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雅捷(湖北经济学院)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中国一个重要的主题词,其囊括了诸多方面,而在侧重经济上的解释则绕不开保护自然资源。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2015年,《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当下,政府主导搭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正如火如荼。站在公司角度,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本公司环境方面的问题,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仍是有待完善的一大课题。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宝钢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探索可持续发展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为环境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为有关领域信息披露提供建议。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半个世纪间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对于环境会计的定义,一般认为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是环境会计是一种簿记式会计手段,用以衡量经济业绩。Peskin&Angeles(2001)认为,环境会计实质上是对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在传统计量方法上的补充调整,突出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经济业绩之中。另一种观点强调环境会计的管理属性,如Steele&Powell,Steele&Powell(2002)认为,环境会计是一个管理系统,在相关财务信息的确认、记录、计量中让管理者发现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关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必要性,Gray(2006)提出旨在绿色环保方面宣传企业、Ashman&Winstanley(2007)建议增加公司责任和伦理因素,Gunningham(2007)提出公司自律这一主动性条件。许家林(2009)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当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根据ISAR环境会计相关文件中提出的生态效率指标,设计一种以生态效率指标为核心的信息披露方式。近年来,李涛(2020)等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面创新运用了投入产出法基本思想以及生态经济学领域的能值分析法到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上,将以往难以披露的物质流信息价值化体现在环境会计披露体系中。
联系实践,Giddings等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可以形成不同的“衍生物”。这个观念的提出得到实务的响应,各国政府机构及企业据此抽象得出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内涵。对于践行可持续发展,宏观上对经济的统筹规划自不必说,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另一重要关键词。对企业个体而言,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不可忽略的问题。而会计披露是揭示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方式,企业环境会计披露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监督以促进绿色发展,更是为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接受的环境下获得好口碑,从而创造更高收益的双赢。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资本来源不仅仅是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等也以资本、特殊形态的人力资本等形式为企业经营提供支持。以钢铁企业为例,政府出于环境保护和战略实施而进行管制和监督,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处在相同或相似经营环境下的竞争者,会将环境条件视作须满足的最低条件甚至是竞争砝码。环境信息将成为利益相关者多维分析评价企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股东据此综合判断企业发展潜能,债权人评估企业是否因必要的环境成本削弱偿债能力,供应商和客户衡量是否因政府管制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有学者总结出社会责任观的两个关键特征:自愿性和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股东责任之外的、对客户、供应商、社区的责任。正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促进了传统会计向环境会计发展。这意味着会计核算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企业活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亦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之内。促使企业活动与社会整体利益紧密相连,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平衡协调社会效益。
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我国也是钢铁消费大国。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钢铁行业无论是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亦或是在国防建设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钢铁冶炼过程需要进行高温加热,煤炭消耗量占比最大,因此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钢铁行业已经从过去的高耗能、高污染逐步转变为节能环保的重点排放行业之一,对于污染物质的排放更应保持高度重视,加快转型步伐,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企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宝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联合重组而成。其拥有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股份是中国冶金系统中第一家通过了ISO-14001环境认证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
《宝钢股份2020年年度报告》重要事项中,对于环境信息情况进行了披露,同时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环保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将环境污染的整治改善工作作为企业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报告中对于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披露,指出了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且排放浓度均在年度许可排放总量中,符合相关标准,子公司也无超标排放情况。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以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要求为导向,按照“三治四化”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入策划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等工作,开展环保精细化管理。同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工作,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确保管控目标受控。报告中也指出,公司持续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规范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台账、定期报告和信息公开。
《宝钢股份2020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增加了环境生态专栏,对企业针对环境管理以及降低排放等行为都进行了披露。其中宝钢股份在环保方面的费用化投入为62.4亿元,环保投资板块涉及大气污染治理、污水排放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环保研发投入等,投资数额高达35.3亿元。在降低排放这一主题中,说明其2020年主要固废管理行动,指出废物的归集去处。同时披露了宝钢股份近三年废气、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均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宝钢股份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践行节能减排,落实环保问题。
近年来,因为环境问题的影响,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大力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企业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采取了许多措施降低和改善企业自身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此,许多企业都在相关的报告中进行了披露,但是对于所采取的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善程度却未有详细的描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没有明确的法规政策来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能导致企业的信息披露成本增加,如果企业当年的业务活动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影响大、污染物排放多并且没有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那么信息披露很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地影响,这就会致使管理层对环境会计信息有选择地披露,刻意隐瞒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
在对宝钢集团的年度报告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分析的同时,收集了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企业披露的方式分别有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在企业的自行监测年度报告中披露,也有企业直接在社会责任专栏中简单阐述而未在报告中进行披露,并且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各种各样,披露内容也多为笼统的文字性描述,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使得各个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易于进行相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质量较差,投资者可能无法利用这种信息来帮助自己作出最合理的决策。
现在已经有多数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了披露,但是还没有一个理论体系对此进行规范,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编制环境会计报表,并且多数企业信息的披露只是简单的文字描述,或者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等,缺乏定量、货币化的数据披露。而且由于没有法规制度的要求,企业每年所披露的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可能都不相同,这就可能造成同一企业不同年度之间的环境会计信息无法进行纵向比较。
对于同一行业,应建立统一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标准来规范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每年应该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要求,使得企业可以在不同时段的纵向比较基础上还能在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另外,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不断完善,使企业意识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的。政府等相关机构也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监控,如有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的企业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
企业应该主动积极地采取措施减少日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钢铁、化工这样的高污染行业。如果企业付出了努力、采取了措施去改善环境,那么产生的实际影响结果就应该向社会揭示。如何将影响的结果真实地传达给信息使用者,在拥有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使得相关信息能够可靠地、全面地、可理解地展现出来。同时,积极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得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企业要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环境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必不可少。社会应尽可能多的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课程。环境会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知识,环境、资源、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也必不可少,涉及范围较广。在企业中,会计人员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及时掌握环境会计相关的消息,顺应环境会计不断发展的要求,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有效的信息来帮助其作出最合理的决策。
相关链接
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