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海峰 贺莹莹
“今天是先分红再充电,啥都不用讲啦,咱多打粮食快致富的心气只能更高!”说这话的,是来自平原县桃园街道示范区的农场主张洪春。8月22日,他先是领取了自家农场上季小麦分红10.26万元,然后又参加了“农场主大学”的开班式,并认真听取了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的授课。
58岁的张洪春是桃园街道张麻村人,原本经营20多亩土地。2018年,鲁望集团进入平原县农业领域,通过桃园街道23个村党支部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张洪春所在的村大部分土地被企业流转,他加入鲁望农业成为一名农业工人。鲁望农业负责人孔繁涛介绍,这种方式运行一年多之后发现,管理成本高、责权利不清晰、积极性难调动等问题不断出现,粮食种植产量效益并不如普通的个体农户种植。
在县、街道引导下,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鲁望农业将流转土地划分为16个千亩农场,选聘1名农场主以其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管理。这些农场主中,有当地的种植能手,也有鲁望聘请的农学硕士。农场主按管理土地每亩每月5元的标准拿工资,同时与公司签订目标责任书,依照产出和成本计算纯收益,在季后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进行收益分红。
这样一来,农场主的积极性、责任心大大提高。张洪春介绍,种粮机械化程度高,主要的作业环节公司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公司联系好订单统一销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监管好作业质量标准,不误农时。经过一番努力,去年玉米收获后首次分红,张洪春分得5万多元,这次小麦实打亩产550多公斤,算上分红和日常工资,近一年的收入超过了20万元。
今年,鲁望农业与山东土地乡村振兴集团联手拿出专门资金开办“农场主大学”,聘请专业师资,免费培训农场主。“希望更多农场主通过学习进入我们的产业联合体,实现规模经营、增收致富。”孔繁涛介绍,目前他们已在全省开设63家农场。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牟少岩认为,平原县的农场主模式,既发挥了家庭经营精耕细作、责权利清晰的长处,又嫁接了工商企业资本、技术、市场的优势,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