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松小学 邱海燕
我国教学明确要求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近年来,一些发达城市开始利用一些多媒体教学,但是并没有实现大范围普及。如今,信息技术走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学校、社会的工作都依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带到小学数学课堂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合理使用,能改善小学教学现状,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时代不断发展推动下来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现代化能力,其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小学数学是小学期间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学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任课教师要积极寻找方法致力于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很大程度上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覆盖面愈加广泛,也在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工作以及学习方面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如今的时代变得不再那么适用。但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让我们有了一个机会进行改变。同时教育部也发布相关文件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教育思想,以便更好地实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高。
数学是需要毕生所修的一门学科,数学课堂同样是一门艺术课堂。数学是一门逻辑清晰、严谨、系统的学科,所以在上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清晰脉络,将知识点由浅入深进行规划,这样知识的有效性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小学时期也是学生思维逻辑高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任课教师必须想办法将数学知识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偏抽象的知识点和学生思维之间的直观形象性加一个连接的桥梁,这个桥梁就可以由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替代。因为信息技术所连接的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还有丰富的知识图片、音频、视频素材,以及网络报刊、期刊等。可以满足学生所有的对于知识的资料需求。因为现在新课标要求根据数学核心素养改变数学的教学模式,这时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从各个层次角度转变教学模式,从而适合小学数学学科的新型教学。
现在小学将信息技术逐渐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得教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传统教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任课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接受模式、课堂上的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还有广大教师的有效教学等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我校一直在寻求改变的方式,一直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不断运用信息媒体的技术优化课堂模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的听课质量。现如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已密不可分。
小学数学希望学生建立思考问题的逻辑能力,对于刚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小学数学中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靠讲解,学生会很难理解,此时如果结合信息技术将内容重点以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就会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表内乘法”时,这是小学知识的基础重点及难点,学生对加减法已经很了解了,但是不明白乘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演示文稿,对比加法和乘法的区别与相似之处,展示题目“计算4 只兔子有多少只耳朵”,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加法解答可得答案8 只。这时引出乘法概念,是相同情况下可采用乘法2×4=8,利用图片解释2 和4 的意义,2 是每只兔子有两只耳朵耳朵,4 是有4 只一样的兔子,让学生深刻理解乘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解决学生知识上的难点,将抽象知识化为生动课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有些单调枯燥,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将课本内容变鲜活,将课本知识设计融入网络教育。例如,教师讲解“图形运动”这节时,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轴对称和平移,课前教师可以将一些特殊建筑物如赵州桥、埃菲尔铁塔、泰姬陵等制作成小短片让学生观看,并找出其中的独特之处;同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典型图片,如窗户、五角星、脸谱等向学生解释轴对称,将图片利用数学软件制作成动画切割、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连续动态过程,不是特殊转变是任意移动,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和平移。此过程中学生会被教师展示的动画吸引,专注听课,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感。学生在听课时会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教学,因为信息技术应用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一直不尽如人意,学生理解力低、注意力分散、对数学课堂兴趣不高。小学知识点较多是基础知识,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内容进行讲解,效果不佳。此时就应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的一些软件,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三角形时设计一个课前预习课件,发布到雨课堂让学生预习,教师根据后台给出预习情况的大数据掌握学生理解的程度,从而完善自己的课程安排。学生可能对三角形分类不明确,教师就应在课上着重讲解,这时学生在预习过的状况下能快速理解教师的讲解。学生提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预习,教师课堂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质量当然也会提高。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领主导地位,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课堂积极性较低,学生与教师课堂互动较少,还有一部分学生课堂上胆怯不敢回答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随机点人进行回答,这样就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了教师选择,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选择学生,根据与学生的互动发现学生的疑问,课堂上就能及时解决问题,不让问题堆积。师生间的互动尤为必要,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表扬,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要直接否定学生,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回答,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更深刻地记忆知识。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新方式一定会带来一些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不够熟悉,利用信息技术也只是将课本内容强加到多媒体继续填鸭式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另外,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很多学校信息技术设施也不完整,一些教师也不够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潜意识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会出现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影响课程的进度,完全忽略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的需求,不去认真思考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一定要杜绝这些问题出现,寻找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有效措施。
1.小学生对事物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低,教师口头讲解一些知识时不能完全透彻理解。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教师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想象力、空间感。信息技术能提高知识的直观性,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些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向学生展示一些形状比如魔方和空心魔方,两者形成对比让学生研究正方体的边长特点等,同理向学生讲解长方体。因为实际生活很难设计出一样的长方体实心和空心,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便利,方便学生理解,学生在研究几何图形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给抽象知识搭建起桥梁。
2.教师缺少对多媒体利用的技巧,学校应及时安排教师培训,并增加与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学校及时沟通和交流,从其他学校借鉴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教师个人也要时常思考,例如教师在教授观察物体时,学生对课本上展示的图形正面、右面、左面能理解,但如果学生自己做题,就可能较难想象上面和后面。教师这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将一些典型题目的正面、左面、上面摆放全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这些变换。在接下来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深层知识时,教师可采取同样的方法给出正、左、上面,画出原来立体图形,用信息技术将小正方体移动,展示学生的各种想法。计算机展示生动形象,演示方法便捷灵活,易于展示立体图形的变化。计算机技术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小正方形涂上不同颜色,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观察物体,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
3.小学数学内容是环环相扣的,譬如学生学习了加法再学减法,学习了乘法再学除法,学习完分数再学习小数。但是中间时间较长,学生可能无法将它们联系起来,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课件做课前回顾知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知识是互通的。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也帮助学生了解先进技术,很多学生在低年级就能对信息技术运用自如,信息技术应用帮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结合教学既展现了信息技术教学优势,也为教师教学方式开辟新道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不是要取代传统教学的所有方式,而是辅助教学克服教学中的一些难题。很多例子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相关教育部门及教师应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问题,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课堂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