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岩丽(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大数据指的是体量大、种类多、形式多样的数据,在现今技术的支持下,数据处理速度加快,经过整理后的数据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财务会计原本的数据处理方式和方法都出现了根本性改变,这些改变使得财务会计工作的可替代性进一步加大,推动其向管理会计转型,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帮助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的财务会计尤其是贸易类企业,大多数财务会计主要负责对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大数据的出现和相应技术的研发,使得数据处理效率大大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获得的非系统化或半系统化数据很多,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发展也许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加工,进行关联性对比,能得出大量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贸易决策。另外,会计信息之间有潜在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分析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判断。
在大数据背景下,很多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工作已呈现出向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趋势,这就推动了财务岗位的职能分离,过去财务工作中占较大比例的重复性、基础性、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可以集中由FSSC直接处理,不仅效率很高,而且还可以避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误的现象。这意味着财务人员的部分职能发生变化,更倾向于对业财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决策和管控依据,从而促使财务信息的价值提升。同时,管理会计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等方面,职能范围更大,对于企业发展决策的贡献更大。所以不管是从财务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规划还是企业发展来看,都需要贸易公司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以充分发挥出后者的决策和监督职能。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贸易企业尤其是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财务主要是进行财务会计工作,其制度也适应财务会计工作事项。所以在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出现制度体系不适应的问题,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的应用要求,不能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适宜的制度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如果不能对制度进行革新,使之适应管理会计的发展,将会阻碍转型发展的进程。
管理会计的根本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以企业信息化技术的瓶颈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阻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因素之一。信息系统的完善性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管理会计运行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可能存在总体规划不足的问题,在构建初期由于思考不全面,只关注眼前问题的解决,没有从长远角度分析,导致部分数据信息存在孤岛现象,或者重复性提交数据的情况。向管理会计转化后,对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业务规模扩大,需要传输大量电子数据信息,而这容易出现信息泄露、被黑客攻击等问题,带来信息安全风险。
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转变观念,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于现阶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财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明确其本质并对当前会计现状有具体的把握。会计人员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学习新的财会知识,适应新的角色变化,掌握管理会计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由于管理会计更多立足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以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建立财务共享意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转变,而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强力支持,尤其是需要得到高层管理人员思想和行动上的支持。
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此,贸易企业要积极建立FSSC,借助FSSC实现业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搭建,借助信息化平台的打造推动财务工作水平的提升,推动业财融合模式的落实,共同发挥信息的价值,为管理会计提供便利,将业务过程进行重新整合,与期间涉及的财务因素相结合,从两个维度进行一体化分析,重新设计流程模式,优化组织架构,实现技术上的集成效应,借以实现对内部风险的有效控制和应对,这也是促进管理会计应用的途径之一。
企业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保证对管理会计涉及的理论知识有详细的了解,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了解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管理会计发展的理念。企业要针对管理会计的最新理念、方法等进行学习,要注意培养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设备等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另外,因为管理会计相比传统会计有很大的职能转变,并被赋予新的职能要求,所以财务人员需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本质及重要性,能够从实践工作出发,落实发展途径,发挥管理会计的价值作用,更好地保证财务工作和决策成效。
在财务共享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贸易企业需要借助业财融合,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价值,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