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 懿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基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但其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地质、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指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能保证建筑工程主要结构的施工稳定,对基坑进行支护,能够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深基坑支护工作中,需要对土建工程的机构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从而确保建筑上层建构的稳定,另外,一些高层建筑或者针对一些建筑的下层结构,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对其进行加固的处理也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
首先,明确建筑工程特征属于运用深基坑支护相关施工技术的基础与前提,有关部门要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深基坑支护相关施工技术。其次,为确保施工有序、顺利进行,工作人员要在施工开始前基于建筑场地组织调查与勘察活动,详细记录各项勘察数据,而且还要以已收集数据为基础展开剖析,拟定可行、有效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技术。最后,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类别较多,各种施工技术都有明确的作用与施工范围限制,因此,有关部门在选择相关技术时,要严格根据有关程序进行,随时检查施工进展,确保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就国内现行建筑施工而言,主流深基坑技术较多,但是选择哪类施工技术要综合工程现场自然情况与勘察情况。当下,国内运用成熟且推广范围较广的支护技术较多,有关单位在实际运用中既可以单独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又可以同其它技术相结合。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用地愈加紧张,为了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坑深度和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质量有极高的要求,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用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支护形式,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深基坑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基坑深度较深,施工范围较大,且施工常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辅助施工,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尤其是地下深埋管线以及地下水等问题,都会增加基坑支护的难度。
(1)测量放线。根据已知的基准线控制点,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网点位置应根据工程范围的大小和控制精度来确定。浇筑完第一道护壁后,还要对支护桩位进行复测,并进行数据微调。
(2)成孔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场地必须平整且通道通畅;第一节护壁要比第二节厚120mm左右,应比地面高出150mm,以防止周边土渣坠落,护壁之间的搭接长度应>50mm;浇灌护壁时采用钢筋插实或敲打法使其密实,护壁模一般在12h 后拆除,拆除时应在混凝土护壁上做好标记,作为此桩的垂直度和倾斜等的控制数据。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塌孔问题,一方面应利用降水井降水和集水井抽水来降低地下水;另一方面可在护壁内斜插Φ16钢筋,以提高护壁和土层间的摩擦力。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成型前要制定措施防止其变形,成型后要经验收后方可吊装。安装好后,要预埋好与桩身长度一致的检测管再浇筑混凝土,检测管应沿着钢筋笼边安放。
(4)采用导管或串筒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在2m 以内。浇筑过程要连续,并防止地下水的进入,否则将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还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不得在相邻10m范围内进行挖孔作业。
开挖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然后审阅、分析施工图纸,便于对施工范围内管线埋设、施工环境、施工条件进行清晰地把握,并测量放线定位基坑开挖线和其他位置控制线。最后进行开挖作业。本工程主要是利用挖掘机,从支护桩位置开始进行逐层开挖。开挖时应按照先深后浅、自上而下的原则分段分层进行。分段长度根据土质不同而有所区别,一层杂填土应不大于20m,其余土层不大于30m,分层高度为锚杆层高向下0.5m。由于基坑开挖至标高后,如果耽搁时间过长,将会发生反弹,影响建筑物后期沉降,因此应采取设置支护桩、深层土质加固等措施。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土层崩塌,还要进行喷浆防护。开挖过程中,现场人员要实施巡查以防止超挖。
钻孔过程中应先在标高位置搭设好平台,确保钻孔过程中不会发生因失稳而导致钻孔偏差的问题。对于土质松散的填土,为防止坍孔,钻进时需要应用套管保护孔壁。
灌浆前需要对孔洞进行清理,保证孔洞内无水、渣等杂物。注浆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浆应添加10%压浆膨胀剂强度的水泥砂浆,以确保注浆强度达到M30。第一次注浆结束后应静止一段时间,当水泥砂浆达到初凝状态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此时可选用纯水泥浆,当注孔口出现冒浆现象时,应停止注浆。
当锚固强度达到设计值时可进行锚具张拉。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正式张拉前应先进行预张拉,并且张拉荷载需一步步增加至设计值,不能一蹴而就。裸露在外的锚索还要进行防腐处理。
具体工艺流程:首先是土方开挖,然后进行人工修坡和测量定位,再打入锚固钢筋、绑扎钢丝网,最后喷射混凝土并进行养护。为确保施工质量,本工程中对以下几点进行了重点控制:
(1)基坑采用的钢筋网用通长钢筋与土钉焊牢以加强整体连接。
(2)土钉施工采用干钻机,孔径为110mm。土钉注浆采用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55。
(3)土钉前端设置定位架,安置土钉后,采用0.9MPa 压力注浆。
(4)喷射混凝土前,应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喷射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厚度和均匀度。喷射结束后应根据现场温度情况进行为期7d的养护工作。在坑壁喷护过程中,在保证喷射机性能的基础上,控制好水灰比,一般以0.5为宜。为了防止堵管,还要控制好骨料和含水率。
降排水的目的是为基坑开挖、地下室等工程施工提供干燥的施工环境,并且还有利于边坡稳定。
由于本工程的地下水位不高,拟采用的降排水方案为集水明排。主要措施为防汛墙阻挡基坑外地表水和基坑内通过排水沟汇集至集水井后用抽水泵排出基坑外。具体工艺:首先在四周基坑坡顶及坡脚处应分别设置防汛墙及四周通长排水沟,并且排水沟之间每间隔20m~30m 设置集水井用抽水泵将水排出基坑外。含水层的底部布置长度为500mm 的排水管。由于工程坡顶必须要保证干燥,不得有积水,因此对于坡臂线4m以内的积水坑,应将其抽干。
首先,在施工前的控制。在工程正式开工之前,需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研究,并且对现场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然后运用针对性方式将关注点集中在结合地质报告中,同时也需关注根据周边实际环境实施的专项施工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以及组织施工在具体实施时获得较好效果。
其次,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时,先要关注土方在开挖期间段的降水与排水,保证降水的均衡性。同时需对深基坑附近的建筑物、地下管道、表面沉降等问题进行密切监测,避免施工时意外的出现。并且对土方分层开挖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需秉承先撑后挖、开槽后撑、严谨超挖、分层开挖的原则,并且和当前实际情况结合在一定,保证施工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需对施工结构系统进行控制,在钢筋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就深基坑施工来讲,最重要的问题是安全性,因此应尽量防止边坡失稳的问题出现,在正式开挖时,禁止重型车辆或者是重型机械在基层附近行走。
再次,关注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时的合理组织。好的施工质量与施工组织能够使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弥补,而不好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组织将会使施工设计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需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估计,进而在险情出现时,能够及时实施应急措施。避免措手不及的问题出现,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最后,重视施工验收和成品保护。在施工时,需对各个工序进行严格检查,在此过程中,可以运用旁站监管的方式,避免施工时出现盲目性质。同时施工过程需严格参照深基坑相关规范与验收标准,并且做好对项目施工的验收与检查,强化对已完成施工桩墙的保护,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破坏或者是不必要的扰动问题。
总之,深基坑支护在实施时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安全和长久,并且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施工时应注重安全性,针对区域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工程设计不同的问题,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保证施工时的因地制宜,为施工安全性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