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巧云
(广西大学 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今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明显等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农民工城市化依然存在巨大风险,例如,不稳定的工作,城乡人口享受公共服务时的差别待遇,家庭收入受城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等。很多农民工并不愿意把户籍迁入城镇,也不愿意放弃家乡的房产和土地,这样可以保留最后一张底牌,返乡生活有保障,融入不了城市生活时可以有地方撤退。陈旧户籍观念尚未抛弃,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享受着不公平的公共服务待遇。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减弱和缩小,农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7.7%下降到2019年的7.1%,而同期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60.6%,也就是说,我国还有39.4%的人口常住农村,要用占GDP比重7.1%的农业增加值,支撑39.4%的人口生存。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寻求发展,2018年为2.8836亿人,2019年增加到2.9077亿人,农民工单向流入城市,特别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增多,导致农村空心化,农业人才的流失,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配置严重不平衡,农村的优质资源向城市集中的现实依然存在。国家大力支持城市中的资金、人才下乡,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城市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不愿意流向乡村,原因主要是农村投资风险高,收益不确定性大,城乡要素的不均衡配置,又导致农村吸引留不住人才,阻碍农村发展,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难以进一步缩小。
近年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教育方面。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是在教育和医疗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较差,导致教师队伍、医疗队伍的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人力资源配置的差距,导致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和质量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将仍然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主要表现就是农民持续进城。中国当前只有大多数农民进城了,剩下有限的农民,才能改变当前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现状,农户才有可能凭借农业致富,农业才能逐渐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这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时机。
户籍制度改革实施至今,除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存在严格的人口上限压力与各自对应的城市职能定位,中国其他城市已经全部采取了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被极大削弱。
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应对农业投资下滑势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年上升,推动了农村的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财政对农村的侧重以及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目前,大部分省市区都已经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2019年全国95.32%的县、也即累计2767个县已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也得到进一步保障。各地均已建立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等各类特殊群体。
基于城乡结构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城乡结构融合发展。
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但是户籍城镇化率仅为44.38%,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相差约1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比重仍然较低。加快取消落户限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福利差距,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户籍制度改革还存在很多症结,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扫除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
打通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障碍,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下乡,激发乡村活力。首先就是要改革城乡土地制度,现行的土地制度难以满足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需求,完善产权登记保护制度,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赋予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等权利。其次,要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范围。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向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只有三产融合发展,农民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引进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新业态的发展扫除障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建立起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继续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重点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好用好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在生活、就业、教育以及卫生健康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多的惠及广大农村百姓。
城市优先发展,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合理配置,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