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林,叶红芳,沈孟菲,赵晓婷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健康中国2030”》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1]。其中,医务人员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护士的职业压力近年逐渐攀升,高风险、高要求、高负荷的职业特点导致护士工作倦怠等现象加重,甚至濒临崩溃出现离职行为。针对这一长期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的问题,护理管理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其中,员工援助计划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EAP)在护理管理中兴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化解上述困境,为护理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员工援助计划未有统一的定义,但都有共同的认识,即员工援助计划是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运用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提供培训、咨询和诊断等服务,更好地帮助员工解决其心理及各方面问题,最终提升组织绩效[2]。需求评估是应用员工援助计划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员工援助计划的设计方向和实施效果,笔者旨在分析医疗组织、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的多元化需求及员工援助计划在护士中的应用现况,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护理管理引入员工援助计划提供参考。
1.1 实现国家卫生战略目标所需 2017年,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专业人员工作压力的现状,要求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到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焦虑、抑郁症等问题比较突出,可能与目前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有关,医院需要员工援助计划来解决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是医院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的体现,作为关注健康的医疗单位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指导意见,除了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需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这样才能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1.2 建立人文医院,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医院的和谐发展需要关注以人为本,强调医务人员与医院共同发展,注重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医疗组织的心理文化建设工作较为薄弱,如何以人文关怀的方式解决医务人员个人发展的问题,为医院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院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实际调查中所反映的医院职工的心理问题,加快引入员工援助计划是有效解决医院文化系统建设工作短板的重要手段和创建人文医院的有效方式[4]。研究发现,85.4%医务人员未听说过员工援助计划,听说过员工援助计划的人71.4%未参与过,且77.1%有兴趣深入了解员工援助计划,可见三级医院对实施员工援助计划服务有巨大的潜力和迫切的需求[5]。随着医改的进行,医院硬件设施差距拉近,医院人文建设成为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此医院迫切需要心理文化建设与创新管理员工援助计划服务来促进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1 降低护士离职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士离职是长期困扰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共性问题,2010年,美国、加拿大护士的离职率分别为13.9%与19.9%[6];2013年,我国二级医院护士离职率为4.0%,2010-2015年,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离职率为1.3%~2.4%[7]。国内外护理研究者就影响护士离职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研究表明,护理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均会导致护士离职的发生[8]。员工援助计划的开展与离职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实施员工援助计划项目降低了员工离职率,进而可以减轻个体压力,提高服务质量[9]。因此,护理管理者急需通过实施员工援助计划项目来降低护士离职率,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2.2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强职业认同感 研究发现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能帮助员工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工作带来的压力,从而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强也可以降低员工离职率[10]。对全国87所医院11 9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士工作满意度不高,并且22.93%的护士在未来1年内有强烈的离岗意向,迫切需要员工援助计划来提高工作满意度[11]。医院通过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可以为护士解决其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护士对自己在医院中的地位感增加,进而工作满意度及职业认同感得到提高。因此,护理管理者需要通过员工援助计划服务来增强护士工作满意度及职业认同感。
3.1 工作方面的需求 首先,护士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急需员工援助计划解决工作压力大的问题。通过调查护士的生命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结果显示工作压力是护士最主要的压力源,护士工作满意度低且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意愿强烈[12]。对北京市东城区医院护士压力源调查显示,护士主要压力源依次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患者护理、专业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人际关系的问题[13]。刘萍[14]对12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服务需求前3位分别是:缓解工作压力、岗位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指导。因此,护士急需员工援助计划解决工作压力的问题,但在工作情况调查中,仅有56.2%护士在有难题是向医院寻求帮助,对医院关心员工认同感仅为64.6%,表明护士在工作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后,对医院援助解决问题的信心及对医院的满意度不高[5]。
其次,对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和工作无价值感是护士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15],这在新入职的护士中最常见。调查发现,护士最大的压力源不是工作负荷,而是来自外部环境如职业发展困惑等,但对员工援助计划有较高的认同和接受度,并已意识到通过寻求外界帮助来解决困扰自己的压力、职业倦怠等方面问题[16]。综上所述,当前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服务需求最强烈的是降低工作压力和职业发展困惑的问题,但当前研究显示员工援助计划用户大多寻求其他领域的帮助,因此,组织必须充分协助使用员工援助计划,以帮助护士减轻在工作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17]。
