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地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以湖北十堰为例

2020-12-19 16:38:49周春雨汉江师范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十堰十堰市文化产业

文/周春雨(汉江师范学院)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对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并进入常态化防控时期,中国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具有线下聚集业态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考验。本文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地方文化产业的不同影响,并梳理十堰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提出后疫情时代地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文化产业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文化企业影响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9.13%的企业有面临倒闭的危险。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产业尤其是对那些主要依靠人员聚集的传统型消费类文化行业,如电影、旅游、演出、节庆会展等冲击巨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投资运营类企业受到影响最大,其中有60.58%受访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在50%以上[1]。

在课题组调研后的深入分析中发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出现了不同经营模式的文化企业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化产业的传统行业倍受冲击,诸如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装备生产类产业中的企业濒临关闭,小微企业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线文娱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催生了一批文娱消费新业态。文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商”等产品和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云观展、直播带货、网络电影、网络娱乐等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并重塑了人们的消费习惯。[2]十堰市文化产业以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为主导业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文化产业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二、十堰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产业逐渐被打造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领域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关于加快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堰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文件陆续出台,给予文化产业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消费需求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驱动力。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人们会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9年,十堰市GDP为2012.7亿元,人均GDP为59232元[3],这为十堰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稳定,大量的国际旅游需求将转化为境内游,文化产业市场恢复交流,文化产业的线下消费会逐步复苏。

近年来,十堰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十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良好。但是,和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十堰市文化产业总体起步晚,市场发育度低,在文化产品生产、营销等方面缺乏科技、人才、创新等核心因素,以及在处理政府、市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缺陷。

一是文化产业总量偏小,比重较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根据十堰市“十三五”文化产业计划,在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应占全市GDP的5%。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文化产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营收明显下降,对于规划目标实现还有一些距离。

二是在互联网发展、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得以极大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业态不适应当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而在十堰,作为文化产业核心门类的影视、动漫、会展在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较小,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产品。此外,文化经营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紧缺,产业经营能力亟待提升。

三、精准施策促进十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地方城市文化产业该如何发展?重大危机将催生社会变革,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智能经济、无人经济、线上经济逆势上扬,政府扶持导向、社会需求导向也将催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变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因此,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特色,增强比较优势,进一步借势补齐短板,对于推动十堰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推动“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4]。十堰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武当文化、汉水文化、汽车文化、房陵文化、远古先民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异彩纷呈。十堰应以“十堰是个人人称道的地方”这个品牌体系为统领,在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中注入文化内涵,增加汽车体验文化、汉水休闲文化、森林养生文化等内容,在游客心中搭建起旅游世界和文化内涵的有效衔接,使旅游从走马观花式的欣赏提升到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印痕。

其次,推动文化产业和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养产业是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涵盖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有专家表示,“康养产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需要通过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创意、新模式、新业态。”[5]十堰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和医疗服务条件,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老龄化社会即将来临之际,十堰可以从武术太极、汉水、中医药等资源中挖掘文化底蕴,推动康养产业内涵式发展,可以依托武当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太极文化、医药资源,大力发展养生经济,形成以食疗养生、森林养生、气候养生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聚集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从而带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等多产业发展。

(二)把握趋势,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数字技术成为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直播电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迎来发展新高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外出聚集性消费受到限制,消费习惯随之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各种线上消费行为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领域最为显著的变化。我们看到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技术与文化不断融合,数字化成为文化产业抵抗产业脆弱性的关键一招。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数字文化消费的增长率大大高于传统实体型文化消费的增长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又促使数字文化产品出现爆发式增长,如网络视听、网络游戏、在线教育、数字音乐、知识付费等行业逆势上扬。

面对未来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使新型文化产业向阳而生,传统文化产业逆风前行。[6]十堰市可以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数字文化经济,推动数字技术应用。比如,可以集中力量设计开发一套游览系统,将区域内的重点景点、博物馆、展览馆、城市商超等各种文化消费场所纳入系统。消费者坐在自己家里,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观看游览,还可以在系统上直接下单订购自己看中的商品,既带动了线上经济的发展,又拓宽了客户群。十堰位于全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随着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产品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而这又恰恰规避了十堰远离省会城市的弊端,转山城劣势为区位优势。

(三)强化人才支撑,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产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能否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队伍,培养出熟悉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能把握产业宏观走向的人才,关系到十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引才、养才和留才力度。当前,诸多城市开启了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作为四线城市的十堰若要赢在未来,更要下大力气招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艺术人才,制定比发达地区更全面、更人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实施“十堰文化名家”工程,建设十堰文化名家工作室。建立十堰市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及引进需求名录,积极吸引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向十堰集聚,激发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十堰依托高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市委市政府可以支持本地高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或设置文化产业相关课程,引导文化企业和市内高校合作,联合培养文化营销、艺术策划、文化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短缺人才。

(四)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培育产业集群

市场主体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十堰应选择、培育或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加大对于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多方合力推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政府各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和沟通,整合资源来支持龙头文化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带动发挥引领作用。

文化产业属于人力密集型产业和创意产业,中小微文化企业占据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因此同时也应加大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多措并举逐步改变当下十堰文化产业“小、散、乱”的经营状态,对一些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小规模文化企业,在政策上可相对给予倾斜,从而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十堰市应该加紧在财税、土地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可以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实施优惠税率,降低文化企业税负,带动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促进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金融扶持作用。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陷入困境的文化企业普遍需要金融政策的扶持。可以按文化企业规模实施差异化的支持措施:对较大型文化企业实施奖励政策,以降低其融资成本;对中小微文化企业实施补贴政策,以降低其经营成本,还可以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四、结语

推动十堰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选择科学的资源开发模式,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抓住数字化产业趋势,促进人才聚集,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决定十堰文化产业能否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十堰“文化立市、产业兴市”的重要助力。

猜你喜欢
十堰十堰市文化产业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
中国氯碱(2021年10期)2021-12-21 06:18:14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宝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6:00:22
童迷黑白秀
童话世界(2017年28期)2017-12-16 02:55:53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01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