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成
无论精养鱼苗还是精养成鱼的鱼池,经过漫长的越冬期,鱼体的体能消耗较大,加之漫长的越冬期,水质静止易老化,春季又有季节鱼病高发期,因此,春季精养鱼池,要减少疾病发生,做到健康养殖,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措施。
春季池塘开化后,选择温度相对较高的晴天中午,用刺激性小的、无刺激的产品(如碘制剂等),对水体进行消毒,降低水体病原体的浓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选用低温的有益菌全池泼洒,使水体中有益菌含量占有优势,池塘中有害菌数量降低或占有劣势,减少疾病发生,做到健康养殖。
当水温达到6℃以上时,就可以开始投饵,选用适口性并针对鱼体大小对营养的需求,投喂科学合理配方的饵料,由于春季温度相对较低,当水温达到6℃左右,每天上午9-10点;下午3-4点各投喂一次,以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逐渐增加投饵次数,投饵量也要从少逐渐增加,目的尽快恢复越冬鱼体的体能,做到健康养殖。
如果池塘底部淤泥较厚,超过20cm以上,加之检测水质理化指标,如果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溶解氧、pH等,有超标现象,除了采取相应措施降解外,使用对应的水质调节剂;还需要进行底质改良,保证池塘底质良好以及池塘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确保越冬鱼体处于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中,有利于鱼尽快恢复体质,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有利于成鱼近期销售,也有利于鱼苗下一步健康养殖。
根据鱼体内外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在饵料中添加系列产品如保肝护胆、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中草药肠炎等产品,早晚各一次,一个疗程5-7天,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做到健康养殖。
成鱼池塘适当时间,行情好时及时销售,获取最大利益。
鱼苗池塘根据存塘鱼苗的密度,适当时候,要及时分塘,但在分塘时要注意,拉网、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操作小心,减少创伤,减少疾病发生。
适时分塘,一是减少疾病发生,二是有利于鱼苗正常生长,做到健康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