3.2 生活方面的需求 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不仅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同样有需求。其中,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护士在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18],家人的支持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护士以女性居多,年轻女性员工,通常会因工作原因,无法很好兼顾家庭,当来自家庭的诸多问题(婚姻、家人健康、子女教育等)出现时,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会加强,需要员工援助计划援助家庭建设,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员工援助计划服务的重点应放在生活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上,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建议采取多种策略,将护士的生活需求与实施的员工援助计划联系起来,帮助护士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19],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扰。
3.3 健康方面的需求 护士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出现冷漠、抵触等消极工作情绪。此外,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导致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生理、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调查北京市3家三级综合医院1 204名护士,平均年龄36岁,通过体格检查报告分析护士的健康状况,在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腰颈椎和甲状腺方面的总患病率达到56.97%[20],即50%以上的护士患有不同的疾病。另外,ICU护士有明显的亚健康症状,患有支气管病和溃疡病的比例较高,其中溃疡病可能与工作时间导致不规律饮食有关,大部分存在高血压,低血糖,高血脂、肾功能异常等问题[21],需要员工援助计划团队关注并制定护士的健康管理策略。
除躯体健康问题外,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北京市某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4%的护士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其中重度抑郁高达33.2%[22]。对临床护士实施员工援助计划之后的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进行前后对比,发现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实施员工援助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23]。有研究建议医院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护士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以提高护士对负面情绪,负面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心理资本[24]。
4.1 员工援助计划的应用模式 员工援助计划共有4种应用模式,分别是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模式,是组织在内部自行抽调出部分人员组成员工援助计划的专门人员;以契约为基础的外部模式,是将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外包给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的专业公司;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联合模式,是指多个组织集中他们各自的资源制订一个共同的员工援助计划项目;以专业化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内部模式与外部模式的结合[25]。目前,我国医院护士主要选择内部模式的员工援助计划,首先是由于员工援助计划在医院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是通过工会和护理部联合策划和组织;其次是因为项目经费有限,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但这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护士对相关记录的保密性缺乏信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援助计划的正常发展。混合模式的员工援助计划可能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26],这种模式既有内部人员能保证项目的适用性,又有外部专家提供专业性指导,是未来护士可以借鉴实施的一种模式。
4.2 员工援助计划的服务内容 国外员工援助计划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所有导致员工心理问题进而影响整体绩效的情形,覆盖社会支持、心理建设、经济发展与健康管理4方面[27]。但目前护士的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内容大部分只是在心理健康的管理上,通过建立员工援助计划三级防御,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水平[28]。一方面通过培训讲座、成长性团体、心理拓展训练等提高护士整体心理素质、开发潜力为主,达到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进而增强组织竞争力,以提升护士的心理适应和解决挫折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心理资本为主要目标[29];另一方面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使护士尽快投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以解决其心理、职业规划等问题为主要目标。当前服务内容主要在心理健康方面,确定合理有效的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内容要取决于需求的评估,员工援助计划应在工作、生活等护士需求较大的问题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4.3 员工援助计划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对员工援助计划的持续有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表明,通过员工援助计划加入人文关怀构建磁性医院来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可提高护士满意度,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降低护士离职率,间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30-31]。目前,我国对护理工作环境的研究,鲜有对把人文关怀纳入护理工作环境进行整体优化的策略及实践探讨。杨石含等[32]着重关注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新入职的医务人员,分析他们的基本情况,将员工援助计划的相关理念与医院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从环境改善、职业规划、关注健康等方面出发,探索了一套具有该院独特的员工援助计划应用体系,以帮助新员工顺利渡过入职期间工作不适应的特殊阶段,让其积极融入组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研究证实员工援助计划能改善护士的焦虑、抑郁状态,有效促进健康、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形成[33]。可见,员工援助计划能够在宏观及微观各层面都有良好的效应,但目前的评价方法多以问卷调查为主、缺少量性的研究,缺少组织氛围等软性指标。
员工援助计划的需求评估是实施员工援助计划的一个关键步骤,关系到员工援助计划的设计方向和执行效果;另外,组织会特别关注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益,所以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要对组织负责,就更加需要明晰员工援助计划实施的对象护士对工作、健康、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反馈,使员工援助计划产生实质性的效果。但目前护士对员工援助计划的应用仅仅关注在心理健康的需求上,而且大都为单一的内部模式,使得员工援助计划的服务内容受限,不能够满足护士的需求。因此,未来可在护士中引入混合模式的员工援助计划,建立专业的需求评估团队,进行持续的动态需求评估,满足护士的实时需求,避免盲目性。以需求为导向,可联合工会等组织尽可能满足护士在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最后,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效果很难用实际的经济指标进行衡量,目前主要通过量性研究离职率等硬性指标,未来可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员工援助计划在护士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