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军
地方传统文化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是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民族服饰、生活习俗、手工技艺、名人遗迹、传统体育、古典诗文、戏曲歌舞、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学习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状况,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此,加强校本课程中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怀。浙江省丽水市是浙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蕴含着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当地学校极为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教学,编制了数十门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省市精品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在课堂中实施。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来谈谈依托校本课程教学地方传统文化的几个注意点。
1.紧扣地方性,凸显文化味。
“乡土就是孩子们长大的地方”,地方传统文化直白地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校所在地及其周围就是学生生活和生长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有着独特的历史与智慧,地方文化传统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群生活历史积淀下来的生活和生产智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身边去发现和收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用心去研究,带领学生去体验,从中发掘出深藏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促进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古堰画乡”是浙江丽水地区的一处旅游景点,展现了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其中的通济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学校就抓住这一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设计了“走进古堰画乡”校本课程。在教学时,教师发现学生虽然对通济堰有初步的了解,但对通济堰的历史、价值和作用知之甚少。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运用漫画图片讲述通济堰的传说故事,实现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熟知传说、描述特色的目标,然后通过模型展示、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欣赏通济堰的“内拱形堰体”和“水上立交”中所蕴含的科学智慧,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通济堰具有的“文化遗产”“灌溉良田”和“方便生活”的价值。通过三个不同视角来展现古老工程的科学原理、人文特质和工程价值,阐释文化内涵,从而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立足学情点,把握多维度。
学情是指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教师在教学地方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时要立足学情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符合逻辑发展的活动路径,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体验情境。
例如,“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是丽水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教师在上“梦幻古廊桥”一课时,教学起点不是“廊桥”,而是生活中的“简易桥”。教师首先播放视频呈现了高山峻岭、森林茂密、沟谷众多、溪流水急的家乡自然环境,然后提出:村民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如何才能跨过山坑?生答:用树木搭桥(简易桥)。教师追问:如何才能获得牢固安全的桥?生答:用山区丰富的岩石和林木资源来建桥,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石桥或木桥,村民在桥面上来去,这样出行就变得既方便又安全。教师因势利导,紧接着问:过桥时正遇上天上下雨或夏日炎炎,怎么办?生答:在桥上搭一些遮风挡雨的木材。教师:是的,智慧的家乡人民利用木材在木桥上加盖了廊屋——木拱廊桥。这一系列的教学安排,让造桥过程逐层展开,桥的功能从生存到生活再到文化娱乐,让廊桥的影子渐渐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这样的教学从学情(经历过的生活、可感知的问题、形象的呈现方式)出发,让预设的各种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
3.力求真实性,促进深度学。
在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活动的有效性。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避免为活动而活动或表演式的浅层次学生活动。
例如,“青田石雕”是丽水地区的“三宝”之一。教师在教学“青田石雕”时,以青田石为载体,设计了三个由浅入深的学生分组活动——“看、摸和刻”青田石。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执教教师到石雕工场找来青田石下脚料,然后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两块青田石、一块普通小石块和一把小刀,设计了三个活动:(1)先给每组用纸包着的青田石,打开看一看,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2)给学生一块普通小石块,摸一摸,比较一下两块石头有什么不同;(3)学生用小刀轻轻刻一刻青田石,又能发现什么。通过三个真实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青田石的特点。这种层次化的真实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学习活动由表及里、学习强度由弱到强、学习体验由感知到感悟再上升到感情,学生对家乡特产由了解到喜欢,并为以后提升该特产价值而献智献策奠定基础。