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明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20)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也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国家之一,地震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优化,越来越认识到水工环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发展情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都为指导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下文当中主要结合实践,对水工环地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希望本文研究能为水工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1-3]。
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天然地震,同时还有人为因素导致的地震,如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陷落地震都属于天然地震,特别是90%以上的自然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最为主要的就是工业爆破,这种人为地震造成的破坏性相对较小,而且影响范围有限,在活动断裂部位由于存在复杂的力学因素,时常出现自然地震,要多发于活动断裂带的端部以及曲折部位,和多条活动断裂带相互交叉位置,由于放射性元素在地球内部通过长时间的衰变,会经地壳进行运动而有效的释放能量,伴随强烈的地面震动。地震发生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目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地震感应技术也获得了巨大提升,然而有的地震发生非常的突然于迅速,很难进行有效感应,这是有关部门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地震具有非常强大的破坏性,不仅会导致地面震动发生,同时还会严重破坏地面建筑物,使其发生垮塌,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山体滑坡也是重要的灾害类型。我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地域面积,同时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壳活跃活动区域上,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时常出现地质灾害。基于过去对地震灾害的分析研究,发现地震灾害类型主要都是浅震源、强振动特征,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为了有效控制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地形地貌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陡峭斜坡部位时常发生此类灾害,由于山体结构发生改变,特别是松动的土壤,再加上雨水冲刷会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尤其是活跃的地下水系统,会致使土壤间的粘合力出现大幅下降,增大其空隙,使土质变得更加的疏松,在岩石重力因素作用下,山体结构稳定性被打破,出现移动现象,导致水土流失灾害发生。尤其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山体结构遭受工程建设破坏性越来越大,使得使得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
造成这类灾害的主要因素,和地表土质结构改变和人类工程建设影响与自然因素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引发地表局部发生坍塌,这种灾害尤其是岩溶地带发生比较频繁,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大量的砂石进行采集,使山体结构被打破,特别是过度开采对山体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引发山体塌陷。尤其在地下水土流失发生时,使其保有量出现很大下降,也引发土层下降,加剧山体坍塌灾害的发生。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面采空区塌陷,和采煤过程当中放炮作业都会引发地裂缝问题出现,由于雨水不断冲刷,地裂缝的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很多地区的地裂缝和煤矿采矿工作有着十分大的关联性,采空区由于应力因素影响,引发失衡,加剧了地裂缝问题的发生。如果岩层抗拉极限在顶板岩层内部拉力应力之下时,便会导致上覆岩层发生移动问题,导致地裂缝出现,基岩裂隙水为集聚与煤矿,开采过程当中,会对地下水进行抽取,导致采矿区水位以及含水截止孔隙水压力出现明显下降,导致覆地层压力以及松散土层出现明显的差异性,由于土层拉张因素影响,加重地裂缝问题发生,由于土壤较为疏松,存在很大的空隙,由于雨水冲刷和浸泡和潜蚀、冲蚀,对地裂缝造成不良影响,使其不断的扩大,沉积物和地裂缝出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应当使其承载力有效提升,才能减少地裂缝问题的不断扩大。
地震灾害有着很大的破坏性,不仅会改变原来的地形地貌,同时还会引发建筑物发生倒塌,同时还会导致水害水灾等次生灾害发生,这些灾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阻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发生地震之前,会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预兆信号发生,就宏观预兆而言,很多动物对此有着极强的敏感性,而微观层面的改变,可以通过先进的勘察仪器来发现,在人的正常感官下无法有效获取。预测地震主要可以加强重力监测以及磁场监测来实现,具有非常大的工作范围,而且具有很大的工作难度,工作人员应当对地震预测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检测意识,对地震防治加强相映的管理工作,对于地震前兆信号快速精准的开展监测,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给予最大保障。
对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开采,在开采资源过程中,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规范,在有关规定下对资源开采量科学确定,开采资源过程当中,应当将后续的复垦复绿工作充分做好,针对于一些地质灾害潜在发生区域,应当针对性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开采地下资源过程当中,进一步推进勘察工作,详细周密的勘察工作,能够更好地确保开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后续生态恢复。
同时对预警监测范围力度进一步强化,对崩塌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预警预测,对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给予认真的监测工作,有关监测部门应当对预警监测系统不断的更新和优化,针对一些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域,将预防工作充分落到实处。扩大遥感技术应用范围,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一些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展开重点监测工作,明确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精准的进行监测,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使地质灾害监测部门和水工环工作者的工作难度有效降低,科学合理的预防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过程当中,应当将外围监督工作充分做好,加强全过程管理,科学系统的评估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应对,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严重的损害。
扩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必须要将主动责任充分发挥出来,对保证金制度不断完善,对各工程开发行业过度开发行为严格控制,鼓励相关企业扩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过去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地方财政部门,提供充足资金保障,通过招标形式或者其他渠道,进一步扩大宣传加强有偿环境治理体系构建,通过各种措施应用科学合理的控制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在防治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过程当中,应当认真遵循科学实际原则,将防治工程的作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情况,并结合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的特点以及发生规律,针对性地构建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地面塌陷灾害,应当对开采企业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的布置,河流改道引流,构筑防洪堤,对地下涌水问题科学控制,设置相应的监测网,严密监控地面塌陷问题。发生此类灾害时,应当及时的进行回填,针对性的河流改道,对何朝采取防渗处理,将加固措施以及控水措施充分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当加强非工程性防治,通过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地面塌陷灾害的发生。
在防治采空区地面塌陷时,必须要认真详细的做好勘察工作,充分根据勘察信息数据,将规划预防对策充分做好,对危险区域的建筑物进行搬迁,不可在塌陷区域建设工程,能够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的,必须要首先进行自理。在开展相应的工程建设,当地环境较为恶化,应当对自然灾害加强全面的勘察工作,对勘察区域的环境情况充分了解,扩大地质调查力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防治地裂缝问题时,可以采取避让措施,具体防治时应当将测试手段充分加强,选择距离地裂缝区域较远的位置进行建设,遭受地裂缝破坏的建筑物,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或者将部分进行拆除,有效处理地基,对于一些微破裂地裂缝灾害,应当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对地裂缝发生区域强化巡查工作,有线路痕迹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免有陷穴发生,并回填地裂缝,做好夯实以及防水工作,避免地裂缝不断扩大。
利用回填采矿法,来科学有效的处理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裂缝问题,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特别是一些较老的矿区,加强地裂缝治理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充分考虑地裂缝具有的特征以及引发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利用灌浆处理沉降盆地边缘,对于一些采空区塌陷引发的地裂缝,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进行治理,控制和减少此类灾害发生[4-6]。
水工环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和影响性非常大,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应当具备较强的防治意识,对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以及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开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充分的调查,发挥先进技术作用和经验,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避免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另外还应当将宣传工作充分做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积极性,科学系统的评估地质环境,为环境改善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