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达 胡又嘉(.广西外国语学院;.桂林学院)
作为核心发展前提和核心发展要求,整合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被推向了极致,原有的独立媒体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为互补。至于“融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优势整合利用,使其共同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它是一种真实、科学的表达方法,是一种可以通过实践看到和触摸到的具体行为。
在国内社会传播媒介上,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短视频纷纷出现,但这些短视频更多的是用在娱乐活动中。微博以及QQ上的微视频内容大多为群众自发拍摄,传播范围也局限于微博以及QQ空间,其受众也多为“80后”“90后”,其他年龄的人群对其接触较少。传播媒介缺乏连通性使新闻短视频在传播上布局上合理性不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自媒体趋势,可能会引发全新的媒体创新和革命,但为此需要所有媒体形成管理意识,不能依赖低俗的传播方法或内容。为引起社会关注,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行业自律。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机制,用制度保障移动短视频新闻内容的活跃、健康和意义的正确传递。
各媒体要彻底自律,在互联网上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产品舆论,及时发现、纠正“三俗类”短视频新闻,立即予以剔除。提供优质健康的内容,尤其需要制定适当的治理机制。对于恶意发布带有不良趋势的短视频新闻的作者,必须有一定的管控手段,如封号或向上级举报等,从源头上限制不良内容的产生和传播。媒体工作者也要加强自律,维护职业道德,不得自行制作、传播低俗短视频新闻,内部媒体管理也必须始终规范和严谨。
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是吸引更多观众的关键。移动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非常灵活,内容限制不大,为短视频新闻的发布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环境。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选择在视频上叠加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增加信息的密度以强调新闻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尚未进入短视频流媒体平台,但其他媒体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将短视频作为超链接嵌入到自己的视频新闻和图片新闻中。文字新闻不仅可以丰富新闻内容,还可以提高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立体感。此外,许多突发新闻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普通用户上传的直播视频和图片,并通过专业的编辑制作,将实时新闻和真实新闻呈现给更多用户。
电视新闻短视频在布局时要对数据加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对受众的浏览习惯、新闻需求等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从而为新闻短视频制作提供数据资源。新闻短视频上传至平台后,应当关注视频的浏览量及转发数,关注受众对短视频的评论,并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视频生产者只有对受众的需求作出精准的判断,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扩大新闻短视频的传播范围,从而促进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另外,青年人、老年人这两大群体在我国社会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类人也有充足的时间来观看短视频。新闻短视频平台如果想有较高的播放量,应当丰富视频的种类,尽量将所有层次的消费人群囊括其中,从而为新闻短视频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手机短视频要提升传播效果,社交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首先,可以在短视频客户端添加互动版块,以鼓励观众分享信息。其次,主流媒体应加强与社交平台的合作,利用社交平台在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上发布短视频新闻使得通信领域得以扩张。UGC是一种生成原始用户信息内容的方式,移动互联网特有的海量开放特性,使得提高原创内容的生产力成为发展移动新闻短视频的重要途径,新闻是其及时性和可靠性的体现。但是,媒体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没有任何媒体可以在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尤其是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新闻事件稍纵即逝,并且不允许在新闻网站上的剽窃。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利用社交功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用智能手机或任何智能设备记录新闻事件的真实过程,并尽快在互联网上发布。
在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新闻的移动传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把握这些机遇,是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更要关注这种环境下的发展战略。短视频作为一种传播形式,应从内容、形式、传播价值取向等方面精挑细选,让移动短视频在融媒体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