,需要明晰施工流程:(1)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实际状况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并推测建筑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处理方案。只有细心制定流水施工规划,才能确保施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2)明确施工项目的主次关系。建筑工程包含众多项目,有些是重点项目,有些是一般项目。当项目发生冲突时,优先完成重点项目。倘若时间不足,需紧着重点项目。(3)划分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的工作量要接近段数不宜过多,以缩短施工工期。(4)对各施工段的施工状况进行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再与施工计划进行对比,确保施工活动如约完工。
混凝土属于现代建筑工程经常会用到的材料,因为混凝土自身的良好性能,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仍然有部分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并未对混凝土材料和混凝土施工技术给予高度的关注,使在实际应用混凝土时产生了很多的不足,诸如其强度和硬度不足以及产生大面积裂缝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在混凝土实际进行运输时需要挑选较为平坦的道路,防止产生搅拌不匀称而产生分层的问题。
建筑施工涉及的事务十分繁琐,为了能够理清头绪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高效的施工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施工有序进行,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各项工作井井有条,提升施工的整体协调性。施工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施工环境,要求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并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坚。组建攻坚团队,保障疑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例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制作地点应该尽可能和浇筑点保持较短的距离,因而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规划,保证混凝土的及时供应,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筑,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对工程的基本概况以及施工环节和流程、工程进度等进行明确规定和说明,确定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目标。需要为计划预留足够的时间,避免因紧急情况对施工造成影响,如一些恶劣天气容易对施工环境造成影响,预留足够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情况。此外,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交付。
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管理是施工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采购时要选择实力强、产品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并对材料进行现场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要满足施工要求。除检验相关合作商资质外,还要通过抽样检测,清除不合格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同时,施工现场要做好材料储备工作,加强材料管理,避免因材料保管不当,影响整体质量。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要求选用较好的材质,以减少施工环节中的损耗。
监管到位需多方努力。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组建监管队伍,配足人手,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管活动。监管队伍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懂业务。通过现场巡查,纠正施工错误处。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需要给监管队伍配备先进仪器。仪器的运用可显著提升监管效率,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其次,监理要认真履职,做好监管工作。监理方根据监理流程开展日常工作,一旦发现违规施工,应及时制止,并勒令其改正。在改正过程中实施监督,确保改正到位。监理方要将施工问题进行汇总,在例会上进行说明,以避免问题再次发生。最后,建筑企业成立监管小组,对施工过程进行把控。一方面可提升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另一方面可保障施工进度。只有监管工作到位,才能确保施工行为符合规范,进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只有管理制度完善,才能确保管理行为合理合法。当前施工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是因为制度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首先,明晰管理职责。在制度中要充分体现每个岗位的管理任务,以及需担负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推诿事件发生。其次,明确管理流程。只有管理人员清楚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管理流程的确定有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再次,制定奖惩机制。为了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积极性,需要制定奖励措施。奖励要具备激励性,需要建筑企业事先调查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定奖品。如若管理人员渎职,可依靠惩罚机制对其进行处理,以儆效尤。只有严格治理,才能促进责任心的形成。最后,制定监督机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建立监督小组,以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除了必要的监督机制外,奖惩激励制度也需要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对此,要建立人性化奖惩机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应建立责任落实机制,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将奖惩机制融入其中,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问责机制的建立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对那些安全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形成约束。在激励机制帮助下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争相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激励机制和问责制的确立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其责任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争相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到生产工艺的改进中去,确保工程高质量、如期完成。
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前,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责任义务,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开展施工时,需对施工人员建立检查机制,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要求。具体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建筑企业要想在完全放开的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不仅需要更新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企业应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通过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企业必须健全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加大建筑队伍,以夯实人力基础。加大监管力度,让施工更加规范。通过种种举措打造高效施工管理模式,从而让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