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修俊 杨 军
黄颡鱼在我国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养殖,是一条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今年开春以来,全国各地黄颡鱼都出现了大规模爆发性死亡,事件发生后,各级水产专家都深入一线进行流行病调查,及时调查病情,分析病因,制定防控方案,我们市县水产技术部门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4月26日黄颡鱼疾病诊断报告及5月9日省、市、县三级黄颡鱼爆发性病害防控分析会意见,结合前一阶段防控工作实践,特制定黄颡鱼爆发性病害防控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患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或静卧池边;病鱼头部发红或发黑,体表皮肤溃疡、布满黏液,体色发黄或腐皮脱色;吻端、口腔充血、下颌部、鳃盖充血;鳃丝基本清晰正常,偶见鳃丝肿胀和少许粘液,有少量车轮虫感染;背鳍基部、胸鳍基部、尾鳍有溃烂、炎症;腹腔脂肪积累明显、有时腹水严重;胃、肠内无食物,有时胃充满粘性积液;肠道有充血发红肿胀病变,肛门红肿出血;肝脏失血、脾脏发黑、肾脏肿大坏死、胆囊肿大。大部分患病黄颡鱼有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典型症状,如“头穿孔”病、腹水病、腐皮病等。
实验室分离到多种细菌病原,包括维氏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等。
(一)发病池塘普遍为高密度单养模式,亩产量超过1500kg,密度过大,品种单一;
(二)池塘管理缺乏,水质恶化,水体透明度低,溶解氧低,理化指标超标。池塘冬季基本上未清塘消毒,投放黄颡鱼苗种前未培育浮游生物和有益微生物;
(三)3月底至4月初温度上升期投喂量过大,并且黄颡鱼摄食正常时,保健措施缺乏,没有及时进行预防;
(四)养殖户采用地笼、摊网、拉网等操作导致鱼体受伤,造成致病菌或病毒感染;
(五)疾病发生后缺乏科学诊断,滥用药物,加重病情。
过高的养殖密度、投喂量过大、外在刺激(水质、不当用药及人为刺激)是发病的主要条件,三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鱼体体质下降,免疫水平降低,感染爱德华氏菌和多种条件致病菌引发黄颡鱼爆发性病害。
1.投放鱼种前彻底清塘消毒,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和有益微生物;
2.控制放养密度,池塘养殖模式以亩产750-1250kg为宜;
3.养殖过程中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保持水体适当透明度和充足溶解氧,保证水体处于肥、活、嫩、爽状态;
4.投喂优质饲料,切忌过度投喂,特别是摄食旺盛时要控制投喂量,日投喂量宜控制在1.5%以内;
5.定期添加多维、多糖以及天然植物抗菌(抗病毒)药物,增强鱼体抵抗力;
6.不使用敌百虫、氯制剂、硫酸铜等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同时多种药物混合使用,避免鱼体应激;
7.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在苗种投放时用免疫疫苗浸泡,增加免疫力。
根据池塘面积、水深、水质、水温及天气状况准确计算药量,精准用药。主要有泼洒消毒制剂、内服抗生素及中草药等三种方式。
1.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或者生石灰等消毒剂,杀灭病原体。泼洒生石灰前,测量并确认池塘水体pH值不超过8.5;
2.内服氟苯尼考抗菌药物,参考药物使用说明,确保剂量准确,时间4-5天为宜;
3.内服天然植物抗菌(抗病毒)药物,如鱼腥草、大黄、黄芪、大青叶、板蓝根等的合剂。煮水拌饲料投喂或超微粉拌饲料投喂均可。剂量为0.5g-0.8g/kg鱼体重,连续投喂5-6天。
(一)病死鱼无公害处理。及时捞出病死鱼,生石灰消毒后深埋,避免进一步传染。
(二)养殖工具消毒处理。对养殖工具实行彻底消毒和曝晒,控制染病池塘水体随意排放至公共沟渠,杜绝病原扩散。
(三)尽快上市销售。养殖户可在发病初期及时捕捞健康成鱼上市,减少损失。
(四)尽快恢复生产。养殖户在发病池塘黄颡鱼死亡率超过70%以上时,可采取措施消毒水体,干塘后进行池塘底部消毒,加注新水培肥水质,进行新一轮养殖生产。
(五)保证苗种质量。对新投放的黄颡鱼苗种,要保证苗种健康,从源头控制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